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庆馀是唐代一个不太出名的诗人,生卒年不详,名可久,越州(今浙江绍兴)人。使他当时声名大震和被后人所知的,是他和张籍的两首问答诗。
宝历初年,正往京城赶考的朱庆余,在途中跟著名诗人张籍有幸邂逅。张籍(约767-约830年),字文昌,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时任水部员外郎,诗名很大,时称“张水部”。朱庆馀就是张籍的一个诗歌崇拜者,在写作技巧风格上向张籍学习很多。两人相遇交谈,张籍对朱庆馀的才学很欣赏,让朱庆馀把自己的作品拿来看看。朱庆馀很激动,从书囊中搜索出26篇诗文呈献给张籍。张籍不及细看,把它们带上,就与朱庆馀分手了。
唐代进士考试不封卷,考生名字露在试卷上。主考官评判时,除了看考生的应答文字外,还要参照考生在社会上的名望和品行。名望和品行如何判定?关键就要看有没有名流贵人推荐了。这样就形成一个风气,读书人考进士前,要将自己的作品呈送给政要或名宿,请其点评推荐,这叫作“行卷”,又叫“干谒”。朱庆馀向张籍呈赠作品,用意即如此。
张籍回去看了朱庆馀的作品,的确不错,向很多同僚推荐赞扬,朱庆馀的名气在上层圈子里一点点大了起来。另一方面,交过了诗文稿不明情况的朱庆馀,心里感到不踏实,不知张籍会怎样评价自己的作品,凭自己的水平能不能在即将参加的科考中脱颖而出,越想越忐忑,索性提笔写了一首题为《闺意》的七言绝句,再把它呈给张籍来探探口气。全诗为: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画眉深浅入时无?(图片来源网络)
洞房里昨夜花烛通明,等待拂晓拜公婆讨个评价。打扮好了先轻轻问一声郎君:我的眉画得浓淡可合时尚?全诗以“入时无”三字为灵魂,这无疑是朱庆馀探问自己用心写就的诗文是否合适。
张籍看了朱庆余这首用婉转手法写就的诗作,寓意自明,不觉笑了。有意思的是,张籍沉吟半晌,也同样用美人来比拟考生,以委婉的手法来回答着朱庆馀的询问: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把朱氏比作越州镜湖的采菱女,不仅长得艳丽动人,而且还有绝妙的歌喉,这是身着贵重丝绸的其他女子所不能比拼的,暗示朱庆馀不要再为这次考试担心了,像你这样有水平的考生,试官一定会青睐有加的。朱氏问的巧,张籍答的妙,可谓珠联璧合,千古佳话,流誉诗坛。
一曲菱歌敌万金 (图片来源网络)
事情发展果然不出所料,敬宗宝历二年(826年),朱庆馀一举考取了进士,后官至秘书省校书郎。朱庆馀还有一道《宫中词》,也写得清新巧妙,流传很广: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
张籍的诗歌成就更高一些,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 张籍最佩服的诗人是杜甫,曾把杜甫的名诗抄好,再一页一页烧掉,然后将烧烬的纸灰拌上蜂蜜,然后全部饮服下去,自言:“今吾肝肠从此改易!”真是爱杜诗爱到了极处。他的诗作内容也颇多反映当时社会现实,表现了对人民的同情。张籍和孟郊、韩愈、白居易都有交往,互有唱和。韩愈曾写过一篇《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当时张籍正患眼病,看不清东西,接受了此诗,就对人自称“草色遥看近却无”。孟郊则称他为“穷瞎张太祝”,因为张籍虽然为官多年,但一直家境清贫。
中唐藩镇势力发展强大,各地藩镇用各种手段,勾结拉拢文人和中央官吏。平卢淄青节度使李师道,当时权势炙手可热,对张籍表示欣赏,愿给予重用。而张籍一向拥护中央权威、反对藩镇分裂,于是写了著名的《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作为回复。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恨不相逢未嫁时 (图片来源网络)
你知道我已经有了丈夫,还要赠送给我一对明珠。我心中感激你的缠绵情意,把明珠系在红罗短衫上。我家的高楼就连著皇家的花园,我的丈夫拿著长戟在皇宫里值班。虽然知道你是真心朗朗无遮掩,但我侍奉丈夫发誓要生死共患难。归还你的明珠我两眼泪涟涟,遗憾没有在未嫁之前遇到你。此诗通篇运用比兴手法,委婉地表明自己的态度。表面上看完全是一首抒发男女感情的诗,骨子里却是一首拒绝合作的政治诗。全诗情理真挚,心理描写细致入微,委婉曲折而动人。
张籍的名篇还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等,共同特点是语言凝练而平易自然,注意提炼结语,常有意在言外的讽喻效果。
红叶》 山中秋尽美, 斑斓“二月花”。 非是东风复, 寒霜染红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