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男孩,从小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初三那年,他却突然不爱学习了。后来,他甚至不愿意去上学,连续十几天睡懒觉,父母无奈之下带着孩子去寻求心理帮助。
原来,孩子感觉自己活着没有意义。
他每天的生活内容就是起床、吃饭、上学、写作业、睡觉。从小,妈妈常常对他说,都是因为他,妈妈才没法去上班,爸爸也非常不容易,赚钱的压力很大。所以他必须好好学习,不然就对不起父母。
从小,他学习只是为了父母,学着学着,他忽然不知道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
这样的生活当然很可怕,有些人活着活着就选择了放弃。所以,时不时的会有一些学生自杀的事件发生。
有人提出了“空心的孩子”这个概念:一个人如果只是遵循外在要求而不停地运作自己的头脑身体,却渐渐与自己的内在分离,最后就会不知道自己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我们总说,人活着要有意义。这个意义究竟体现在哪?
体现在自己清晰的存在感和价值感,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上。而我们的存在感和价值感的形成,与生命初期是否拥有一位“足够好的妈妈”有着很大的关系。
一个“足够好的妈妈”,不在于是否满足孩子现实中的很多要求,而在于能否识别孩子特别渴望的某些体验和心理需求。可惜很多妈妈只会在现实层面上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其实在丰衣足食的时代,物质不是孩子太重要的需求。
根据精神分析理论,婴儿有着很多本我需要和冲动,比如与妈妈的密切联接。妈妈有效的、稳定的在场,可以增强孩子的自我力量。如果妈妈没有在场或这种在场是不稳定和不连续的,婴儿的本我需要和冲动反而会摧毁自我。
为了保护自我不被摧毁,他们会生出一种内在机制来防御本我的需要和冲动,这种防御导致了他们假自体的形成。
他们会为了获得父母的认可,压抑自己的内心需求,以满足父母的期望和需求来讨好他们,渐渐地,就成了为他人而活的人,却失去了自己的人生意义。
十年前,我在网易163认识了一名叫小棠的姑娘。
小棠有一个坎坷的童年。从小,她一直得不到家人的认可,甚至常常遭受家人的贬低和打骂羞辱。上学后,她也常常被同学欺负。
小棠从小就很乖,胆小而懦弱。她唯一的爱好就是读书,学习成绩非常好,常常排名年级前三。因为只有学习好,她才能得到家人的认可。妈妈常对她说,你要好好学习,为我们争气。
可就在高三那一年,小棠的妈妈慢性胆囊炎突然间爆发性发作,在痛苦的呻吟声中被送进了县城医院。
家人怕影响小棠学习,硬是不让她去看妈妈,他们对她封锁妈妈的消息。但敏感的小棠耳朵却显得异常敏锐,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瞒不过她,她常常每天偷偷哭泣到深夜。
当她听到家人悄悄地说“病危通知书”这个词时,心里悲伤恐惧到了极点,她觉得自己再也见不到妈妈了。
一天凌晨四点,趁家人不备,她偷偷溜出家门,摸进了医院,找到了妈妈的病房。小棠坐在妈妈的床前,看着昏睡的她,从默默流泪到忍不住低声啜泣,泪水滴到了妈妈的手上,妈妈醒来后也禁不住和她一起落泪。
从家里匆匆赶来的家人硬是把小棠拖回家了。回家后的小棠再也没有了学习的心思,她觉得:如果没有了妈妈,我学习再好又有什么意义呢?
后来,妈妈转到了市医院,一年的时间都在医院度过,反复经历了几次的危险病情。与此同时,小棠的学习成绩排名被一个又一个的同学超越,她却全无感觉。因为在她心中这一切已毫无意义。
好不容易到了高考那一天,小棠却不想参加考试了。在家人的“押送”下,她勉强上了考场。最后的结果,她的成绩只够上普通一本。
收到录取通知书时,小棠却告诉家人:“我不想上大学,我要在家陪着妈妈!”她拿过通知书就要撕掉,幸好哥哥眼疾手快夺了下来。
尽管,她最终还是听从家人安排去大学报到了,可从此却变了一个人,在大学里浑浑噩噩地混了四年,毕业后再也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后来的她,人生一直很迷茫,没有目标,没有想法,随波逐流。身边的同事和同学,一个个越来越好,而她的人生却在走下坡路。
一个人能够自我实现的前提是,拥有一个完整而真实的自我感。
如果一个人在生命初期,将内心需求和渴望表现出来时,不能被回应和满足,就会有伤害,这种痛苦的创伤性体验使得婴儿赶快将需求和渴望收回来,随后便一直等待一个新的好环境出现再次释放出这种需求和冲动,但是这个等待是漫长且小心翼翼的。即使真的等到一个好的环境,我们也会因为害怕再次受伤,而不敢马上表现出需求,这就需要足够的耐心、不断地观望、试探、等待。
为什么有些孩子总是不断试探妈妈的爱,用各种问题行为来反复确认,这其实是他们早期的本我需要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这些最早期的任务没有完成的人,在“相信能够得到帮助”这方面非常困难,他们对关系的信任也是困难的。
只有那些发展出了独处能力的人,才有耐心去等待,才会相信自己敢于表现需求的时刻终会到来。
多年前我的一位同事觉得她所做的客服工作枯燥乏味,人也变得越来越倦怠,她想换一份工作。后来,有一次很好的换工作机会来了,她却说:“老公这段时间心情不大好,等他情绪稳定后再考虑。”再后来,老公那边情况稳定了,这时她换工作的事因为“朋友说那个工作做下去好像也没有什么意义”而再次搁浅。
后来,她想开一家咖啡馆,却又觉得“还是等孩子上了大学再说吧”。
就这样,在各种“别人的因素”影响下,她始终未做自己想要做的事。后来她说:“其实我并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但我知道自己不想做什么。”
而真正能够自我实现的人,恰恰是那些“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并付诸行动的人。
记得有这样一段话:
只有“我”,没有“我是”的感觉是非常痛苦的,这样的人就像一个“躯壳”一样,只有感受,却不知道“我是谁?”“我在哪儿?”“我从哪里来?”“我要去哪里?”。
那么,什么是“我是”的感觉呢?
