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4日,国家住建部审批通过了第二批城中村改造项目清单,据悉本批次四川省共有绵阳、宜宾、自贡、南充、达州五个城市的城中村项目顺利入围。
2024年6月15日,四川省第二批扩围城市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绵阳市经开区、游仙区,宜宾市叙州区等区域投放的城中村改造项目专项借款8.63亿元成功落地,这是四川省第二批扩围城市城中村改造项目投放的首批专项借款
“三大工程”成为今年中央首次提出的“关键词”,并在重要会议中被多次提及。住建部部长倪虹此前提到,加快“三大工程”建设,是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根据房地产市场新形势推出的重要举措。“三大工程”建设是指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京津冀房地产研究院院长、北京市房地产法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秀池表示,“三大工程”建设正是适应房地产供求关系重大变化、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关键环节,其对于促进房地产发展模式转变,改善民生、拉动内需,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月27日,住建部发布《关于做好住房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编制工作的通知》。
完善“保障+市场”的住房供应体系
科学编制2024年、2025年住房发展年度计划:
各城市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准确研判住房需求,完善“保障+市场”的住房供应体系,以政府为主保障工薪收入群体刚性住房需求,以市场为主满足居民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科学编制2024年、2025年住房发展年度计划。
各省和自治区住房发展规划、各城市住房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经同级人民政府审定后实施,并报上一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备案。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的大城市将住房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同步报住房城乡建设部备案。
抄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石家庄、太原、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南京、无锡、常州、苏州、杭州、宁波、合肥、福州、厦门、南昌、济南、青岛、郑州、武汉、长沙、广州、深圳、佛山、东莞、南宁、成都、贵阳、昆明、西安、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
2024年三大工程——保障房投资
在十四五规划中,保障房的建设规模计划达到7亿平方米。保障房主要分为两类:一是配售型,主要面向住房困难群体和吸引高层次人才;二是配租型,包括公租房和保障性租赁住房,主要面向租赁需求较大的群体。
保障房项目的投资主体包括政府直接投资、开发商配建和地方城市投资公司。政府直接投资是指政府通过财政资金直接投入保障房项目建设。开发商配建是指在商业地产项目中,开发商按照一定比例配建保障房。地方城市投资公司是地方政府设立的专门用于投资建设保障房的公司。
保障房项目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财政预算资金、银行贷款、REITs(房地产投资信托)和特许经营公私合作模式项目贷款。财政预算资金来源于公共预算和基金性预算,其中包括老旧改造和公租房方面的资金支持。银行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是指银行向保障房项目提供的贷款支持。REITs是指通过发行证券化产品来融资支持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特许经营公私合作模式项目贷款是指政府与民营企业合作,通过特许经营模式来筹集资金。此外,房地产开发企业也可以通过拿地竞拍自持和配建的方式参与保障房项目。
为了规范和推动保障房建设,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的指导意见》(国发【2023】14号文)。这一文件明确了一些基本原则,如提高保障性住房在总供给中的比例、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坚持资金平衡等。文件还规定了保障房的对象标准,主要是指收入较低的工薪收入群体和需要引进的人才。此外,文件还提出了保障房建设的筹集方式,包括与城中村改造、城市更新、危旧房改造结合,安排在交通便利、公共设施齐全的区域,以及支持非住宅用地变更土地用途不补缴土地价款等内容。文件还规范了保障房的管理,要求公平公正配售成本价小搜,并禁止以任何方式将保障房变为商品房流入市场。此外,文件还提出了一些支持政策,如保障房公积金贷款、保障房开发贷和个人住房贷款等。
在各地的实践中,一线和部分二线城市已经出台了"十四五"期间的保障房建设规划细则。其中包括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以及杭州、成都、南京、武汉、郑州、长沙、西安等城市。然而,保障房供应仍然短缺,核心城市的供需错配问题仍然存在。
为了解决保障房房源供应不足的问题,一些城市开始盘活存量资产,将闲置的非居住房屋改造为保障房。例如,上海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本市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实施意见》,通过新建、配建和改建等方式筹集保障房资源。上海的保障房筹集渠道包括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企事业单位自有地和新供国有建设用地。同样,深圳也发布了《深圳市保障性租赁住房筹集管理工作指引(试行)》,采取多种方式筹集保障房房源,包括住宅、商务公寓、产业园区配套宿舍、城中村房屋以及其他社会存量房屋。
在2024年,保障房项目的资源主要来自中央财政安排的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地方专项债和公积金贷款等渠道。
总的来说,保障房建设是地方政府积极推动的一项重要工作,旨在解决低收入群体和租房需求较大群体的住房问题。通过政府投资、市场参与和多种筹集资金的方式,保障房项目得到了积极推进。同时,各地也在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保障房建设方案,以满足不同地区和群体的住房需求。
