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后期,饱经战乱的中国北方经济得以恢复发展并逐渐繁盛,经多年的休养整饬,军队也变得空前强大。执政的权臣司马昭曾经自豪地对大臣们说:“现在国家有五十万大军,用它去攻打敌国,没有什么不能战胜的”。
到景元四年(公元263)夏天,司马昭觉得出军伐蜀时机已成熟,准备攻灭西蜀,逐步实现统一天下的终极目标 。某日,他召集群臣商讨灭蜀大事,并当堂详细论述了自己初步拟定的作战方案。
司马昭对众臣说:“为何要先灭蜀国再攻伐吴国呢”?大伙议论纷纷,莫衷一是。司马昭诠释道:“东吴腹地地处长江下游,倚长江天险,且有荆州为屏障,吴军长于水战,欲伐东吴,需要打造许多战船,还要疏通南下入江的水道。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仅建造数千艘楼船,就要花费难计其数的工时 ,即动用十万工匠夜以继日不停劳作百数十日才能完工。况且江南气候湿热,中国(指中原)将士南进后不服水土,很容易感染疫病。相对而言,攻伐蜀国困难较少,比攻吴容易些,所以应该先蜀后吴。灭蜀成功后,大军在西川休整三年,打造船只,积蓄物资,训练士卒,条件成熟后大军顺流东下,经三峡出川,水陆俱进,直捣吴都建邺(今南京),此乃灭虞定虢、吞韩吞魏的上上之策 ”参考《三国志》。
司马昭根据掌握的情报判断 ,蜀国仅有九万军队(实际十万两千),守卫成都以及各郡的军队至少要四万,能够投入到北方边境与魏军作战的兵力不过五万人左右,他准备出动十八万大军,以碾压性的优势去摧毁这数万蜀军。此外,蜀国的边防部署有明显缺陷,战略要地汉中外围的许多精锐部队撤了回去,主力均龟缩在南中城内,形势有利于我方。蜀军主帅姜维惧怕奸宦黄皓构陷,长期不敢回成都,被迫远避沓中(今甘肃舟曲、迭部与青海交界处)屯田。假如我现在出击沓中,就可以牵制住姜维,使其无法脱身,更无力顾及东边的战事。
我军穿越骆谷,进攻防守空虚的汉中。敌军若盘踞南郑据城固守,兵力必然分散,首尾难以相顾。我军集中兵力大举攻城,分兵前去劫掠敌军粮草,棼劫敌军敌军粮道,定使剑阁(今四川广元剑阁关)难以坚守,关头(指白水关,今四川青川县境内) 不能自存。以刘禅之昏聩怯懦,听到汉中、剑阁等边关陷落的消息,必然会方寸大乱,胆怯投降,这是可以预料出来的必然之事。
司马昭说完用兵计划后,群臣皆认为不可,群起反对,大伙七嘴八舌,无非是说蜀道艰难,伐蜀更要从长计议,加上姜维足智多谋,能征善战,此时出军必困难重重,还没到最佳灭蜀时机云云。 只有封爵关内侯的司隶校尉钟会赞同司马昭之主张,并且竭力帮助他整饬军队、筹划战术、斟度地形、讨论兵势,还帮司马昭说服反对出兵的文武群臣。
善于出奇制胜的宿将邓艾反对出军伐蜀率军驻守陇西、与姜维鏖战多年的老将邓艾认为伐蜀时机还没成熟,接连上表反对用兵。邓艾长期与蜀军周旋,对蜀作战经验丰富,他认为蜀汉实力尚存,国势并未衰落,加上姜维骁勇善战,兵精粮足,遂屡次兴兵北伐遇挫,但蜀军士气尚未衰竭,因此伐蜀之事要往后推推。为此,司马昭特地派主簿师纂赴陇右为邓艾军司马,并向邓艾详细说明此时伐蜀的理由,同时对邓部进行监督,邓艾这才不得已接受了作战任务,率三万兵马攻沓中,以拖住姜维;雍州刺史诸葛绪率三万人马从祁山南下,攻击武都和阴平桥头(四川文县东) ,以截断姜维退路。
司马昭的权谋与手腕魏国伐蜀大军临出征前,有个叫邵悌的大臣请求单独面见司马昭,说征西将军钟会率大军击蜀,其人尚独身,没有眷属为人质,再说钟氏受曹氏恩惠甚深,万一事成后他拥军自重、起兵反叛怎么办?司马昭笑说:我难道不知道这些吗?蜀国连年用兵,将士死伤惨重,百姓不得安宁,怨声道载,我现在出军攻蜀,有把握取胜,看起来了如指掌,而众人皆曰蜀国不可征伐。人心如果未战先怯就会丧失智勇,如果派这样的人充当西征主将,一定会被敌军打败。现在只有钟会与我意见一致,派他统军伐蜀定会大获全胜。灭蜀后,即使会出现你所担忧的反叛状况,又怎么能成功呢? 况且——
“夫败军之将不可以语勇,亡国之大夫不可以图存,心胆已破故也”《三国志》。
再说中原将士久战疲惫,思念故土亲人,人人思归,谁会参与叛乱?如果钟会真有异心,只会带来身死族灭的可怕后果。你不用担心此事 ,今天我俩说的话,你要严格保密,万勿外泄。
曹魏大军誓师出征之日,司马昭举行并主持了盛大的阅兵与宣誓仪式,并且对出征将士大加赏赐。有个叫邓敦的将军不识时务,仍然站出来絮叨不可出军,司马昭动怒,当即将其斩首祭旗, 震慑反对者,同时激励大军士气。后来伐蜀战争进行得相当顺利,老将邓艾涉险出奇,立下头功,刘禅被迫献国投降,钟会、姜维策动的叛乱也遭到魏国远征将士的强烈反对,以至于双双死于乱军中。
这场声势浩大的灭国之战,前后事态的变化都和司马昭事前的预料不差毫厘,钟会、邓艾等人的一举一动尽在司马昭的掌控之中,可见他深得乃父司马懿真传,熟谙权谋,腹藏韬略,胸有成竹,虽行事狠辣,但也称得上是三国后期深谋远虑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配图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