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11月初的一天,上海《民国日报》同时登出两则引人注目的启事:一是《杨之华与沈剑龙离婚启事》,二是《杨之华与瞿秋白结婚启事》。这在当时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
过了几天,就在苏联十月革命纪念日那天,瞿秋白和杨之华正式结为伉俪。在这幸福的日子里,秋白深情地赠给杨之华一枚别针,他在别针后面亲笔铐刻着:“赠给我生命的伴侣。”有意思的是,杨之华原来的丈夫沈剑龙送来了自己的六寸半身照片:他剃光了头,身穿袈裟,手捧一束鲜花,旁边题了“鲜花献佛”四个字。含义是:他钦佩秋白,愿以鲜花献佛之心成全秋白与之华的结合,而他的举动是难以被凡夫俗子所理解的。望着此情此景,充满着甜蜜而又苦涩复杂心情的之华,回忆起这段罗曼谛克的往事。
瞿秋白与杨之华
杨沈两家是世交,沈剑龙又是之华哥哥的同学。他们在幼年时,两家父老就结成了儿女亲家。之华二十岁嫁到了沈家。剑龙相貌出众,通晓诗词,爱好音乐:但他不耐烦农村的单调,沉溺于上海十里洋场,乐不思蜀。渐渐地,他们之间产生了分歧。之华生下女儿独伊,到上海寻找剑龙,说服他回心转意。怎奈无效,他们只好分道扬镳。
当时瞿秋白是上海大学的哲学教师,他知识渊博,讲起课来旁征博引,同学们很喜欢听他讲课。秋白的爱人王剑虹,是之华的同学,她多才多艺,美丽端庄,可惜和秋白结婚水平年,就因肺病渣然早逝了。秋白十分悲痛,共同的理想和不幸遭遇,使秋白和之华接近了,他们互相慰藉着受伤的心灵。当之华意识到秋白爱自己的时候,她悄然离校,躲避到母亲家里。因为她还是有夫之妇,尽管他们夫妻之间已名存实亡。
没想到,秋白暑假里,竟找到浙江萧山的杨家。之华左右为难。敏感的哥哥理解妹妹的心情,立刻把沈剑龙请来作陪。聪明的剑龙十分钦佩秋白,他自感秋白比自己高雅,所以和秋白一见如故。他们三人如知心朋友一般,一同来到沈家,先在书房,后来在花园里推心置腹地各诉衷肠。谈了两天,然后,秋白又把他俩接到常州住处。之华后来对她的好朋友李文宜说:“你会想不到秋白的生活是那么穷困。一间斗室,家徒四壁,连一张椅子也没有,我们三人只好坐在一条破旧的棉絮上,谈呀谈,终于谈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来,真滑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