2024年三大工程——平急两用投资
2023年4月28日,中央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要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严控新增隐性债务。要继续抓好新冠疫情防控工作。
2023年4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平急两用”设施建设现场会在北京市平谷区举办。有农业农村部、国家疾控局等几个部门参加。会议指出打造“平急两用”型设施,平时用作旅游、康养等,重大公共事件突发时立即转换为隔离收治设施,能够有效推动大城市转变发展方式,补齐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短板,提升山区旅游居住品质,加快周边乡村振兴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实施范围是在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包括上海、北京、深圳、重庆、 广州、成都、天津、武汉、东莞、西安、杭州、佛山、南京、沈阳、青岛、济南、长沙、哈尔滨、郑州、昆明、大连等21个城市。
平急两用项目是指在应对平常时期和紧急时期都能发挥作用的项目。它是一种灵活多用途的公共基础设施,能够在正常情况下为人们提供服务,同时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转变为应急设施,提供救援和保障功能。平急两用项目的领域包括文旅、酒店民宿、公共卫生、城郊大仓物流、应急避灾和公共设施管等。
在文旅、酒店民宿领域,平急两用项目可以将旅游设施和紧急避难设施相结合,例如将旅游景区内的建筑物设计成具备抗震、防火等功能,以应对紧急情况下的人员避难需求。
在公共卫生领域,平急两用项目可以是临时隔离点或快速建设的医疗设施,用于处理突发疫情或其他公共卫生事件。
在城郊大仓物流和应急避灾领域,平急两用项目可以是仓储设施或物资储备中心,用于储备和调配紧急救援物资。
在公共设施管领域,平急两用项目可以是设施设备,如公共广场或公园,既可以用于日常休闲娱乐,也可以作为紧急事件的临时集结点。
平急两用项目的地域布局主要关注人口密集的特大城市和超特大城市以及有应急需求的地区。这些地区人口众多,面临着各种潜在的风险和紧急情况,因此需要具备灵活应对的公共基础设施。
接下来,以成都市新都区和北京市平谷区作为案例进行分析。
在成都市新都区,平急两用的案例是将隔离点集装箱改造为公共驿站,为人们提供休息、娱乐和日常服务的场所。同时,将核酸采样舱改造为司机之家,为长途司机提供休息和生活设施。
在北京市平谷区,平急两用的案例涵盖五个应用场景,即“吃、住、行、医、集中承载”。这包括农副产品保供基地,综合物流枢纽,旅游居住设施,高速服务区和医疗体系。这些设施既能满足正常的日常需求,又能在紧急情况下发挥应急作用,提供保障和救援。
推动平急两用项目建设的关键原则和方法包括统筹新建增量与盘活存量,激活城市低效和闲置资源。这意味着在建设新的平急两用项目的同时,要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提高项目的效益和可持续性。
此外,还需要学习防范财政、金融、生态和安全等方面的风险,守住底线。在推动平急两用项目建设过程中,要注重风险管理和防范,确保项目的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平急两用项目的概念和领域涵盖了多个平急两用项目是指在平常时期和紧急时期都能发挥作用的项目。它是一种具有灵活性和多功能性的公共基础设施,能够在正常情况下为人们提供服务,同时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转变为应急设施,提供救援和保障功能。
盘点31省市2024年城市更新和三大工程重点任务据统计,国内绝大多数省份和重点城市今年将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快推进三大工程建设作为今年工作重点任务,并提出了2024年城市更新、城中村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等的具体建设目标。北 京BEI JING严格落实北京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三年工作方案(2023—2025年),健全市级统筹调度机制,压实部门和各区责任,推动城市更新工作高质高效开展。持续抓好北京市城市更新条例配套政策出台、宣贯和培训。积极探索社会资本参与新模式和新路径,发挥城市更新联盟等各类平台组织桥梁纽带作用,畅通各类市场主体积极有序参与渠道。研究建立城市更新激励考核机制,强化市区督查核验协同联动。落实好城市更新年度任务,推进地上地面地下空间一体化改造提升,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新开工300个、完工200个,老楼加装电梯新开工1000部、完工600部,推进核心区平房整院落退租、完成申请式退租2000户,启动危旧楼房改建20万平方米。改造提升老旧厂房40个,推动低效产业园区、老旧低效楼宇提质增效,启动隆福寺文化街区、中关村西区、方庄街道等一批区域更新项目。加大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积极推进地下管网建设。上 海SHANG HAI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以理念创新、方法创新推动城市更新模式创新,加强更新成本管控、资源统筹,完善“三师”负责制、规划土地、标准规范、财税金融等更新政策。大力推进“两旧一村”改造,完成12万平方米中心城区零星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31万平方米小梁薄板房屋等不成套旧住房改造,启动10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充分调动各类主体积极性,推动一批老旧工业区、商业商务区、风貌保护区、市政基础设施更新改造,加快推进外滩“第二立面”吴淞创新城等区域更新项目。建立市、区两级城市更新项目库,实行项目常态化入库申报和动态管理。完善政策“工具箱”,对政策效果进行评估和再赋能。深化可持续发展模式创新。坚持以体检促更新,持续完善城市体检指标体系和信息系统。天 津TIAN JIN持续释放城市更新生产力。统筹优化生产、生活、生态布局,推进业态更新、功能更新、品质更新、有机更新。增强产业承载能力。围绕提升中心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能级,着力引聚高端资源要素。