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是衣冠禽兽,现在真成了禽兽

晓张说 2024-09-12 20:16:14

衣冠禽兽,是一个被玩坏了的成语。

内容有点劲爆,我挑着讲。

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个问题,在先秦社会里,什么人是国人,什么是野人。

严格来说,在奴隶社会,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人,一类是奴隶主贵族,一类就是奴隶。

但是奴隶主也要繁衍生息,也要分家过日子,也不可能世代都是奴隶主。

按照周公研究出来的宗法制,嫡长子要继承父亲的封地、爵位以及官制,其他儿子则降一级继承。

举个最直接的例子:

周天子的嫡长子是下一任周天子,而他的其他儿子,则降一级成为王族成员。

诸侯的嫡长子继承诸侯的爵位,他的其他儿子则成为大夫。

以此类推,然后我们就会发现,总有人从高级贵族,一步步跌到普通贵族,甚至最低级的贵族。

比如,按照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秩序,士的庶子们就不再是士,而是成为平民。

这个平民,包括被夺爵的‌贵族、以及数量众多的贫苦的士阶层,他们在西周有一个特别的称呼——国人。

这一幕应该比较熟悉了

没错,国人,就是周王朝的统治基石,他们同时也是统治者的一员。

对应的,是数量更加庞大的野人以及奴隶们。

野人,也叫原住民。

如果我们换个词汇表示的话,国人和野人,就是征服者和被征服者的关系。

按照咱们的逻辑,当年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次大陆,灭掉了印度古文明,建立了以雅利安人为统治阶层的新文明。

那么这个雅利安人,就是国人+贵族,而当地的印度原住民,则属于野人。后来他们发明了印度教,发明了种姓制度,将这种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永久固定化。

区别是,种姓制度拒绝阶层流动,而我们的宗法制,是一定会出现阶层流动的,这是两个文明最终走向不同方向的本质区别。

比如,在秦国搞变法的商鞅,其实是卫国公族之后,到他这个时候,就成为了一个普通的士人。

开创大汉四百年基业的刘邦,追溯起来,其实是尧帝的后人,跟晋国六卿之一的范氏,是一个老祖宗。

用阿Q那句话来概括最为恰当:谁祖上还没阔气过?

所以,中国最早的礼仪,虽然是帝国最高统治者制定的,但是随着阶层的向下探底流动,礼这个概念,也从高层逐渐向下传播,一直到国人这一阶层。

只不过后来,随着秦灭六国,奴隶、野人、国人包括六国贵族,统统成为平民,礼这个概念,才从贵族阶层的私有,成为辐射整个阶层的玩意。

绕了这么多,其实我要说的是,作为“礼”的一部分,在先秦时期,穿衣服,也是贵族和国人的“特权”。

这个特权的意思是,只有贵族和国人,才有穿衣服的礼仪。他们通过衣冠的搭配,来标记身份的差别,地位的不同。

野人和奴隶,虽然数量占多数,但是连个做平民的身份都没有,上下两片麻布一挡,遮个羞也就可以了,根本就不存在穿衣礼仪。

注意,西周时期,对于衣冠的装扮,有严格的礼仪上的要求,你什么档次,穿什么衣服,都有严格的规定。

《周礼·春官》“王之服,祀昊天上帝,则服大裘而冕。公之服,自衰冕而下。侯伯之服,自瞥冕而下。子男之服,自鑫冕而下。孤之服,自希冕而下。卿大夫之服。自玄冕而下。凡大祭祀,大宾客共其衣服而奉之。”

但是,别自作多情,这是对于国人以及贵族的规定,至于奴隶和野人,只要你别僭越,光膀子也没人管你。

所以,最早的衣冠,泛指贵族阶层。

举个细思极恐的例子,在后来漫长的封建社会中,麻布是底层平民的标配,但是对于上层的士大夫阶层,只有守孝三年的时候,他们才会披麻戴孝。

披着平民日常穿的麻布,用草绳当腰带,用这种对身体的折磨,来表达自己失去亲人的痛苦。

用平民的日常,来表现自己的哀思,简直不要太具侮辱性。

所以,鉴于这个传统,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贵族变成士大夫以后,衣冠,就成了士大夫阶层的别称。

