上大学时,有次一个朋友的男友K从国外回来,虽然素未谋面,但在网上很熟,他跟我都是水木清华BBS(后来改为水木社区)的Detective club版的建版元老,清华最早玩杀人游戏的那批人。我们一起吃了个饭。第二天,跟朋友闲聊时我随口提到K的个子不高,朋友忽然问我:你身高多少?我报了个数字给她。她说难怪,我问怎么回事,她说:
难怪你们俩都觉得对方个子不高,原来你俩身高一样。
这句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原来我觉得对方不高的同时,对方看我也是一样。自此以后,每当我觉得别人有问题的时候,都不急于表态,要先想想,是不是其实是我自己有问题?
2025年,就是这样一个大家都觉得对方有问题的年份。有人说是房价触底反弹的转折之年,有人说是房价要飞涨的通胀之年,也有人说是房价要继续下跌的崩盘之年。当然更多的说法,是房价会像L型的一横,止跌回稳的一年。持任何一种意见的,都不乏粉丝众多的大号博主,包括我关注的好几个公众号。感觉今年比以往任何一年,媒体对楼市的走势判断更加分化。
2025年的房价会走出什么样的曲线?到底是V,是丿,是乀,还是一呢?一线城市存在争议,我们可以先搁置;至少二线以下的城市情况已经很明显了吧?
前几天我说,二线以下城市的房子,应该尽快割肉撤退了。有的人可能对强二线和弱二线分不大清楚。比如重庆,算是强二线还是弱二线?表面上重庆人口基数大,GDP排名仅次于北上深,又是直辖市,但细究起来重庆的面积太大了,如果只考虑中心城区(原主城9区),那人口和GDP一下子就下来了,还不如佛山和宁波,再加上大量供地,多点开花,楼市始终冲不上去。事实上无论在楼市上行期或下行期,重庆都干不过隔壁成都。
分不清没关系,我们再退一步,三四线及以下的城市,算是彻底没戏了,这总能接受了吧?
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也不可低估。中国有694座城市,按国家统计局每个月都发布的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数据的口径,一二线城市合计共35个。也就是说,大约95%的城市,都是三四线及以下城市。一二线城市的人口,毛估一下不足四亿人,按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字,中国城镇居住人口有9亿人,也就是说,三四线城市还居住着5亿人口,足足占据中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
按中指的最新数据,即使是在北上广深二手房成交量狂飙的12月,中国三四线城市的房价仍然是环比和同比双双下跌。这一轮声势浩大的救市行动,似乎只发生在少数城市。在绝大多数的城市里,房价仍在静悄悄地下行。
不过,最可怕的还不是房价下跌,而是跌无可跌。很多小城市的房价已经跌不动了,不是因为房价跌到位了,而是因为根本就没有成交量。很多小区的房子几个月都不成交,根本就没办法正常估算平均房价。从知识星球的提问来看,三四线城市的房主已经错过了最好的下车时点,现在的问题已经不是割多少肉,而是想割肉都没人要。很多房主手里还是房龄几十年的老破小,连电梯都没有,平均几个月等不来一个谈价的买主。
只有大城市才有房地产。这句话喊了十几年,但对三四线城市的卖房人而言,从没有哪个时候比现在理解更深刻。有时候人只有挨上一刀才能获得成长。
对于三四线城市而言,2025年又如何,政策早就一松到底,无牌可打。人口流出,产业落后,土地流拍,财政靠地方债勉强度日,这就是真实的现状。房价越是缺少支撑,就越是无人问津;而越没人买,就越多人卖。不多的购买力遇上天量的库存和挂牌,结果就是基本冰冻的市场。根据统计,大多数三四线城市的二手房成交量,每月只有几百套,这个数字甚至远低于小区的数量,可以想象有多惨淡。
很多城市的人口是流失状态。不要听信网上逃离北上广的扯淡,这么多年,城市化进度一直在向前,人口尤其是年轻人还是越来越向一二线城市聚集,三四线城市根本留不住人。我前几年在河南安阳考察时,企业曾经诉苦,说开通了直达北京的高铁后,北京的人才没引进,本地的人才反而都被吸引到北京去了,好的人才很难留在本地。
2013年,时任湖北省委常委、武汉市某书记在《武汉2049》远景战略专题研讨会上曾经说过:“纵观中外城市,都是在人口集聚中走向繁荣,在人口凋敝中走向衰败。世界上没有一座城市人口增加了,而经济社会走向凋敝的;也没有一座城市人口减少了,而经济社会走向繁荣的。”
这些年,新的产业也在逐步远离三四线城市。乔尔・科特金在《新地理-数字经济如何重塑美国地貌》里有句名言:“在这个信息时代,重要的资产已不再是自然资源,而是获得高技能劳动力——尤其是科学家、工程师及其他主导新经济的专业人士——的能力。”的确,上一代人是到有工作的地方去生活,因产而兴城;而现在的人是到生活好的地方去找工作,因城而兴产。所以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基本都集中在一二线城市里发展、孵化,三四线城市压根挨不上边。
至于三四线城市原有的产业,往往也都在衰败。我上中学的时候,差一点就没上高中,选择了技校。因为当时技校毕业能直接到区里最牛的化工企业上班,而在那里上班是当时全区最好的工作。今天再回头看,那家企业已经倒闭好多年,家乡已经拿不出一家像样的企业,年轻人基本都坐车去隔壁区上班。家乡的楼市已逐步走向鹤岗化。
2019年的时候,我作为评审专家参加了辽宁省科技厅组织的国家高新区省内排名工作,当时辽阳高新区邀请我去实地调研,我才震惊地发现小小的辽阳高新区居然隐藏着两家巨无霸企业,而且都是土生土长的,不是外来引入的。其中之一就是著名的亚洲铝王忠旺集团,相信很多人在机场都见过他家的广告。这样的企业,一家就足以撑起一座小城市的天。没过几年,天塌了,暴雷、退市、破产,千亿级别的实体企业,倒下的无声无息。企业倒了,工人呢?房地产呢?
产业、企业、人口、财政,这些与房地产息息相关的要素,三四线城市在任何一项上都看不到希望。从去年底开始,就连那几个一直鼓吹2025年房价暴涨的公众号,基本也都明文放弃了三四线城市,没办法,这几个月的事实就在眼前,实在不好再睁眼说瞎话。也就是说,多空双方已经集体抛弃了三四线城市的楼市。
那么,那些三四线城市手里仍然持有投资房的人,舍不得壮士断腕,每晚一天决策,就多损失一点。而手里握着多套房产的人,如果还得过且过,一旦到了存量房产要交钱的时候——这一天是迟早的事——恐怕就不是割肉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