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最大程度地保持审慎、客观的观照、不矫饰、不虚无、不回避,不阿臾,最大程度地保持独立学术精神至关重要,应该最大程度地向观众交代清楚一个真实的历史上的中国。
最近,我在看纪录片《中国》,朋友在看电视剧《大秦赋》。朋友向我反馈,看了几集,这部纪录片和电视剧都看不下去了。问其原因,答曰均在水平线以下。
还有一位朋友的说法也许具有代表性:
“看了10多集,我选择了弃剧的《大秦赋》,明明是“权力的游戏”,偏往“七国出了个秦始皇”这个方向拍,仿佛秦始皇是被天命选中之人,注定为拯救黎庶于水火而生。祖辈基业,万民期待,使命召唤,他再痛再累再苦也要完成大业,以万民的名义走向独裁帝制。可实际上,秦及其本身,未尝不是最深的水最热的火。”
《大秦赋》我没有看,没有发言权。于是将观看纪录片《中国》的一些发在朋友圈的一些随感稍加整理。一家之言,不成系统,以供参考。若有出入,亦请读者们勘误。
纪录片《中国》第六集讲述班超三十年逐渐恢复东汉对河西走廊地区的行政管辖权,片题为《视野》便显怪异。解说两次将古西域国“月氏”(音肉之)读为(越之)。尽管当代史学界对此有争议,但严谨的处理方法应遵循古代汉语音而读。CCTV纪录片《河西走廊》对此就读音准确。第八集《融合》讲述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推进汉化改革。历史上,鲜卑族、蒙古族、满族分别建立了北魏、元、清少数民族中国政权。
我认为,以当时的历史概念考察,这实际上是中国的三次亡国和半亡国。游牧民族对中原中国历来都以袭扰、掠夺和侵略为主,北魏,蒙元,特别是满清游牧民族掌握中国政权之后采取的是残酷的文化抑制、灭绝和同化之策,绝非包括纪录片以及某些“正史”所记载描述的,游牧民族对中国儒家文化风范充满了仰慕和追求,最后皆被汉化。如同战国时代的赵武灵王推行的胡服骑射,目的是绥靖和以夷制夷,而非真要变成胡族。
因此,北魏孝文帝拓跋族宏定都洛阳也好,改拓跋姓为元姓也罢,其目的是为了南下吞并中原,而非真要变成中原人。中原汉族人的历史面对这三次实际上的亡国和半亡国基本上釆取的都是鸵鸟政策,这也同样映射到了纪录片的历史观当中。何为阿Q精神?如此便是。
第九集《佛变》、第十集《关陇》。讲述南梁皇帝萧衍推行佛教治国和西魏实际控制人宇文泰推行周礼治国。汉武帝首先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定为国策,魏晋、南梁、隋唐企图以佛法教化人心,唯一推崇道家清静无为治国的只有满清的叶赫娜拉氏。儒道释作为观念主张和思维标杆是没有问题的,但要解决集权政治带来的系列社会问题就显得苍白无力了。
与中国历史不断溢美和推崇的集权政治相反的是,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西半球的人们通过创立“制宪会议”等形式走上了和皇帝分权的政治道路。经过几千年的比较,东方集权政治和西方分权政治孰优孰劣?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
民国伊始,孙中山曾经提出“行政、立法、司法、监察、考试”五权分立。那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除了推行法、儒、道、释治国之外的制度性质的创新。可惜孙先生壮志未酬身先死,长使后辈泪满襟。
纪录片《中国》第十集《基业》。秦灭六国,仅赵国长平之战就活埋了已经投降的45万士兵,却说秦开创了一个伟大时代。刘邦灭胡亥项羽建立西汉,却说开创了一个伟大时代。杨坚代北周建隋朝,又说开创了一个伟大时代。
在制作团队谄媚、浅薄、充满了权力崇拜、散发着腐朽气息的历史观中,纪录片把观众带入一个认知的深渊:生命的屠戮、人伦的荼毒、精神的毁灭、文明的戕害、民众的挣扎均可视而不见。他们引导观众把血腥残暴的的朝代更迭当成一朵人血浇灌的玫瑰来观赏,来咏诵。华丽的语言和画面之下,是制作团队伪造的一个中国。
第十一集《盛世》讲述唐帝国。这一集似乎用尽了汉语中所有绚丽的辞藻来描绘唐朝的“包容、宽容和雍容”,是一个开创“辉煌气象”、“千年气度”的时代。从日本留学生阿倍仲麻吕参加科举考试、西域商人在长安定居经商、敦煌官宦之家的离婚公案等几个侧面进行了表现。除了在敦煌拍了一些沙漠实景之外,其余的画面采用了抽象的方法,把大唐帝国描绘成为一个充满诗情画意、万国来仪的上邦天朝。此时,纪录片《中国》第一季戛然而止。
没有继续讲述下去的史实却是:唐朝尽管有着“正史”记录的“贞观之治、开元之治”,但同样也有着“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最终演变成为黎民百姓流离失所的“安史之乱”。开创“伟大时代”的大唐帝国最终消失,中国重新进入长达七十二年的五代十国兵乱时代。
作为一部展现中国千年历史、人文思想的纪录片,破题难度极大,这是不争的事实。片子尽量想拍得“好看”一点也无可厚非。但是,最大程度地保持审慎、客观的观照、不矫饰、不虚无、不回避,不阿臾,最大程度地保持独立学术精神至关重要,应该最大程度地向观众交代清楚一个真实的历史上的中国。
历史纪录片,不应该是历史教科书规定观点的电视版本。尽管拍得如花锦绣,如梦痴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