而衣冠的穿法,也就成为士大夫阶层身份的象征。

比如,在两汉时期,三公为金印紫绶,九卿及二千石官员是银印青绶,二干石以下是铜印黑绶,四百石及其以下是铜印黄绶。

印就是印章,绶是把印章拴在身上的带子。百官公卿出门上班,随身携带,以方便就地办公。

看到这俩东西,基本对方的身份,等级、档次就出来了。

但是这玩意不能时刻带身上,硌人不说,一不小心还容易弄丢,所以魏晋以后,逐渐就形成了通过衣服的颜色,来判断官员品级的标准。

隋唐时期,有了统一的标准:一品至三品官员为紫袍;四品深绯(红);五品浅绯;六品深绿;七品浅绿;八品深青;九品浅青;庶人黄白。

其中紫袍最为尊贵,元稹的《自责》诗中,“犀带金鱼束紫袍”就是这个意思。

宋朝的官服做了进一步的规范:

宋朝官服

元朝最不讲究,蒙古人入关以后随意穿戴,甚至连皇家专用的龙凤图案,也可以冠冕堂皇的出现在衣服上。

到明朝以后,嗯,好像新问题又出现了。

颜色就这么几种,但是官品却有九品,明洪武24年,精力充沛的朱元璋,亲自发明了一项新的官服制度——在衣服上打补丁!

呃,可能不少小伙伴已经多年没见过补丁了。

老朱要做的这个补丁,跟现在不一样,官方叫法是“补子”。带补子的官服,就叫补服。

具体操作就是在官服上绣上动物图案,不同的动物代表不同的等级,文官和武官也不同,这么一来,大街上碰到一个官员,扫一眼对方衣服上的图案,就知道对方什么档次。

该怎么打招呼,昂首还是低头,礼节上都好操作。

具体的办法如下:

文官补子

文官绣禽类。一品文官绣的是仙鹤。

二品文官绣的是锦鸡。

三品文官绣的是孔雀。

四品文官绣的是云雁。

五品文官绣的是白鹇。

六品文官绣的是鹭鸶。

七品文官绣的是鸂鶒。

八品文官绣的是黄鹂。

九品文官绣的是鹌鹑。

武官补子

武官绣兽类。

一品武官绣的是麒麟。

二品武官绣的是狻猊。

三品武官绣的是豹子。

四品武官绣的是老虎

五品武官绣的是熊。

六品武官绣的是彪。

七品、八品武官绣的是犀牛。

九品武官绣的是海马。

按照这个标准,来看一下《大明王朝1566》中海瑞的官服。

大明王朝1566剧照

这个图虽然模糊,但对比可以看得出来,这是七品文官的鸂鶒(紫鸳鸯)服。

然后我们在看下这几位内阁大佬们的个官服:

大明王朝1566剧照

依稀可以看出来,这就是一品大员穿戴的仙鹤服。

从这个角度来说,这部剧还是比较走心的。

唯一的瑕疵是,他们走哪都穿这套衣服,而实际上,在不同的场合,官员的穿戴要求也是不同的,在这里就不一一展开。

所以,原本的衣冠禽兽,不仅没有贬义,反而是个褒义词,原本的意思就是指有身份有地位的文武百官。而再这之前,充当现在衣冠禽兽含义的,是衣冠枭獍。

枭是吃母的恶鸟,獍是吃父的恶兽,用来形容某人禽兽不如。

滑稽的是,到了明朝中后期,原本作为帝国支柱的文武百官,集体堕落,文官爱钱,武官怕死,不论他们在朝廷怎样自诩清流,在百姓眼中,他们无一例外成为巧取豪夺,侵占百姓利益的蛀虫。

于是,衣冠禽兽在百姓眼中,也就成为了一个欺压百姓,无恶不作的代名词。

大约活动于明朝嘉靖、万历年间的一位剧作家陈汝元,在《金莲记》第七出写到:“人人骂我做衣冠禽兽,个个识我是文物穿窬。”

这也是衣冠禽兽作为贬义词,第一次正式出现在文艺作品中。

除此以外,你还知道哪些被玩坏的成语?评论区见。

1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