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元顺帝下诏讨伐王保保,徐达乘势攻克燕京

聊聊历史 2023-03-19 12:08:06

1368年,元顺帝下诏讨伐王保保,30万元军即将进行内战,而徐达、常遇春的25万兵马已经杀向中原,明军如入无人之境。

“开局一个碗,建立大明江山”,朱元璋能在元末群雄混战中笑到最后,除了拥有比刘秀、李世民更强的手腕,也跟元朝内部纷争有关。朱元璋北伐时,元顺帝还想着消灭王保保,这位元朝最后的名将与希望。

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并最终统一中原,击败漠北、西域、辽东诸侯王,主要依靠力量是世侯“汉军”,而不是蒙古骑兵。忽必烈继承汗位,本身就违背“草原习俗”,支持他的蒙古骑兵并不多,也就阿术麾下的数千人而已。

1351年,“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红巾军攻势凌厉,元军不堪一击。此时,地主纷纷组建“义军”,成为元朝的支柱:答失八都鲁、孛罗帖木儿父子;察罕帖木儿、王保保父子;李思齐、张良弼、张良臣、孔兴,都是风云人物。

地主组建的“义军”,除了消灭红巾军,还争夺势力范围,孛罗帖木儿控制河北、山西;察罕帖木儿父子控制河南;李思齐等人则分割关中。1362年,察罕帖木儿在山东被田丰刺死,王保保接管兵马,实力在元末各路诸侯中首屈一指。

王保保、孛罗帖木儿为了争夺势力范围,长期进行混战;王保保跟李思齐,也是不断厮杀,打得不亦乐乎。军阀内斗的同时,皇室内部也分化:元顺帝拉拢孛罗帖木儿,奇皇后、太子爱猷识理达腊依靠王保保,双方明争暗斗。

1363年,太子排挤元顺帝舅舅老的沙,迫使其逃到孛罗帖木儿处避难,元顺帝则密令孛罗帖木儿保护国舅。太子不服,下令王保保出击,孛罗帖木儿直奔京师而来,太子惶恐安,交出亲信搠思监、朴不花,然后逃离京城。

太子越想越生气,回到京师后,又让王保保攻打孛罗帖木儿。王保保集中十万兵马坐镇冀宁,摆出决战架势,孛罗帖木儿避实就虚,闪击燕京。太子战败,逃到王保保军营,孛罗帖木儿进入大都,处理政务。

太子让王保保扮演郭子仪,支持自己称帝(唐肃宗灵武即位故事),王保保没有答应,双方关系出现裂痕。1365年,王保保出兵燕京,孛罗帖木儿战败,又跟元顺帝闹僵,被皇帝派人刺死。

王保保获胜,率兵护卫太子回京,奇皇后、太子则让王保保带兵入京,逼迫元顺帝退位。王保保以大局为重,没有答应,在城外30里遣返军队回太原,只带着十几人入京,太子更加恼火。

入京后,王保保被授予左丞相、太傅、河南王,负责政务,却很尴尬。蒙古贵族看不起王保保,因为他不是“正根”,只是察罕帖木儿的养子。再则,元顺帝、太子对他也不满意,王保保觉得没意思,干脆请求外出带兵,远离政治斗争漩涡。

王保保外出,元顺帝很高兴,让他担任天下兵马大元帅,节制各路诸侯,率大军南下消灭朱元璋。但是,王保保压根没打算南征,他在徐州与徐达小规模交战失败后,便率兵返回河南,向关中的李思齐、张良弼、张良臣、孔兴等调兵,想借此机会吞并他们的兵马。

李思齐大怒,直言:“当年跟你父亲一起起兵,他还要向我敬酒。你这乳臭未干的小子,居然向我发号施令”。李思齐联合关中诸侯,调集各路兵马,出潼关与王保保交战,“大战百余场,不分胜负。”

1367,元顺帝派使者去劝说,希望王保保不要内战。王保保不满意,当即斩杀使者,继续西征关中。李思齐不甘示弱,在含元殿与诸侯会谈,出兵20万,据守潼关,准备决一死战。

王保保不听调遣,李思齐也是如此,元顺帝更加生气。此时,白锁住、也速、沙蓝答儿、貊高等将领叛变王保保,投靠朝廷。元顺帝抓住机会,废除王保保的官职,并让他南下“肃清江淮”,双方矛盾白热化。

1368年,王保保无法容忍,回到太原后杀光朝廷官员。元顺帝暴跳如雷,当即下令包括李思齐在内的诸侯,立刻讨伐王保保。此时,30万元军磨刀霍霍,在局部地区已经厮杀起来,王保保与貊高、关保等“叛徒”在河南血战。

王保保消灭“叛徒”后,立刻西征,准备决战李思齐。此时,徐达、常遇春的25万大军已经渡过黄河,夺取山东、河南,王保保弟弟脱因率领的5万骑兵被消灭,冯胜进逼潼关,元朝震动。

大敌当前,元顺帝与王保保和解,恢复他的官职,并下令“勤王”,让他火速护卫京师,与徐达在燕京城下决战。王保保担心去燕京被剥夺兵权,且徐达的主力就在那里,觉得胜算不大,便留在太原,按兵不动。

冯胜夺取潼关后,明军已经从西面、南面、东面取得优势,元顺帝心灰意冷,带着家属连夜逃离燕京,元朝灭亡。接着,徐达、常遇春挥兵西征,与王保保争夺山西;王保保则按照元顺帝的指示,越过雁门关,杀向燕京,试图收复京师。

徐达为人精明,他没有救援燕京,而是杀向太原,摧毁王保保的基地。王保保大惊失色,火速回援,在太原郊外与徐达对决。徐达采取夜袭战术,王保保猝不及防,只穿着一只鞋子,带着18位骑兵逃走,其余4万精兵全部成为俘虏。

这4万骑兵,是王保保的精锐所在,许多都是蒙古骑兵。徐达俘虏这帮人,明朝的骑兵战斗力顿时猛涨,此后王保保屡次战败,在定西差点被徐达全歼,无奈退回漠北草原,原因就在这里。

参考书目:《明史》

1 阅读:29
聊聊历史

聊聊历史

品味历史,获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