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8月23日,新疆115个房地产“白名单”项目获银行授信金额(含展期,下同)共83.32亿元,授信项目中89个项目获得商业银行实际贷款51.08亿元。
今年以来,新疆按照“5+5”条件先后筛选推送3批次房地产项目“白名单”,重点支持销售达到一定比例的在建已售未交付商品住房项目,推动房地产开发企业和金融机构精准对接、融资落地。
“五个条件”分别为:
项目处于在建施工状态,或虽短期停工,但资金到位后可实现复工并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项目有与融资额度基本匹配的抵押物;
确定一家意向主办银行,确保资金封闭运行、专款专用,保障项目建设交付;
预售资金未被抽逃挪用,或虽被抽逃挪用但已追回;
已制定贷款使用计划和项目建设交付计划。
“五项标准”包括:
项目已取得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
项目资本金到位;
项目本身存在实际融资需求;
项目剩余货值能够覆盖增量融资;
项目公司不存在破产重整、查封冻结、重大违法违规行为、逃废金融债务等问题。

正在建设中的翡丽雅境项目。该项目入选乌鲁木齐市第一批房地产项目“白名单”,已获得交通银行人民路支行贷款2亿元(资料图片)。黄毅摄
日前,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10个厅局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自治区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提出,扩大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成效,推动符合“白名单”条件的房地产项目“能进尽进”。要求各地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支持引导商业银行按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做好对地方国有企业自主决策以合理价格市场化收购房地产企业股权或项目公司股权、收购项目资产的融资支持;督促指导金融机构建立绿色通道,适度下放审批权限,优化贷款审批和发放流程,在准入、评级、授信、贷后等方面单独管理,可单列授信额度,对符合贷款条件的“白名单”项目应贷尽贷。
来源:石榴云/新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