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由于家长的一种“自恋”心态在作怪。总的来说,自恋,是对自己过分自信的一种心理表现。
自恋的特征之一:把别人眼中的“我”当成了自己。
从小,我们每个人都在别人的眼中和评价中长大。自然而然地,很多人会把别人眼中的“我”当成了自己。
我们喜欢把自己的优势和能干的方面展现给大家,把弱点隐藏起来。如果别人夸我们,我们很容易飘飘然,忘记了自己实际的水平和真实模样。
过高的自我评价,无法做到自身主体与客体的和谐统一。
我们觉得自己的基因比别人好,应该获得比别人更好的人生。但事实上,我们自己并没有做到。于是我们会把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幻想着可以让孩子来满足我们的期望。
自恋的特征之二:自我中心,把“他人”当作“我的”,把“我的”当作“我”。
许多家长很自然地认为,“孩子”是“我的”,“我的观点”等于“我”。否定我的妈妈就是否定我,否定我的观点就是否定了我整个人。
在很多家长眼里,孩子就是我们生命的延续,从而不由自主地把孩子看成是自己的一部分。认为,我的孩子优秀就是我优秀,孩子的成就也就是我的成就。
我们无法控制他人,而孩子是最容易让我们觉得是可以控制和塑造的。我们因此希望通过塑造一个不平凡的孩子,来实现自己的不平凡愿望,这就是一种典型的自恋体现。
自恋的特征之三:把“别人”等同于“自我”。
自我中心的人常常想当然地认为“别人跟我是一样的”,不能区分自身与他人的边界。他们把自己的个人意愿、好恶投射给别人,认为别人肯定跟我一样,具有同样的想法、同样的感情、相同的需要和愿望。
同时,他们还很容易把自己和他人理想化,强求他人认同自己的想法。如果别人不顺从或不响应,就会产生愤怒,并对其进行贬低和攻击。
比如,自我中心的父母常常要求孩子听话,如果不听话,就会攻击孩子。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其实也是大部分父母自恋的体现。
他们在潜意识里认为,这世界是为他们服务的,至少子女是为他们的需求而存在的。他们希望的子女优秀与成功,其实也是为了满足他们的需求。
虚荣的需求:他们觉得子女为自己脸上争光了,所以,子女的成就同时也是他们的光荣,说明了他们的基因好。
价值感的体现:子女的成功让他们有了价值感,以此来证明自己会教育孩子。
自恋是一种人格不成熟的体现。自恋是每个初生婴儿的一种本能。最早,婴儿会把妈妈当成自己的一部分,并把自己当成了世界的中心,认为自己无所不能,可以随心所欲控制整个世界。
再大一些的孩子,会认为父母的一切行为都是自己造成的。父母高兴了,是因为自己做了好的行为,自己就是好的;父母不高兴了,也是因为自己的行为造成的,就觉得自己是个坏孩子。同样的,如果父母没有满足自己,在孩子眼中就是坏父母,孩子就会愤怒,他们在表达愤怒的同时,又会因此认为自己是个坏孩子。
也就是说,此时的孩子,处于与父母共生的心理状态,分不清彼此之间的界限。
随着他们长大,经历和见识的增多,能力和智慧也在增长,渐渐地,他们能够分辨出自己和他人的边界,认识到很多东西是自己无法控制的,而是按照各自的客观规律来运行。
这样的他们,开始变得成熟和智慧。渐渐地他们拥有了独立的需求,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满足自已的需求。他们在这样的过程中发展出真正的自我。
成长,就是慢慢摆脱自恋的过程。每个人的本质里都含有自恋的成分,只不过是有些人随着认知和见识的发展渐渐地变得客观和成熟,摆脱了那些不恰当的自恋因素。
他们因此变得更加智慧,能够很好地处理自己与世界的关系,平衡自己与他人的空间和利弊问题,各自实现最大的发展空间和利益最大化。
适度的自恋,可以增强人们的信心和挑战困难的动力,但不切实际的自恋只会让我们走向一个病态的泥潭,越陷越深。
我们在工作中和与朋友相处中,都会尊重他人,维持平等共赢的良性关系。但在处理家庭关系时,我们却显得很随意,尤其在孩子面前,我们很容易变得随心所欲,忘记了他们也是需要尊重的、一个独立平等的人。
因为,在孩子面前我们太自恋了。我们觉得孩子什么也不懂,自己才是唯一正确的那个人。这导致了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忘记了孩子才是一个受教育的主体,忘记了孩子是一个有思想和充满灵性的独立的个体。
这样,会让我们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控制和塑造孩子,急功近利、拔苗助长,扭曲了孩子的自我成长和发展轨道,给孩子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的伤害。
急功近利的父母随处可见,他们的孩子都怎么样了?我们看到许多望子成龙的家长,带着孩子们奔波在各种兴趣班和培训班中,可由此带来的结果,只有越来越严重的攀比和竞争。
家长们的焦虑有增无减,而孩子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一味地追求别人认可的成功模式,却忘记了成长的动力是建立孩子自己的内核。这种不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拔苗助长的结果是,让苗提早枯萎了。
近年来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孩子变得抑郁寡欢,他们当中不少人,从小学就开始厌学、甚至厌世。
许多孩子好不容易上了大学,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甚至得了抑郁症。抑郁症,其实是自我意义丧失的一种体现。
承认吧,你家孩子就是个普通娃。做不了别人家的父母,就不要强求孩子是别人家的孩子。毕竟不平凡的永远只有极少数,大多数人注定普遍。
但每个人都可以活成最好的自己。我们要做的,是帮助孩子找到自我的意义。
心理学上有个“共情性传递”的概念。
在生命的最早期,婴儿需要独处却没有独处的能力,这时,就需要母亲在场,并“借”母亲的“自我”供自己使用。这个“借”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共情性传递”的过程:
婴儿饿了,会通过大哭大叫把焦虑传递给母亲,于是母亲也会变得焦虑。
如果母亲的“自我”功能比较好,能耐受这种焦虑,并保持稳定,她就能观察婴儿,识别出他的饥饿需求,及时哺育他。婴儿在及时满足了饥饿需求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母亲的平和和安静。母亲给婴儿的东西是非常稳定和连续的感受,婴儿的焦虑就会不断地被抚慰和修正。
这就是一个养育中婴儿和母亲之间共情性传递的过程:
婴儿的焦虑放到母亲那里,母亲处理了之后再返回到婴儿那里,在一次次的抚慰和修正中,婴儿就将母亲能承受焦虑的那部分自我能力内化了,婴儿借助母亲的自我力量逐渐也增强了婴儿自己的自我能力。
这种自我功能,这需要很长时间、很多次不同的体验才能达到。这样,孩子就渐渐发展出自我的内核,并找到自己的意义感。
好的教育,都是厚积薄发的,没有什么速成的捷径。让孩子吸收你的能量,而不是吸收你的焦虑。因为:
养育孩子是否成功,不是技巧的问题,而是人格的问题。
因此,好的父母,首先是学会成长自己,完善自己的人格。这样,才能带给孩子心灵能量,帮助他们发展出强大的自我,去探索自己人生的无限可能。然后,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