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今天历史文章的千古罪人排行榜上,赵宦官不仅每次榜上有名,而且高居榜首。
赵高之所以如此臭名昭著,理由无外乎是:赵高篡改遗诏,赐死扶苏,然后专权乱政,最终导致强大的秦国二世而亡。
这个锅,要赵高来背。
赵高确实是个权奸,完全没问题,但是,秦始皇的遗诏,是否真的打算传位给扶苏,得打个问号。
因为,这个逻辑并不靠谱。
赵高等人篡改遗诏,改立继承人的说法,源自于司马迁先生的史记,在此之前,没有任何文献记载此事。
而史记的说法,应该是来自于陈胜吴广起义。
在《史记·陈涉世家》中,司马迁以陈胜的口吻提到: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按照实际情况,陈胜吴广起义,打什么旗号,这应该是公开的秘密。所以,诈自称公子扶苏,在大泽乡起义爆发以后,应该是个公开的口号。
司马迁不需要采访陈胜吴广本人,也应该会知道这件事。
所以,实际的情况是,司马迁在后来的走访调查中,很可能是因陈胜吴广“诈自称公子扶苏”的旗号,于是得出了扶苏当立的结论。
于是就有了《史记·始皇本纪》中的“上病益甚,乃为玺书赐公子扶苏曰:与丧会咸阳而葬”的说法。
传统的观点认为,始皇帝在病重期间,让扶苏回咸阳参与丧事,是传位给扶苏的意思。
秦皇世系表
其实大家忽略了一个问题,按照秦律,戍边的将领,无诏是不得擅离职守的,贸然回来,搞不好会直接被干掉。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这封遗诏,搞不好,扶苏连参加始皇帝追悼会的合法理由都没有。
如果他无诏,直接回咸阳奔丧,搞不好会被扣上擅离职守的罪名,给摁倒。
到时候,又是一场腥风血雨。
所以,基于这封遗诏的字面意思,以及背后的逻辑,让扶苏回咸阳参加追悼会,未必就是暗示让扶苏即位。
最重要的是,扶苏是因为反对焚书坑儒,主张推行儒家仁治,惹怒始皇帝,被发配上郡监军(唯一的一位戍边的秦长子)。
始皇长子扶苏谏曰:“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始皇怒,使扶苏北监蒙恬於上郡。
往小了说,是父子俩失和,往大了说,是政见不同。
自古以来,前任选择下任的时候,排在首位的一个标准就是,吾儿像不像我!这个像,可不是今天的长得像,而是性格、和认知,是否跟自己一致(今天也一样)。
一旦皇帝说某个皇子“类我”,那么恭喜你,你已经进入接班人的储备队伍。
比如刘邦的“如意类我”:
《史记·吕后本纪》:孝惠为人仁弱,高祖以为不类我,常欲废太子,立戚姬子如意,如意类我。
唐太宗也曾纠结要不要废李治,改立吴王李恪。
《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七》“公劝我立雉权(李治乳名),雉奴懦,恐不能守社稷,奈何!吴王恪英果类我,我欲立之,何如?”
虽然在外部势力的干涉下,刘如意、李恪都未能成功继位,两位先皇的主观动机,已经不言自明。
跟扶苏情况最相似的,是汉宣帝的太子刘奭。
汉宣帝推崇王霸之道,主张严刑峻法和儒家一起用,太子跟扶苏一样看不下去,于是向汉宣帝表示:
老爹你这做法太过分了,应该以儒法治国。
汉宣帝勃然变色:“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
最后感叹:“乱我家者,太子也!”
这个故事的结局,是太子刘奭最终还是安全继位。
刘奭之所以能继位,是因为他妈是许平君,汉宣帝这辈子最爱的女人,而刘奭是许平君留在世上唯一的子嗣。
扶苏背后有谁?能够让秦始皇明知此人跟自己不合,还坚持传位于他?
况且,刘奭是太子,扶苏连太子都不是。
所以,赵高确实篡改了遗诏,只不过篡改的,是那份让扶苏回咸阳参加追悼会的遗诏,而未必是传位于扶苏的遗诏。
再者,秦始皇有二十多个儿子,胡亥排行十八,然后最后一次巡游,居然只带了胡亥一个皇子,不是次子,也不是三子,是排行第十八的胡亥,这里的目的性,同样值得推敲。
不知道在始皇帝的心中,是不是也有这么一句“胡亥类我”呢?
不过,以上都不重要,因为始皇帝已经死了,他的想法已经无关紧要。
如果没有赵高篡改遗诏,真实的版本应该是这样:大家一起回到咸阳,然后在扶苏的主持下,大家一起热热闹闹的把丧事给办了。然后经过一番面红耳赤的争吵,以及上不了台面的宫斗,最后还是扶苏力压诸位皇弟,成功继位,成为秦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