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大哥大”家的三兄弟,绝大多数都是这个习惯养出来的!赶紧改

紫蓝评健康 2023-08-03 06:49:00

有这么样一种癌症“大哥大”,它不是单一的某一种癌症,而是由食管癌、胃癌、肠癌等多种较为常见的癌症统称——消化系统癌症。

很多人总说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就患上了消化系统癌症,而且到了医院一查就是晚期,简直就是痛不欲生。

这种癌症在我国的发病率持续上升,且呈现中低龄化趋势,其死亡率也居高不下,全国一年因癌症死亡的人中,50%可能都是因为它。

值得一提的是,消化系统癌症发病隐匿,大多数患者被发现时已是中晚期,5年生存率甚至不足20%。今天,小康妹儿就来好好给大家讲讲,关于消化系统癌的可怕之处。

导读

1、消化系统癌症包括三类癌症,危险很大

2、消化系统癌症高危人群特点,应做哪些检查

3、一种饮食方法,让你远离消化系统癌症

肠癌、胃癌、食管癌

共同组成癌症里的“大哥大”

“消化系统癌症”是食管癌、胃癌、肝癌、肠癌等较为常见的癌症类型统称。

1

肠癌——隐匿的“定时炸弹”

大肠癌也叫结直肠癌,是中国五大癌症之一。根据数据显示,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仅有12%左右,但如果能够做到早筛查,早期结直肠癌的5年生存率超过90%。

根据数据统计,男性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高于女性,此外,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会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加。

当出现以下症状时,可能是结直肠癌的信号:

排便改变

当出现腹泻、便秘交替发生,同时伴随便血和黏液时,可能是结直肠癌发出的信号。

除此之外,若大便的颜色呈黑色或柏油状,则提示消化道出血严重,可能已经癌症中晚期了。

中下腹部疼痛

可能会出现持续性腹痛,疼痛部位多在中下腹部,程度轻重不一,多为隐痛或胀痛。

2

胃癌——从胃病到胃癌,有5大征兆

当你出现胃疼、烧心这些症状时,是否担心过胃癌来“敲门”?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胃癌每年新发病例约为68万例,占全球病例的一半左右。

临床发现,近65%的胃癌患者,发病前有4年以上的胃病史。胃癌早期症状并没有特异性,容易与胃炎、胃溃疡等常见胃病相混淆。如果胃病患者出现以下5个症状,可能是向胃癌恶化的征兆,需要引起高度警惕。

胃疼:变得毫无规律

无论是胃炎还是胃溃疡,发病时的腹痛都有自身特点。一旦疼痛变得持续且毫无规律,就应警惕癌变的发生。

烧心反酸:反复出现

“烧心”是指发生在胸骨下部附近,也就是常说的“心窝”处烧灼感,主要是由于胃中食物“跑”到食管导致的。“反酸”是指胃内容物经食管反流到口咽部,口腔感觉到酸性物质。

体重:快速下降

如果短期内身体发生急剧恶变,机体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出现吸收障碍,体重会快速下降,体形有明显的消瘦,且吃药也完全无法缓解病情,这就可能是癌变信号。

肿块:坚硬、疼痛

胃病患者要多留意腹部情况,如果在心窝摸到质地坚硬、挤压疼痛的包块,就需要格外警惕是否为癌。

大便:黑色且原因不明

如果胃溃疡患者无征兆地出现黑便,或者大便一直带血,就要警惕是否恶变了。

3

食管癌——“趁热吃”或是致病元凶

很多人在生活中都喜欢“趁热吃”,觉得热热的食物吃下肚后,全身都会暖和起来。殊不知,这样也很容易导致食管癌。

食管癌最爱热的东西,高于65℃的饮食会烫伤食管粘膜,长期持续进食过热的食物和液体,持续性的刺激就很容易导致食管粘膜发生病变,导致食管癌。

值得一提的是,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已经将65 ℃以上的热饮列入了2A类致癌物,即对人很可能致癌的物质。