打造特色金融集聚标志区,有序推进解放北路、友谊北路、东疆综合保税区、“于响”中央商务区分别建设金融历史文化区、金融发展活力区、租赁创新示范区、产业金融发展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启动建设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实施7个城市更新项目和一批城中村改造项目,启动275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开展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制定城市燃气、供热、供水等老旧管网改造计划,集中力量分年度分区域有序实施改造,今年改造燃气管网623公里、供热管网150公里、供水管网30公里……提升鼓楼、古文化街等特色街区品质,着力强化城乡结合部、次支道路、背街里巷等精细化管理。重 庆CHONG QING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推进城市更新,全市域开展城市体检,编制实施城市综合交通体系、15分钟生活圈等专项规划,接续推进城市更新项目,推动109公里两江四岸治理提升,新开工改造城市危旧房7043户,强化城市供排水管网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深入实施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基本完成保交楼任务,开展“两久”项目处置攻坚行动,合理确定供地规模、结构和时序,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广州GUANG ZHOU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其中,2024年工作计划当中指出,围绕城市高质量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市更新。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坚持城市体检先行,把城市体检发现的问题短板作为城市更新的重点,统筹推动城中村改造、既有建筑更新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城市更新工作,以城市更新带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全力推进城中村改造。持续完善政策体系,推动出台广州市城中村改造条例、城中村改造实施意见、城中村改造工作导则等配套政策。科学区分“留、改、拆”,对有价值的资源做到“应保尽保”,对于拆除新建和拆整结合的城中村坚持“拆、治、兴”并举。创新开展城中村改造专项体检,提出分类分级改造建议,科学合理编制城中村改造中长期建设计划、年度计划及城中村改造方案。严格落实“依法征收、净地出让”,确保城中村改造项目动则必快、动则必成。参照机场三期“指挥部+公司”机制,强力推进广州新中轴(海珠)、广州火车站、罗冲围、环五山创新策源区四大片区改造,实现首期项目全面开工建设。拓宽改造融资渠道,积极争取国家融资优惠政策、中央预算内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多种资金支持。加大城中村改造筹建保障性住房力度,重点推动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困难问题。扎实推进老城区有机更新。实施200个以上老旧小区改造,有序推进老旧小区成片连片高质量品质提升示范区建设。加大城镇危旧房屋改造,完善配套设施,改善群众居住条件。积极开展城市品质提升,推进广州城市新中轴贯通工作,助力实现老城市新活力。深圳SHEN ZHEN加大“高品质、便捷化、可负担、全智能”保障性住房建设供给,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10万套(间)、供应分配6.5万套(间),尽最大努力帮助新市民、青年人、工薪收入群体解决住房问题;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坚持“拆、治、兴”并举,采取拆除新建、整治提升、拆整结合等多种方式,加快实施60个城中村分类改造项目,完成100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物业管理服务品质;实施产业空间保障工程,积极推动宝安燕罗、坪山高新南等20个集中连片先进制造业园区土地整备,实施100个以上老旧工业园区更新改造,新整备工业用地3平方公里、供应2.5平方公里,新开工“工业上楼”项目1000万平方米,加快制定“工业上楼”产业专项指引;加快大空港会展城、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香蜜湖新金融中心、笋岗—清水河片区、九龙山数字城、坂雪岗科技城、盐田港产城融合发展区、深圳国际生物谷(食品谷)等重点区域开发建设,完成重点片区投资3300亿元以上;建设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高科技企业、前海湾现代服务业、北站数字经济、九围国际总部、光明湖生命科技等10大类40个总部经济集聚区,培育引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70家以上。实际利用外资600亿元以上;高水平建设罗湖、福田中心区、深圳湾、空港会展、前海湾等世界级商圈,加快规划建设东部地区大型商业综合体,提升东门、华强北等步行街业态发展能级,打造一批夜间经济示范区,新增首店、旗舰店、新概念店1000家;河北HE BEI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老旧管网改造,扩大垃圾分类覆盖范围,提升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水平,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三大工程”,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平稳有序处置金融风险。山 东SHAN DONG着力深化城市更新攻坚行动。实施城市更新“十大工程”,稳妥推进160个老旧片区综合更新,开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56万户,加快城中村改造、“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实施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提升物业管理水平。加快完善市政设施网,更新老化燃气管道600公里,因地制宜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新增绿色建筑1亿平方米以上。以绣花功夫抓好城市治理,推进智慧城市、韧性城市建设,系统治理交通拥堵、停车难等“城市病”。山 西SHAN XI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开展城市体检和城市更新,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改造一批城镇老旧小区、老旧管网和城市危旧房。