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高发的罪魁祸首找到,涉及我们每个人,请高度重视

长江岸边吹小风 2023-09-16 01:37:04

中国人传统思想中,崇敬做人坦坦荡荡,做事公开公道,所以骨子里面缺乏隐私保护意识。可现在是自媒体时代,一点点蛛丝马迹,都会被无限放大,稍有不慎还可能被网暴,隐私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比如,近日被热议的东营被资助女孩。她接受了资助单位不到4万元的资助之后,而资助者将其在家中接受资助的现场视频发布到了网上。却因为其家中的豪华装修被人质疑,接着又被好事的网民挖出了女孩穿的名牌衣服、用的苹果手机和智能手表、背的名牌包包以及爱旅游、喜欢参加明星演唱会等等生活细节。

抛开女孩家庭接受资助的合理性,不难看出,事情的起因就是缺乏隐私保护意识。

首先,资助学生其实是一个非常普通的活动,资助将其视频发布到网上的目的我们不得而知,也许是为了宣传,也许只是一个习惯,而且现场明显是有至少2人在录像。但是这个发布者,明显是没有隐私保护意识,也没有舆论安全意识,随意暴露自己工作的内容也就罢了,曝光被资助者的家庭环境,其本身就是一种不合适的行为。

再者,这位姑娘也是,为什么那么随意的曝光自己的生活细节呢?是因为自己生活富有的炫耀,还是假装富有的虚荣?是为了展示和谐发展的正能量,还是对自己的身材相貌太过自信?

还有,前一段时间网络热议的“北极鲶鱼”事件。这个被称为最坑爹的富二代,不但在网上晒自己的奢侈生活,甚至连自己家中财产可能是“贪腐”,自己“润了”这样的信息也公然发布到网上。这是智商多么低的人,才能做出来的荒唐事啊。

还有,成都太古里牵手门事件。作为一名中石油的高管人员,智商肯定是够用的。可是胡继勇和小三居然如此高调公开秀恩爱,甚至被人街拍然如此落落大方。如果说他们不是在演戏,那只能说真的是被爱情冲昏了头脑,毕竟恋爱中的女人和男人都是傻子。

这样的例子还有太多,数都数不过来。当然 这些事情的背后,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见不得光的东西,我们不做讨论。今天想说的,只是个人隐私保护问题。

有人热衷于晒娃,有人到每一个旅游打卡地都要拍照,到饭店每上一道精美的菜品都要拍照,买了一件漂亮衣服要拍照,搞一个志愿服务活动也要拍照,而许多人拍照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发微博,发头条,发朋友圈。

对于喜欢拍照发朋友圈的事情,在国外是很少见到的,甚至有人不愿意刷卡、刷手机买单,更喜欢用现金支付。不是他们不会玩智能手机,也不是像有些人说的,国外网络不发达。其实,最主要的就是外国人有着强烈的隐私保护意识。

写在最后:

国家需要有安全意识,个人也需要有安全意识。记住,有好东西自己慢慢享用就是了,不要轻易放到网上去晒。这既是为了自己安全,也是为了身边的朋友安全,为了工作伙伴的安全。稍有不慎,就可能给自己添堵,给社会添乱。

朋友,您喜欢晒朋友圈吗?您认为个人隐私需要保护吗?您有因为个人隐私被曝光而不舒服的经历吗?欢迎评论区留言一起聊聊。​

0 阅读:0
长江岸边吹小风

长江岸边吹小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