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战真是曹操以寡胜众吗?数千曹军大破十万袁军,有可能吗?

娇洋看过去 2024-02-01 05:52:11

史上经典的以少胜多战例:官渡之战

史载,建安元年(196年 ),曹操将汉献帝刘协挟持到许昌,是所谓“挟天子以令诸侯”。

随后,雄才大略的曹操相继歼灭了吕布、袁术势力,统治范围得以扩大。曹操控制了黄河以南,淮河、汉水以北的广大地区,在黄河下游与实力雄厚的袁绍形成南北对峙、相持的局面。

据史料记载,当时的袁绍占据青、冀、幽、并四州之地,在人力、物力、财力上都远超曹操。单论兵力,袁绍兵多将广,亦或叫兵精粮足,这也是曹操难以望其项背的。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一月,袁绍亲率10万人马大举南下,准备与死敌曹操展开决战。而此时的曹操“兵不满万” ,处于绝对的劣势,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双方在官渡(今河南中牟县境内)爆发大战,曹操用兵如神,以少胜多,取得了中国古代军事史上著名的战争奇迹,从此袁曹双方的力量发生转变,袁绍一蹶不振,曹操强势崛起,成为中国北方新的霸主,军阀割据、战乱不息的北方地区逐渐由分裂走向统一。

在官渡之战中,曹操真的以“不满万之兵”大破袁绍10万大军吗?袁曹双方在这场攸关生死的决战中力量相差真的如此悬殊吗?曹操以数千兵力对袁绍10万河北精锐,不仅没败还大获全胜, 这是历史事实吗?

官渡之战时曹军真的“兵不满万” 吗?看裴松之怎么说!

检索史料你会发现,在官渡之战中,曹操部署了一道弧形防御阵势,他遣部将臧霸率偏师入青州,先后攻取了齐地、北海、永安等地,并派谋士程昱督众驻守甄城,以防止袁绍势力从东边偷袭许昌;另遣卫觊镇守关中;魏种扼守河内(今河南焦作) ;派悍将曹仁占据射犬(今河南 沁阳东北野王 );然后又派名将于禁屯守白马、延津,从正面迎击袁军主力。

到同年9月时,完成排兵布阵的曹操返回许都,临行前又分出一部分兵力屯驻官渡。在如此漫长的战线上,如果曹军真的连1万兵力都不到,曹操又没有撒豆成兵的本事,他哪能如此从容地完成这道弧形防御阵线?

关于官渡之战前曹操集团到底拥有多少军队的问题,在一些信史中也可以搜寻出部分蛛丝马迹来。南朝宋(刘宋)著名史家裴松之为 《三国志》 所作的注释中对官渡之战中曹操投入多少兵力有如下描述:

“魏武初起兵,已有众五千,自后百战百胜,败者十之二三而已矣。但一破黄巾,受降卒三十余万,余所吞并,不可悉纪 ;虽征战损伤,未应如此之少也。夫结营相守,异于摧锋决战。《本纪》云:‘(袁)绍众十余万,屯营东西数十里’ 。魏太祖虽机变无方,略不世出,安有以数千之兵,而得逾时相抗者哉”?

裴松之的这段诠释对官渡大战时袁曹双方力量悬殊的说法提出了质疑。他根据史料记载推算出曹操起兵之时就已经拥兵五千,之后又用兵如神,几乎百战百胜 。单单在大破黄巾军之后,他就俘虏了30万黄巾你“贼众” ,后裁汰老弱,拣选精锐,编成威震四方的”青州军“ ,这支军队是曹军主力,至少有十余万人(###铁马作品,严禁搬运、剽窃###)。虽然后来东征西讨难免有战损,但怎么也不会仅剩不足一万人这么少。

再说,曹操在摧垮了青州黄巾军以后,又击败了汝南 、颍川的黄巾军,接纳降卒数万人,所以官渡之战前曹操拥有的兵力绝对不止区区数千人,至少也有数万人马。

因此裴松之认为,就算曹操再足智多谋、再能征善战,也不可能用数千兵力彻底击败袁绍的十余万河北精兵。

建安五年(公元200),为了消除腹背受敌的隐患,曹操花半年的时间东击刘备。令人费解的是,在曹操东征西伐的这半年时间内,袁绍居然没有趁机攻打曹军,甚至没有趁虚偷袭许都,这不得不让人产生怀疑。按《三国志》所记,曹操兵单势弱,本来只有不足一万的兵力,而且还要分出相当一部分随他去讨伐刘备,袁绍若抓住千载难逢的机会集中力量攻打兵微将寡的曹军,大胜犹如探囊取物一般容易。

而袁绍却非常费力地去联合荆州刘表、宛城张绣,企图形成南北夹攻之势,这简直是放弃容易地而去选择复杂多变地方法去谋求胜利。袁绍并非昏庸之辈,他也很善于用兵,虽不如曹操,但也称得上是汉末三国时一等一的人物,他之所以没有趁虚奔袭许昌,并非其“见事迟缓,首鼠两端” ,只表明曹操当时留下的力量足以阻抗袁军发动的任何攻击。

在真实的官渡之战中,曹操所能动用的军队似乎并不比袁绍少很多

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记载,建安五年八月——

“(袁)绍连营稍前,依沙塠为屯,东西数十里。公(曹公)亦分营与之相当,合战不利。时(曹)公兵不满万,伤者十二三。绍复进临官渡,起土山地道。公亦于内作之,以相应 ”。

曹军连营数十里,仅靠不足一万的兵力能做得到吗?

史上以寡胜众的经典战例大多是速战速决,因为时间拖得越久,对兵单势弱的一方非常不利,令人生疑的是,官渡之战前后竟持续了8、9个月。曹军能够坚持这么久,靠数千人马能做到吗?双方能对峙、相持这么久,兵力相当才能做到。假使最终失败的是曹操一方,那他的兵力也决不会比袁绍差多少,何况曹操最终还取得了完胜。

官渡之战固然与许多偶然或必然发生的变故有关,也与曹操灵活多变的战术分不开,但这场辉煌的胜利肯定不是在彼此兵力相差如此悬殊的情况下获得的。《三国志》以及演义小说中对官渡之战的描述明显有夸大之词,甚至有尊曹贬袁的嫌疑......

【配图源自网络】

0 阅读:32

娇洋看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