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沬若与于立忱、于立群姐妹的爱情

文化愿补不足 2024-11-03 01:23:36

郭沬若与于立群

郭沫若与于立群成为夫妇,可以说是姐姐于立忱种下的情谊,于立忱女士曾任过《大公报》记者。她平时尤其爱读郭沫若的著作。读他的书,想起他的学识渊博,进一步经常请教,师生之间逐步产生了情谊。

北伐时代的郭沫若,戎马空惚,运筹帷幄,很受世人尊敬。特别是北伐成功后,蒋介石背叛革命,郭沫若义愤填膺,勇敢地写了《请看今日之蒋介石》的讨蒋檄文。于立忱更加钦佩郭沫若人格之伟大,不但崇拜,还产生了爱慕之情。同时,郭沫若也感觉于立忧是一个爱国女士,志向非凡,相互间在精神上是爱慕之情的,但郭沫若想到自己已有眷属,只得忍痛割爱。

于立忱

1934年,于立忱任《大公报》记者时,因患肺病去日本就医,于以异国同乡关系常去访问郭沫若,郭沫若当然热情接待。1936年,郁达夫去日本访问郭沫若,郭还约请郁达夫到东京郊区去访问于立忱。于做了丰盛酒饭招待客人。席间于、郭题诗为乐,于以“风筝”为题先写出一首:

碧落何来五色禽,长空万里任浮沉。只因半缕轻丝系,辜负乘风一片心。

格调郁郁而不平,郭沫若玩味不已,立即和诗一首,改题为“断线风筝”:

横空欲纵又遗擒,挂角高瓴月影沉。安得姮娥宫里去,碧海晴天话素心。

真是情真意切,委婉动人。这说明他们二人心底里蕴藏丝丝的想思。

同年,于立忱被迫回国,因为于立忧在日积极参加爱国活动。《大公报》的总编张季鸾去信叫于不要参加,并令即回国;否则,她在日本的一切医疗费用不予报销,于立无奈只得回国。

对张季鸾,于立忱很伤脑筋。张季鸾在这之前很看得起于立忱有才有貌,曾经一度追求,被于立忱婉言谢绝。但张痴心不变,多次进攻,于立忱芳心不动,这次迫使于立忱回国是另有用心的。

1937年,忽又有人制造谣言,说郭沫若在日本将要当“汉奸”。消息传到上海,于立忱痛心疾首,肝肠欲裂。她在思想上反复考虑:郭沫若人格伟大,秉性刚直,不会当汉奸;但又想到倘若不从,则只有一死。她反复思量,凶多吉少,弄得这个爱国多情的女士柔肠寸断。这时,张季鸾不知内情,还在爱情上进攻,于立忱更为伤感。在这种情况之下,她自顾无容身之地,最后只得以死来控诉。于立忱在“七七”事变前两月自缢而死,遗言说:“如此国家,如此社会,如此自身,无能为力矣!”

郭沫若全家福

由于上述原因,1937年8月郭沫若从日本回到上海。听说于立忱自缢而死,不胜悲痛。在上海会见于立群时,对于立群怜而友之,并无其它。后来中日战争愈加激烈,郭沫若之老友杜国力劝他重新安个家,其理由是:中日战争不知要打到何年何月,在日本的眷属不知何日才得团圆。后来又特地把于立群介绍给他。郭沫若回忆往事,追念于立忱之前情,遂愿意与于立群结为秦晋之好。

0 阅读:2

文化愿补不足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