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史:杨秀清不识字,没读过兵书,却用兵如神

聊聊历史 2023-03-21 09:00:34

无坚不摧的八旗铁骑,在“烧炭工人”杨秀清面前不堪一击,东王的军事能力可以与胡林翼、左宗棠掰手腕,比曾国藩厉害,是时代成就了杨秀清。

一、摧毁两大营之战,见证杨秀清卓越的军事能力

1851年,金田一个小村庄,爆发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不到2万的太平军在杨秀清率领下,很快就杀向南京,用时2年2月。3年时间不到,清朝80万大军,居然让杨秀清杀到南京,夺取帝国半壁江山,着实不可思议。

杨秀清的军事能力有多强?李秀成自述:“不知天意如何化作此人”。曾国藩则说他是“少有的贼寇,乌合之众可以燎原”,也是惊叹万分。在此,我们以连克江北大营、江南大营之战,了解下杨秀清的军事才华。

1853年3月,太平军杀入南京,清朝旋即在南京、镇江、扬州郊外组建江北大营、江南大营,围困太平天国。那么,这“两大营”究竟有多厉害呢?清朝的精锐士兵,都集中在这里。

江北大营,主帅是琦善、胜保、陈金绶,麾下兵马2万,主要是北方八旗、绿营组成,他们曾经是拱卫京师的劲旅。

江南大营,是重头戏,湘军崛起之前,清朝最精锐的骑兵、步兵、水师,全部在里面。江南大营主帅向荣、和春、张国梁、冯子材、虎嵩林、邓绍良,都是一等一的悍将。

向荣,帝国的希望所在,曾国藩只是炮灰,向荣才是咸丰的寄托。负责给江南大营提供粮草、饷银的,则是江苏巡抚吉尔行阿,他是清朝八旗内部少有的开明人士,主张与西洋往来,组建近代化武装力量。

江南大营、江北大营,巅峰时代总计兵力10万,还有广东的“红单船”水师协助,是太平军的劲敌。“红单船”水师封锁江面,断绝南京粮食运输线,太平天国除了王爵,其余都得喝粥,以缓解粮食饥荒。

江北大营、江南大营围困天京,曾国藩、胡林翼的湘军则攻打长江上游,太平天国面临两线作战的局面。其中,江南大营的威胁最大,稍有不慎,南京全城将士就得饿死,杨秀清头疼不已。

1856年,杨秀清协调各路兵马行动,在安徽、江西、湖北同时发起进攻,又佯装攻打皖南,挺进浙江,引起了清朝的恐慌。江浙财税,占据帝国收入的一半以上,如果落入太平军手中,后果不堪设想。

为了阻止杨秀清进入浙江,咸丰下令向荣分兵拦截。此时,杨秀清立刻组建秦日纲军团,又从庐州调回兵马,进攻镇江,击败吉尔杭阿的围城部队,斩杀八旗一千余人,解除镇江之围。

镇江战役打响时,江北大营分兵南下救援,杨秀清让周胜坤牵制他们,旋即派秦日纲北上,与陈玉成、李秀成一起摧毁江北大营。太平军杀到扬州,向荣也很担心,派张国梁率兵抢占浦口,阻止太平军渡江。

张国梁抵达战场之前,秦日纲已经夺取高资,全歼吉尔杭阿军团,迫使其开枪自尽而亡。张国梁没了依靠,力量不足,不敢攻击太平军。张国梁分兵,杨秀清抓住机会,立刻攻击向荣总部,发起摧毁江南大营之战。

太平军连日作战,疲惫不堪,秦日纲、陈玉成、李秀成都不愿意打,希望休整一段时间,并进入南京劝说东王。杨秀清恼羞成怒,直言:“谁敢异议,直接拉出去砍了,就这么定了。”

江南大营根基雄厚,杨秀清为了稳妥起见,把正在江西作战的翼王石达开军团调回来,与秦日刚夹击向荣。混战中,双方不分胜负,都损失惨重。杨秀清关键时刻派韦昌辉杀出,夜袭向荣营垒;张国梁救援不及,清军全线溃败,跟着向荣逃到江浙。

连续摧毁江北大营、江南大营,打残了清朝南方军团主力,曾经无坚不摧的八旗铁骑,败给了东王。如此,天京解围,太平天国达到了军事上极盛时期,八旗惨败,湘军被分割包围,局势一片大好。