规范物业管理服务。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和特色风貌塑造。建设公园绿地。推进完整居住社区建设试点,开展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河 南HE NAN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牢牢抓住让人民群众安居这个基点,推动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建设。全面开展城市体检,突出安全韧性、功能完善、品质提升,对城市短板弱项进行全方位检查,做到先体检后更新。完善水电路气暖等市政设施和垃圾、污水等环保设施,更新改造老旧管网4000公里以上,完成老旧燃气管网改造。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三大工程”。开展养老托育、社区助餐、家政便民、医疗卫生等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打造功能齐全的完整社区。抓好城市生态修复,建设一批街头公园、便民绿地、城市绿道。开展历史文化街区摸底工作,建立保护名录,有序稳妥做好老街巷、老建筑、老厂区的修复保护和活化利用。加快城市数字化转型,高质量协同推进城市更新、精细化管理和文化传承保护,以绣花功夫和历史耐心,全面提升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慧化水平。黑龙江HEI LONG JIANG加快补齐民生基础设施短板。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快推进保障房、“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2万户以上、燃气老旧管网800公里、供热老旧管网500公里,推进城镇生活污水管网补短板攻坚三年行动,扩大智慧供热面积。吉 林JI LIN统筹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三大工程”,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辽 宁LIAO NING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全面开展城市体检。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加快城市地下管网改造,改造老旧小区700个、老旧管网4600公里。建设海绵城市,实施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工程。统筹推进“口袋公园”、城市绿道、城市水廊和完整社区试点建设,打造更多高品质生活空间。大力建设保障性住房,推动将符合条件的进城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范围。江 苏JIANG SHU加快城市更新步伐,推进完整社区建设、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城市生命线安全等工程,加强城市内涝治理,系统化全域推动海绵城市建设,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稳妥有序推进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扎实推动城市地下管网、新市民和农民工保障性住房以及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安 徽AN HUI提升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实施城市体检和城市更新行动,构建特色鲜明、近悦远来、活力迸发的安徽城市矩阵。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完善“保障+市场”住房供应体系,更好解决新市民、青年人、农民工住房问题,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浙 江ZHE JIANG推进“住有宜居”,积极探索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更好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稳步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中村改造“三大工程”。浙江省将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450个、4200栋。2024—2025年对全省所有未达标单村水站进行改造,其中2024年完成2000座以上。新(改)造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2000个以上。完成幸福河湖农村水系整治2000公里以上。新(改)建城市地下管网2200公里以上,其中燃气管网1100公里、供水管网300公里、生活污水管网400公里、雨水管网400公里。广 东GUANG DONG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重点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基础设施、节能减排降碳,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新增筹集建设配售型保障性住房1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不少于18万套(间),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100个以上。四 川 SI CHUAN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树立以人为本的城镇发展新理念,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支持成都有序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突出“面子”和“里子”并重,深入开展城市有机更新工作,实施县城“精修细补十项民生工程”,大力推进城市老旧管网更新改造,务实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100个以上,实施729个重要城市易涝点整治,改造棚户区(城市危旧房)1.1万套(间),加装既有住宅电梯4000部。