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承和妻子生了6个子女为何全部赶出家门连妻子都不许坐他的车

乐荷谈文化历史 2024-12-07 01:28:39

在当年的革命战斗时期,刘伯承一直坚持无产阶级的艰苦朴素革命本色,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中,他始终都是廉洁奉公、自奉俭薄。就连对家人、子女、亲属们,亦是如此严格要求。据悉刘伯承和妻子生了6个子女,但是结婚后全部赶出家门,就连妻子都不许坐他的车,坚持要求让他们自己住在外面。

原来早在进城的时候,刘伯承元帅就对妻子汪荣华说了:“以前战争年代的时候,我们和人民群众们一起生死与共、共甘共苦。每次一打仗,咱们就把孩子送到老百姓家里寄养。所以说啊,我们很多老干部的孩子,其实都是吃着乡亲们的小米粥和红薯干长大的。如今终于解放了,但是国家还是很穷,而老百姓们的生活也不富裕。所以我们的生活,尤其是子女们的生活,一定不能搞特殊,一定要与老百姓的生活大体相当!”

于1951年时,当时刘伯承带着家人,刚从重庆搬到南京,被安排住在城东北极阁的一幢二层小楼里生活。那时候实行的是供给制,于是刘伯承经常突击检查家里伙食账,查一查大家有没有超出国家规定的供给标准制度。

为此,他还特意对炊事员叮嘱道:“像是西红柿、黄瓜这类蔬菜,在刚上市的时节不要买来吃。”

刘伯承家里的孩子原本就多,初到南京的时候只有四个孩子,分别是:长子太行,以及三个女儿弥群、解先、雁翎。

而到了南京后,妻子汪荣华又生下两个儿子:阿蒙与太迟。彼时一家八口人,全部住在一起非常拥挤。当时军事学院营房部提出给刘伯承家里加盖房子,但是却被他拒绝了。

后来,营房部趁刘伯承到北京开会的时候,悄悄在在他家的楼房后面,连着加盖两间小平房,可以让孩子们住进去。

然而刘伯承回来后大发脾气,对营房部的负责人批评道:“你们说我家人多,住房紧张。但是我一家人住着一幢小楼,一般的老百姓能有这个条件?我不能搞特殊!”

很快,他将这加盖的两间房,分配给了身边的工作人员居住。除此之外,他对自己的用车问题亦是十分严格。刘伯承在用车方面从不挑剔讲究,总是非常的节省。

那时候他用着一辆很旧的吉普车,车管部门为他的安全考虑,于是提出给他换一辆吉姆车。但是刘伯承坚决反对,说自己有车坐已经很好。

其实他很好坐车出行,平时都是走路。而且他还不允许家人和子女坐车,就连他的妻子汪荣华,每天上下班都是骑自行车。

有一回冬天,南京天气异常寒冷,晚上的时候下了很大的雪。当时汪荣华很晚的时候都没有回家,司机怕出事,于是就瞒着刘伯承把车悄悄开出去,然后从半路把步行的汪荣华接回来。第二天刘伯承知道,严厉批评司机不该私自出车。

刘伯承不但对自己和妻子严格要求,在教育子女方面更是坚持原则。他和妻子生了6个子女,早年就给子女们立下一条规矩:结婚以后,全部搬到自己的工作单位住,不允许住在家里!

对于父亲的这个决定,子女们也都理解他的良苦用心:虽然父母家中条件优越,而且还有各种优厚待遇。然而,这是党和国家为了照顾他们为革命所做的贡献而奖予的。所以孩子们各自成家后,不能继续沾父母的光,应该出去独立生活。自1970年开始,刘伯承的六个孩子先后结婚成家,逐渐一个个搬出家门,直到节假日的时候才能回家看看父母。

0 阅读:0
乐荷谈文化历史

乐荷谈文化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