石达开、秦日纲、陈玉成、李秀成都不愿意打,对摧毁江南大营缺乏信心,但杨秀清看到了向荣的弱点,及时把握机会,终于取得胜利。由此可知,杨秀清确实厉害,没了杨秀清策划全局,后来石达开就玩不转了。

二、时代成就了杨秀清

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杨秀清,一个烧炭工人出身的贫民,上山砍柴时还弄伤了一只眼睛,却是不世出的军事天才。纵观太平天国战争,能和杨秀清掰手腕的,估计只有胡林翼、左宗棠。

曾国藩也很厉害,但几乎都是被杨秀清压着打,几次投水自尽未遂。胡林翼重新改组湘军后,以步兵、骑兵、水师协同作战,执行“堡垒战术”,才能跟杨秀清掰手腕。可惜,杨秀清死于天京事变,双方没分出胜负。

那么,杨秀清的军事才华,究竟从哪里来呢?他是跟谁学习呢?杨秀清没上过军事院校,也没追随“名将”作战,他没读过书,连《孙子兵法》都看不懂,却能总结出《行军总要》理论著作,只能说是天才。

杨秀清成长的环境,是诞生军事家、名将的土壤。土客之争、天地会起义,这是培养将领的天然场所。广西贫穷落后,但土客矛盾尖锐,双方经常相互厮杀,为了保护自己财产、生命,他们组建队伍,一致对外。

杨秀清是客家人,经常跟本地人打斗,对作战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客家人,就是一个“准军事组织”,对抗本地人的同时,也要应付官府,故而每个人都练就一身本领。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秦日纲、韦俊等猛人,都是客家人出身,在土客械斗中成长起来。

土客之战,杨秀清练就了一身本事,对打仗有所了解。天地会活动,无疑给杨秀清注入了军事能量。清朝时期,两广、湖南是天地会的天下,他们打着“反清复明”旗帜,经常跟官兵厮杀,在实战中锻炼军事技能。

太平天国早期,拜上帝教活动之所以不被清朝发现、重视,与天地会“掩护”分不开。拜上帝教、天地会虽然有分歧,但可以结成同盟,一起对付清兵与地方武装的袭击,他们多次并肩作战,杨秀清受益颇深。

天地会活动频繁,注定要诞生出名将,因为他们都有实战经验,比起腐朽不堪的八旗、绿营,天地会无疑就是劲旅。晚清近代,为何广西、湖南名将如云,军事家也不少,与天地会活动关系密切。

天地会首领,有些参加太平军、有些投奔清军,无论在哪一个阵营,他们都是顶梁柱。罗大纲,太平军首席悍将,就是天地会。张国梁、冯子材,“江南大营”的天之骄子,也是天地会。刘永福将军,横扫法军,还是天地会。

湘军阵营,野外作战能力最强悍,是鲍超的“霆军”,主要成分还是天地会。后来清朝饷银不及时发放,“霆军”多次哗变,让朝廷很头疼。1865年,黄矮子率8千“霆军”在湖北哗变,南下投奔太平军,沿途清军无法阻拦。

广西土客矛盾尖锐,彼此相互攻杀,又是天地会的总部所在,杨秀清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具备了成为军事家的条件。再则,杨秀清可以“天父下凡”,牢牢控制太平军,指挥非常灵活,故而百战百胜。

杨秀清崛起时,八旗、绿营早已没了昔日威风,而早期太平军将士,几乎都是从土客械斗中成长起来,或者出身天地会,其战斗能力、战斗意志都是一流。加上信仰拜上帝教,受到“天父”杨秀清的鼓舞,自然是无坚不摧,很快就从金田一个小村庄,杀到清朝第二大城市南京。

社会环境,是杨秀清最好的“老师”,让他成为军事家、名将,所谓“时势造英雄”就是这个意思。纵观历史,无师自通的名将很多,他们没有跟谁学习,但打仗起来却非常厉害,并成为时代的姣姣者。

例如,西汉的韩信、明朝的徐达、常遇春、李文忠、蓝玉、傅友德,他们没有看过兵书,却都是当时首屈一指的名将。尤其是明朝初年的将领,他们刚结束放牛的生涯,拿起武器上战场拼杀,就能压着蒙古兵打,用兵游刃有余,确实了不起。

参考书目:《太平天国史》

2 阅读:279

评论列表

织女坐星系

织女坐星系

2023-03-21 16:57

杨秀清只能当总参谋长,指挥部队作战[得瑟]其他啥都行,杨秀清是活活把它自己搞死

聊聊历史

聊聊历史

品味历史,获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