温尼科特认为,六个月的婴儿,个体统一体开始形成,他开始有了“我”的概念:我是我,我不是妈妈。
这个“我”,是一个存在的实体,而紧接的任务是发展出“我是”。一个人如果能说“我”怎样怎样,这个人就是一个统一体,拥有了“自我的内核”。此时,他就有了自己的感受,“我感觉对你很生气”,“我觉得我饿了”,“我非常开心”。
但此时,他还没有“生活”的感觉,而是处在一种“浑浑噩噩”的状态。
而只有处在生活的状态中的人,才是发展出了“目的”和“意义”的人。
在这样的状态下,“我的感受”能够被整合进“我的想法”中。他们能够考虑“我为什么要去做这件事”,“这件事对我来说意义在哪里”。
他们不仅有情绪感受,还能针对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发展出意义和生活感。这就是达到了“我是”的阶段。
他们构建了自我内核组织,清楚知道“我的感受是什么”,“我跟别人不一样”。从而拥有了真实的人类生活,清晰认识“我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我想要做什么,我的目标是什么,我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
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地抵达“我是”阶段。达成的前提是:个体需要保护性环境。因为,在“我是”阶段的初期,个体是原始的、无防备的、脆弱的,还有潜在的偏执倾向。
这个保护性的环境,主要是指妈妈,妈妈必须专注于她的婴儿,同时有能力满足婴儿的自我发展需求。
接下来,婴儿就有了独立的需求。如果他感受到母亲还“在场”,他就会大胆地去探索,发展自己人格的丰富性,以及对世界的理解。
比如:幼儿会走路以后,他就会特别想要跑出去玩儿,去探索。这个过程中,孩子每玩一段时间就会回来看看自己的妈妈还在不在。他回头看妈妈还在,或喊一声“妈妈在吗”得到回应后,就会继续投入到玩耍中。
这就是这时期孩子的发展需要:他需要自己独处和探索的时间与空间,但又因为他内部好的客体还不是特别的稳固,还需要时不时地进行确认。
如果妈妈在此期间能很好地满足孩子的需求,他的内在好客体的稳定感就会得到加强,那个好的客体就能够驻进他的心里。
但如果妈妈捕捉不到孩子的需要,对孩子说“你就不能自己好好玩会吗?”“不要有事没事地来回找我”或由于害怕孩子出意外,寸步不离守在孩子的旁边,那就无法很好地帮助孩子发展其独处的能力。
因此,“独处”不仅是一种能力,同时也是一种内在的需要,给孩子独处的机会,他才能发展出完整的自我和个性。
但同时也应注意,这个独处的前提是:它必须是孩子自己人格发展的需求。
如果而这个独处是由妈妈发起的,比如说妈妈累了,想让孩子去姥姥家,孩子可能会敏感地捕捉到这个信息,为了讨好妈妈而说出“我去姥姥家”,这样,孩子就会发展出假自体,以维持自己跟妈妈的关系,这个假自体形成的背后原因,其实是恐惧。
客体关系理论认为,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如果前面阶段孩子的人格发展足够好,大约 36个月,内在好客体就能变得恒定和稳定,这时孩子具备了长时间独处的能力,跟母亲第一次分离的需要就会出现。
一些孩子小时候没有形成稳定的内在好客体,他们就会在今后的生活中,用各种方式的行为表现,对父母的爱进行反复的确认。长大后,这种确认也延续到亲密关系里,给爱人各种各样的“考验”,这样的结果,往往让双方都十分痛苦,最后对方可能就会被迫离开。
还有一些人,失恋以后就自杀,因为他们活着没有自我,把对方当成了自己人生意义的全部。当对方离开自己,他们的世界就崩坍了。
这些,其实都是只有“我”,没有“我是”感觉的一种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