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大的卖国贼,一生都在卖国,远超李鸿章,可惜却鲜为人知

此刻尽是空虚 2025-02-20 14:14:10

【前言】

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众多的英雄人物,他们为了国家舍生忘死、致力复兴中华,绽放出了永恒的光芒。但是,在这璀璨历史的暗处,却有一个被人忽视的暗影存在——那就是卖国贼。

在那些卖国贼里头,有一个人名气不大,可在背叛国家这事儿上,比李鸿章那些大名鼎鼎的人还要过分得多。这个堪称清朝头号卖国贼的人,一辈子净干些出卖国家的坏事,就为了自己那点私利,连国家和民族的利益都能毫不顾忌地给卖了。

不过,咋这个卖国贼的名字没多少人晓得呢?难道是他那背叛的勾当被把真相给遮住了?今儿个,咱就一块儿把这个藏在历史暗处的卖国贼的真实模样给揭开。

【爱新觉罗·奕山的身世】

奕山来自一个算不上显耀的皇室旁支,他父亲绵备没有爵位,所以在众多皇家子弟里面,奕山向来是不怎么起眼的。一直到他三十一岁时,才好不容易谋得了一个三等侍卫这样微不足道的职位。要知道,在当时清朝的规定中,三等侍卫的人数多达二百七十人呢,由此就能看出奕山的地位是何等低下了。

一个毫不起眼的小侍卫,谁能想到,他日后竟然会变成清朝最大的卖国贼当中的一个呢?奕山的出身致使他在皇室里备受冷落,连起码的重视都得不到。

身为皇室的一员,他本应受到当权者的重视,得到优质的教育并接受良好的培养,从而为日后报效国家做好准备。然而,命运仿佛从起始之时便对他颇为无情,致使他在皇家宅院里毫无名气,过着一种不与人争的生活。

或许正是因为处在这种遭人冷落的状况下,奕山的心底涌动着一股不情愿和不安分,盼望着哪天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本事,来证实自己的价值。可是,皇家的等级制度格外严格,想要冲破层层障碍着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

奕山是否曾陷入绝望之中?他是否真心期盼能得到上级的赏识?这我们都不清楚。然而,瞧瞧他后来的种种行为,貌似个人利益确实被他摆在了首位。

【奕山立下赫赫战功】

虽说奕山出身低贱,可好像也并不是毫无优点。道光十八年的时候,他出任了伊犁参赞大臣以及正红旗护军统领这类重要职位,紧接着还被封为伊犁将军,全面掌管新疆的军事事务。

这可得归功于他早些年在新疆那场战事里的出彩表现。那会儿,清军拢共就两万多人,可敌军张格尔那边却有着十万大军呢。这形势那叫一个危急,清军的两位将领,长龄和杨遇春,还出现了分歧。长龄觉得应该退兵,而杨遇春却执意要进攻。

年轻的奕山当仁不让,率先跨越浑河,径直冲向喀什噶尔城。在他与杨遇春的紧密协作之下,清军成功将张格尔的叛军打得落花流水,甚至还把张格尔给活捉了,这着实是一场非凡的胜利。

战后,奕山亲自去勘查地形,开垦出了几十万亩的良田,以此来减轻朝廷在运粮方面的压力,这着实是立下了大功。也正因如此,道光帝对他极为器重,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刚爆发的时候,就委任他为靖逆将军,让他全面掌管广州的军务事宜。

在奕山的一生中,新疆之役那可是他最为耀眼的时刻。身为年轻将领的他,不光有着非凡的勇气以及果决的判断力,还彰显出了极为出色的指挥本领。

当两位长官意见不合之时,他勇敢地站了出来,极力排除各种不同意见,自己带头冲锋陷阵,给大军明示了前行的方向。最后,依靠和杨遇春的完美协作,他们成功地改变了不利的形势,把敌军打得落花流水。

