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琼华
郭沫若结婚时20岁,张琼华比他大2岁。是郭沬若父母订下的这位遵循“三从四德”的农家女,她厮守着昏暗冷清的空房,度过了孤寂的一生。郭沫若称那房间为“受难的新房”。
现在,郭沫若故居中的这个房间,依照民国初年的原样陈列着,一如当初的雕花木床,麻纱蚊账,方形枕头和其他物饰,向参观者诉说着当年的凄清。从张琼华的照片来看,虽然长得不很漂亮,但绝不是鼻孔朝天。那“露天的猩猩鼻孔”一词,恐怕是郭沫若不满于包办婚姻的夸张之笔。
深受封建社会“从一而终”传统道德熏染的张琼华,从进了郭氏家门,便认为生是郭家的人,死是郭家的鬼,始终怀念着郭沫若,不时在公婆给郭沫若复信时,捎上她的信,告以家乡的情况和自己的生活起居等。她还到峨眉山万年寺普贤菩萨面前烧香,祈求菩萨保佑郭沫若平安无事,早日归来。
1939年初,郭沫若回到阔别27年的故乡探亲。当时母亲已逝,老父病重,张琼华承担了大部分的家务事。郭沫若对此非常感激。他拜过父兄长辈后,对张也要行跪拜礼。张琼华慌忙制止了。她见丈夫做了大官“衣锦还乡”,高兴得不得了,喜滋滋地说:“普贤菩萨灵验,终于保你荣归故里,我们一起上山还愿吧。”郭沫若认为那是迷信,婉言谢绝,而是书写了一幅条屏赠给她,感谢她20余年辛苦奉养郭父母的辛劳。张琼华欢喜地收下了。
郭沫若和于立群全家福
1939年7月,郭沫若父亲郭朝沛病逝。郭沫若带着妻子于立群和儿子汉英,星夜从重庆赶回沙湾料理父丧。张琼华主动将自己的房间给郭和于住,自己另搬他室。她特地做了郭沫若最喜欢的家乡菜南瓜蒸肉,生怕天热隔夜变味,用竹篮吊到井中降温。当郭沫若闭门撰写《先考膏如府君行述》和《祭父文》时,张琼华热心侍候灯火、茶水。听说于立群喜欢吃鲜鱼,她就买来亲自烹调,看到郭沫若和于立群吃得很满意,她也高兴地笑了。她很喜欢汉英,常常逗他玩,有时还带他上街去。丧事完毕后,张琼华送郭沫若和于立群到乐山城肖公嘴岷江畔乘水上飞机回重庆,直到飞机消失在远方,犹不舍离去
张京华心中依然装着郭沫若。她把郭的像片挂在自己的房间里,将郭小时候的课本、作业簿、毕业证书、诗稿墨迹,以及从日本寄回来的几十封信,完整无缺地保存下来了。1978年底,当乐山市文管所的同志向她征集时,她无私地奉献了出来。这些体现郭沫若早期生活和思想的珍贵资料,经有关部门整理注释,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这就是《郭沫若少年诗》和《樱花书简》两本书。我们今天能看到这两本极有价值的书,应当衷心感谢这位慈祥而细心的老人。
解放后,张琼华由沙湾搬到乐山城里安度晚年,由她的一位侄儿照料。郭沫若按月寄来生活费。1963年,她到北京看望担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郭沫若,郭沫若亲切接待,并让于立群陪她游览名胜,选购衣物。
1978年6月,郭沫若逝世了,亲友们向她隐瞒了这一噩耗。她的生活费改由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汇来。老人似乎觉察到了这一变化。但她什么也没有问,什么也没有说,依然默默无闻地度日,常常搬条板凳坐在门口,呆呆地观看往来车辆和行人,以此来打发那寂寞的时光。
在郭老逝世一周年的时候,首届郭沫若学术讨论会在乐山举行。专程从北京来参加讨论会的郭老和于立群的女儿郭庶英、郭平英特地去看望张琼华,亲热地拉着她的手喊“妈妈”。她连连点头,高兴得老泪纵横。她婚后5天成弃妇,守活寡68年,89岁终圆母亲梦。结婚到郭沫若回家探亲、奔丧,到她的北京之行,在长达67年的时间里,她跟他见面的日子累计只有一百天左右,在一起住的时间不足五天,这一可悲的事实决定了她不可能有子嗣。现在,老迈龙钟的老太太第一次听到有人喊她作“妈妈”,此时此刻,那种凄凉而又欣慰的感受,自然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
1980年6月,张琼华溘然长逝,享年9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