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那年,父母命他返乡娶亲,由于徐悲鸿不满这门亲事,离家出走。
徐悲鸿对于传统的婚姻,有一种先天性的排斥。他认为仅借媒妁之言,而奉父母之命。去跟一个陌生的女孩子生活,就像一张画布,硬给抹上涂料,没有色彩感,没有构图美,没有意境的升华,多乏味。强迫两个生人凑在一起,好比两个猪头,共睡一个枕头,到老还是死对头,多悲哀。
他向往的婚姻,能像画画一样的自由,在他心里有一幅美景:一朵解语花,羞柔地伴他作画,闲来共赋诗词,兴起同写彩霞……
可是,这只是唯美的理想而已,最后他还是被父亲抓回去结婚。次年生了一子,算是对严父慈母有个交代。实际上,他的内心深处,仍隐藏着对婚姻的不满。
这种交差式的夫妻关系,维持没有多久,徐太太生病死了。小孩7岁时也夭亡。对妻子的存亡,徐悲鸿没有认真地关心过。他只一心画事,愈久愈迷,而且颇有父风,俗务不理。
乡下人不了解艺术,常说画家吃的是空心饭,靠不住;又说汽车洋房,牛群马匹,画在纸上,专给小孩玩的,正经人才不要去学。徐悲鸿不以为然,志趣所在,埋头勤习。多年下来,已经画得相当不错。
正当他对前程有更坚强信心的时候,不幸的事又发生在他身上。一向爱他疼他,指导他读书作画的父亲,竟一病不起,离开了这个世界。
徐悲鸿丁忧在籍,家中四壁萧然,负债累累。父丧之痛,穷困之忧,犹若双刀齐下,惨痛欲绝,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他望着父亲的遗容,想想自己的前途,百感交集,不禁泪如雨下。
或者是因为经过这次父丧的悲痛,或者死亡的冷酷刺激了他心志的成长。徐悲鸿强忍满心辛酸,止住泪水,毅然挑起一家生活重担。
他为了时时提醒自己,在贫苦悲痛的环境中,更要坚忍地振翼翱翔,勇敢挺进,于是将原名“寿康”改为“悲鸿”。这与世人取名选字,都爱用大吉大利、欢欢喜喜的字眼,大不相同。大家都说他名字取得很怪。也许是一种谶合,徐悲鸿的命运,从此真的脱离不开一个“悲”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