广 西GUANG XI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稳步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抓好保障性租赁住房、棚户区改造、危旧房改住房、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建设。推进完整社区、“一老一幼”设施、排水防涝等一批项目。完善新能源汽车充电网络布局。更新改造燃气管道等,加强黑臭水体治理和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不断提升城市宜居品质和综合承载力。云 南YUN NAN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一体推进城市体检与城市更新,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开展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试点。力争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68%,县级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80%。加快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完成燃气、供排水等地下管网新建改造3500公里。加快推进“三大工程”,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农民工住房问题。开工保障性租赁住房4万套、城镇老旧小区改造13万户以上。贵 州GUI ZHOU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新开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8.58万户,建设改造城镇地下管网2400公里。加快推进“三大工程”,启动实施保障性住房3600套,实施城中村改造2万户,加快“平急两用”项目建设。做实项目谋划储备和要素保障。内蒙古NEI MENG GU要结合城市更新行动,一体推进管网更新、老旧小区改造,完成燃气、供热、供排水管网改造1500公里和老旧小区改造1185个,启动城中村、城边村燃煤散烧综合治理三年攻坚行动,加快城区集中供热改造,让人民群众温暖过冬。宁 夏 NING XIA着力提升城市承载能力,积极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做实做细城市体检,建设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打造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努力让城市更宜居、更韧性、更智慧。甘 肃GAN SU有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陕 西SHAAN XI深入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三大工程”,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深入推进城市运行精细化管理,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青 海QING HAI以人为本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完善“一群两区多点”城镇化空间体系,落实新型城镇化战略行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和城市生命线工程,加快完善地下管网,改造城镇老旧小区住房2.75万套,持续推动解决中心城区停车难问题,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新 疆XIN JIANG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城镇老旧燃气、供排水、供热等地下管网更新改造,提升城市载体功能和城市品质。改善群众生活条件,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推动养老托育、社区服务、家政便民、健康服务、体育健身等城市公共服务有机嵌入社区。湖 北HU BEI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城市生命线工程,加快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布局,着力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找准投资和消费同向发力的结合点,着眼解决青年人、老年人、老旧小区和危旧房居民等群体住房需求,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三大工程”,积极探索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湖 南HU NAN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燃气、供水、排水等老化管网改造,实施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改造提升老旧小区3150个。加大民生领域投资,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江 西JIANG XI江西省推进市级城市全面开展城市体检,加强成果转化应用,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力争城市建成区44%以上面积达标。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三大工程”,推动建立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江西省将推广“一网统管”等城市治理新模式,加快实施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加快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让城市成为高品质生活空间。福 建FU JIAN突出补齐短板,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提速海绵城市、城乡供水一体化等建设。突出提升品质,鼓励各地结合城市更新,优化规划设计,合理匹配产业、居住、交通、设施等功能,打造十五分钟便利生活圈,推动产城人融合。新启动城市片区综合开发、完整社区建设等省级样板工程16个,实施“口袋公园”、风雨连廊、加装电梯等城市微改造。保护好传统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区,让城市更有文化、更有品位、更有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