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陕西米脂县李继迁寨人, 明末著名农民起义领袖。
明末大乱时,他率领边兵、农民、流民扯旗造反后,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获得了广大中下层贫苦农民、小手工业者的鼎力支持,当时西北以及中原的人们唱着“迎闯王,不纳粮”的民谣,相率加入义军,使其队伍迅速发展壮大,不久便以破竹之势攻破北京,推翻了摇摇欲坠的明王朝 、
但由于农民军最高层的素质以及眼光局限,李自成等对当时形势做出了错误估计,当然还有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因素夹杂在内,在攸关生死的山海关之战中,李自成疏忽大意,被吴三桂以及清军夹击,大败亏输,10万农军精锐几乎被团灭,使李自成大顺政权进京仅仅42天便被迫仓惶撤出,一场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就这样草草结束了。李自成九死一生打下的江山,拱手让给了仓促入关的满清。
李自成兵败逃出北京后,又相继败于山西、潼关、西安、荆州、襄阳、武昌等地,大顺军损失惨重,许多重要将领先后战死或被俘,李自成带余部南撤,途屡中遭清军以及吴三桂军的围追堵截,屡战屡败,后大名鼎鼎的李闯王在湖广通城县九宫山一带不知所踪,成为难解的历史之谜。
关于李自成的最终结局,历来有两个较有代表性的说法说法一,败死九宫山:这个说法来自满清宗室名将英亲王爱新觉罗·阿济格,他率军从山海关到北京再到西北以致湖广跟踪追击李自成,一路穷追猛打到今天的两湖交界处,他在呈给满清摄政王多尔衮的奏报中这样说道:“臣追至九宫山即督军猛攻,大败流贼,李贼逃走时,随身仅有从骑20左右,在九宫山被山民围困,不得脱,遂自缢而死”。
无独有偶,南明总督何腾蛟在给唐王的奏报中也有类似说法。二人都是根据别人报告写奏章的,均未亲眼目睹李自成的遗骸,不足为信。彼时阿济格的塘报就连多尔衮都不信,并让他仔细查找,验明正身再报。再说李自成出身贫苦,性格坚毅,勇猛而有胆略,这种性格的人不可能自杀。
明末清初学者、诗人吴伟业在其著述《绥寇纪略》中也有关于李自成兵败九宫山的描述:
“(李闯)至九宫山,独自上山谒元帝庙......”
李自成在庙中拜元帝时疲倦已极,昏昏欲睡,当地山民误以为是盗贼头目,用铁铲“碎其首”而亡。
明末清初人费密在其著述《荒书》记述:
“李自成率十八骑,由通山过九宫山岭,在牛迹岭遭山民围攻,十八从骑被杀,李自成与保正(类似村长)程九伯搏斗,混战中被九伯外甥金一 柏从背后用铲猛击其首而亡”。
说法二,出家为僧,隐匿石门夹山灵泉寺 :清顺治年间的澧州(今湖南常德澧县)知州何璘最先否定了李自成九宫山遇难说,他指出,死于九宫山的不是李自成本人,而是他的替身贺某,那只是李自成使出的障眼法而已,何璘在其所编纂的《李自成传》中说,兵败后李自成悄悄摆脱从人,独自南逃至澧州石门夹山灵泉寺落发为僧,法号“奉天玉大和尚” ,因李自成曾称“奉天倡义大元帅”,所以奉天玉就是自成真身。
而且何璘自称,他奉调云南时路经夹山,还亲自去实地考察过,他说在庙里见到一个操陕西方言的老僧自称曾侍候过奉天玉大和尚,而且他还拿出奉天玉的画像给何璘看。但据何璘描述, 画像里的老僧双目炯炯,和《明史》记载 “藐一目”的“瞎贼”(打开封时被明总兵陈永福射瞎一目)李自成明显不符,此事遂又变得晦暗不明起来。
李自成作为一代枭雄,不堪忍受明王朝赃官污吏的压榨,揭竿而起,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推翻了腐朽的明王朝。其实他有机会改写历史,并已经完成了大部分篇幅,但却在 最关键时刻倒在八旗兵的锋刃下。由于后来清廷大量禁毁关于李自成起义的文献资料,使后世的人们很难了解当时的真实情况。因此,关于李自成失败后的最终结局至今还是一宗 历史谜案,有待后人破解、评说。
【配图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