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老人觉得孩子出生后腿都不直,甚至采用“捆腿”的办法使其变直,这个方法是否科学?相信现在很多妈妈都知道不可取,但是心里也不免害怕宝宝以后腿不直的问题,今天芽芽来跟大家说宝宝腿不直到底要怎么办?到底该不该干预呢?
婴儿出生后一般都是“O型腿”,这种情况可持续到2岁左右,这是因为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时,双腿一直处于盘曲的状态,这就使得出生后1-2年内,小腿都有些向外弯曲,这种情况是正常的,无需任何处理,随着孩子生长大约在1岁半-2岁时“O型腿”就会自然变直,这一过程称为“生理性膝内翻”。
“O型腿”变直后,随着生长发育,部分孩子又会慢慢出现“X型腿”,而且“X型腿”会逐渐加重,大约在3-4岁时最明显,之后随着孩子生长发育又会慢慢变直,在7岁左右时下肢的发育趋于稳定,这一过程称为“生理性膝外翻”,无须过度担心。
但下肢发育稳定后腿也不是完全直的,而是有平均6°的外翻,这是正常的,无论成人与儿童都有,通常女性比男性外翻要大一些。通过上面的介绍现在我们应该知道“生理性膝内翻”和“生理性膝外翻”是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正常的生理过程,而不是异常的表现!
如何判断宝宝是病理性的“O型腿”呢?
平日里,家长可以通过自测来判断宝宝是否真正存在O型腿或X型腿的问题——当宝宝睡眠或完全放松地躺在床上时,轻轻地将宝宝的双腿并拢,如果两个踝关节接触时,双膝关节间的距离超过了3cm,那么说明宝宝存在“O型腿”的问题,反之如果双膝关节接触时,两个踝关节之间的距离超过了3cm,那么宝宝就属于“X型腿”。
需要强调的是,O型腿和X型腿的形成和缺钙关系不大,虽然这两种腿型不同,但是都属于关节发育问题,特别是膝关节发育异常所致,和大、小腿骨本身的形状无关。至于过早地站立、学走或者让宝宝在大人身上蹦跳会导致这一问题尚无定论,但是这些行为确实会对宝宝的腿部造成损害。此外,严重的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也会并发O型腿或X型腿。
如果宝宝出现以下情况,应就医进一步检查。
2 岁以后还有O型腿;2 岁前或者 7 岁后有X型腿
任何年龄段,膝盖朝正前方,下肢并拢,双侧膝关节内测距离大于 6 厘米(需要考虑 O 型腿)
任何年龄段,膝盖朝正前方,下肢并拢,双侧踝关节内测距离大于 8 厘米(需要考虑 X 型腿)
发育过程中,有明显的双下肢长短粗细不一致或者姿势异常
预防宝宝出现O型腿和X型腿的最好方法就是顺应宝宝的自然发展规律,而不要进行过多的人为干预,过早站立、强行拉腿、绑腿、使用学步车等都会影响到宝宝的正常发育,更不要和别人家的宝宝比较,揠苗助长。
另外缺乏维生素D,容易导致快速生长的四肢长骨干骺端软骨和其他骨组织钙化不全,最终导致谷歌发育畸形和软化,形成X、O、K形腿等。适当的补充维生素D也是十分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