这般战绩着实让奕山在朝廷上下名声大噪,众人对他满怀期望。而他在战后的所作所为,更是让自己的荣耀增色不少。他组织开垦良田,这不仅帮朝廷缓解了后勤方面的压力,也给当地百姓带来了切切实实的好处,真可谓是对军队和百姓都有益处。

哎呀,怪不得道光帝这么看重他呢,让他承担守卫广州的重任也就说得通了。然而,可惜的是,后来奕山的种种行为,跟他之前的英勇表现完全是截然相反的。

【奕山在广州的糟糕表现】

哎呀,奕山在承担广州这一重要任务时,表现得那叫一个差劲。当英军发起进攻时,他不但没有做任何备战的工作,居然还相信了那些荒唐至极的法子,就像在木筏上摆放马桶,妄图用这种所谓的“妙招”来打败敌人。

英国那边的记录显示,奕山曾在珠江偷偷地建造炮台,还在广州的其他地方调兵遣将。然而,从最后的结果来评判,不管英国是不是故意把事情说得很严重,奕山在广州的所作所为都糟糕透顶。

清军面对英军是连连溃败,那状况惨得没法说。杨芳坚决不肯投降,然而奕山却选了投降这条路,还给出了投降的条件,摆明了是要求和。这时候,朝廷都还没表态呢,奕山就自己拿主意干出这种卖国的勾当,真是罪大恶极,不可饶恕。

在广州之役中,奕山彻头彻尾地失败了。身为主帅,他没能精准判断敌人的实力,反倒被那些荒唐离谱的东西给忽悠了,连理智都丢了。

更为糟糕的是,当战事变得紧张之时,他居然没有做出任何的安排部署,对广州的防务极其疏忽大意。这种无能又荒唐的行为,简直可以说是让广州之役的失败成为了必然。

那英军的武力确实是很强,不过也不是说就根本没法抗衡。要是能做好十足的准备,把精锐部队调派过去,那广州这一仗说不定还有些希望呢。然而遗憾的是,奕山对此根本不在意,结果导致广州没打就沦陷了,清军在那儿遭到了沉重的打击。

着实让人痛心不已的是,关键时刻奕山居然选择了投降,还给出了投降的条件,这般行径毫无疑问是对国家和军人的背叛。曾经那般英勇无畏的一个将领,咋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这般不堪呢?奕山的内心是不是产生了某些变化呢?

或者讲,他打一开始就没把国家利益当回事儿?这所有的原因,咱都不清楚。不过能确定的是,广州之役让奕山背上了个大大的黑锅,打那以后,他的名声就不行了。

【丧权辱国的一系列条约】

广州之役的失败,对清朝可谓是沉重的一击。但更糟糕的是,这场战役给日后英国扩大战事埋下了隐患。英国瞅见清朝的软弱可欺,势必会增强施压的劲头,进而更加大肆地侵占中国的利益。而这所有的一切,都得怪奕山的没本事和投降行径。

然而,让人更为痛心的是,在接下来的交涉中,奕山不但没能扭转局势,反倒接二连三地签下了一连串丧权辱国的条约。像《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光听这些名字就让人心里发凉,它们无一不在表明奕山对国家利益的肆意出卖。

要说最可怕的,那得数《瑷珲条约》了。在俄国的威逼之下,奕山居然没经过清政府准许,就擅自把将近百万平方公里的国土给让出去了。这足以表明,奕山全然把自己的私利摆在国家利益前头,实实在在是个卖国贼。

【结语】

爱新觉罗·奕山,这名字或许您和我都没怎么听说过,但在清朝历史上,他着实是个招人厌恶的家伙。他原本只是个出身不咋地的皇室成员,凭着早些年立下的那点儿战功,还曾得到过道光帝的看重。然而,到了要紧关头,他却做出了让人痛恨不已的卖国求荣之事。

奕山的事儿给咱提了个醒,得时刻把爱国放心里头,可不能学他,光瞅着眼前那点自己的好处,把家国的大义扔一边儿不管。唯有如此,咱国家和民族才能在历史的大潮里一直充满活力。

0 阅读:7
此刻尽是空虚

此刻尽是空虚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