一般来说,早期食管癌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症状。但是当出现吞咽困难、声音嘶哑、胸骨后疼痛等症状时,就要警惕!这些症状可能是食管癌找上门的信号。

远离消化系统癌症

试试这样吃

除去遗传等内在因素,既然多数消化道癌症都与饮食相关,因此也可以通过调整饮食来减少相关癌症的发生。

那么什么样的饮食模式,能够帮助我们远离消化系统癌症呢?不妨试试这种“江南饮食”。

江南饮食有如下特点:

1.提倡增加粗粮,减少精米精面;

2.推荐植物油,低温烹饪;

3.增加白肉、减少红肉,推荐豆制品;

4.蔬菜多多益善,保证适量水果;

5.推荐适量坚果、奶类;

6.强烈推荐蒸、煮、涮的烹饪方式。

想要学习江南饮食模式,不妨试试以下这些方式:

1

适当吃些粗粮、豆类

小米、燕麦、玉米、高粱、荞麦、各种豆类等都是不错的选择。推荐食用杂粮饭,例如白米搭配黑豆、荞麦或者高粱、玉米、燕麦等,可以有效进行氨基酸互补。

2

饮食少油少盐少糖

摄入过量的油脂、盐、糖等,会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健康成年人每天烹调油摄入量不超过25克,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

3

用白肉代替部分红肉

大部分人的食肉习惯还是以吃红肉为主,适量食用红肉对人体有益,但过量食用则会导致多种疾病。建议每周食用红肉不超过三次,并尽量以鱼肉或鸡肉、鸭肉等白肉替代。

4

每天一斤蔬菜,半斤水果

此外,一定要培养多吃新鲜蔬果的习惯,按照膳食指南要求,蔬菜摄入量大约为0.6~1斤/天,其中深色蔬菜应占一半,水果200~350克/天。此外,尽可能选用应季的蔬菜和水果。

5

坚果、奶制品做零食

牛奶和坚果作为零食,是非常好的选择。坚果当中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坚持适量食用有助于机体健康。 乳类食品当中的营养成分齐全且比例适宜,是一种消化吸收率很高的食物,是膳食当中蛋白质、钙、磷、维生素D、维生素A、以及维生素B2等营养素的重要来源。

6

烹饪方式多蒸煮、少煎炸

除了食物的选择,在烹饪方式的选择上,建议多蒸煮、少煎炸。清蒸、水煮等烹饪方式,既保持了食物的原汁原味,还能控制油、盐、糖等,营养又健康。

消化系统癌症高危人群

一定要做好这几类检查

小康妹儿替大家总结了消化系统癌症的高危人群,赶紧来对号入座,看看自己有没有“中招”!

1、肠癌

高危人群

1、有结直肠癌家族史、患有炎性肠病的人群

2、患有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的人群

3、肥胖人群

4、吸烟人群

5、喜欢吃红肉和加工肉类,喜欢大量饮酒

检查方式

以上人群建议每1-2年做一次便潜血检测、肠镜、肛门指诊检查。

2、胃癌

高危人群

1、有长期胃病史的人群

2、患有慢性胃炎、胃溃疡的40岁以上者

3、接受过胃部手术的人群,残胃易形成胃癌

4、家族里有直系亲属为胃癌患者的人群

5、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

检查方式

以上人群建议每1-2年做胃镜检查

3、食管癌

高危人群

1、长期服用过热、过硬食物,爱吃腌制食物

2、有上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反酸和进食不适等症状

3、有食管癌家族史

4、患有食管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如食管息肉、Barrett 食管和反流性食管炎等

5、长期抽烟

6、进食速度过快

检查方式

以上人群建议每1-2年做胃镜检查

小康妹儿再次提醒,面对癌症,一定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尤其是对于癌症高危人群来说,一定要筛查及早期发现、早期诊治可以显著降低消化系统癌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癌症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它的忽视。大家都要爱护好自己的身体,定期检查,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哦~

1 阅读:549
紫蓝评健康

紫蓝评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