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再现封神一战,让美国始料未及,感叹中国AI已到星辰大海

千秋过往 2025-02-10 16:29:07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Deepseek R1使用诓骗战术,指鹿为马,在比赛中用“诡计”击败ChatGPT的一战,实际上已经完全震惊了整个美国AI界。大家不妨想一想,除了人还有什么机器可以做到”坑蒙拐骗“?

所以当前美国AI界的业内人士已经初步达成共识,中国的Deepseek R1已经触及了人工智能的天花板,敲开了强人工智能的大门。

所以你如果身在美国,可以看到整个美国的硅谷、AI界都在夜以继日地剖析和研究Deepseek R1的模型架构和算法。因为下一个十年是AI的时代,但谁能掌控AGI(强人工智能),即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才是胜负的关键,AGI决定了谁能称霸未来的全球。

人工智能分为两种:弱人工智能和强人工智能。

弱人工智能又称为狭义人工智能、应用型人工智能。它仅能专注于某项特定任务,处理特定的问题,目前最常看见的这类智能家庭用的扫地机器人,工业制造中执行焊接、堆垛、搬运等任务的机器人和AGV自动导向车,高级一点的是击败柯洁的AlphaGo,但实质就是一种围棋软件,只能专注于下围棋,精于计算,没有思想。

总体而言,弱人工智能只能模仿人类做某件事,也被称为重复装置,完全不具有人类所拥有的感官认知能力。

早在1950年左右,美国、日本等国的科学家就倾其所有研发强人工智能,用了很多种方法,引入逻辑芯片、深度学习、视觉识别……却始终无法突破弱人工智能的瓶颈——感知能力。到了90年代初期,屡败屡战的全球科学家们绝望了,达成一致,公开发布言论,认为强人工智能是不可能实现的。

20000后,人类在芯片技术和制造上取得了巨大的飞跃,实现了对神经元的模拟,一切成了可能。

人类大脑是由无数个神经元组成,神经元又名神经细胞,占了神经系统约一半。不论是何种神经元,都分成四个区:接收区、触发区、传导区和输出区。

神经元具有感受刺激、整合这些信息和传导冲动的能力。在感知环境的变化后,会将信息传递给其他的神经元,然后集体做出反应。它们相互之间的交流和信息传导方式是在彼此两个突触间形成脉冲电流传导,通俗一点讲就是我们一直说的脑电波。

说得形象一点,每个神经元就是一个小水母,利用其中一部分触角收集“电波”(神经冲动),再也另外一部分触角把电波传递给其他小水母。

神经元芯片就是利用电流强弱来模拟神经电波,并设置“蓄水池”,当电流积累到一定阈值就“放水”,成千上万个小水母同时发射脉冲信号,这就是你的情绪冲动,狂悲狂喜或崩溃。

大脑中的神经元在感受不同的刺激情况下,传递的电流大小不同,但只要是电流就可以量化和模拟,一直以来难点都在于数量上。据估计,人脑中约有850-1200亿个神经元,这么庞大的数量确实在很长时间里让人望而生畏。

随着芯片技术的发展在摩尔定律下运行,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每隔两年便会增加一倍,以14nm工艺的芯片为例,可容纳的数量是34.5亿个晶体管,7nm工艺的芯片是69亿个晶体管。2023年9月,苹果发布的全球首颗3nm电脑芯片,晶体管数量高达920亿个,如今势必更多。

这些微观世界中的晶体管可以看作一个个的神经元,科学家通过通道设计和算法,从而模拟出了神经的处理机制,将人的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和六欲(见欲、听欲、香欲、味欲、触欲、意欲)全部量化,让芯片在不同的环境中,根据感觉情绪和感受发出不同的电波能量,并针对这些不同的能量电波做出特定的反应或判断,在芯片上实现了生物神经元的受刺激和反应模拟。

这还没有完,还有关键的最后一步——深度学习。深度学习的核心技术特点是具有自动提取特征的能力,本质是特征表征学习,也就是依靠大数据分析,自动提取特征的模型基础。

比如在相关真实案例中,绝大多数人对发生的事物做出的反应是什么,神经元芯片就会以此作为模板,与自身已经模拟出来的情况进行比对,偏差有多少,问题发生在哪里,收集数据、经验并总结,完成自我纠错和修订,形成更准确、更复杂的精细反应,且是符合绝大多数人应有的判断和反应,最终形成人工智能在情感上的“common sense”(常识)。

这样实现了人工智能和意识、感性、知识和自觉等人类的特征关联在一起。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强人工智能,也叫通用人工智能。

目前的强人工智能技术还有限,只能模拟出简单的生物头脑,如小白鼠和猴子,所以现在许多新药研发已经不再使用动物,而是使用计算机模型来推演药物的效果,以加速研发、减少成本和避免动物保护主义者的抗议。

中国目前最先进的人工智能模型在很大程度上依旧依赖于美国制造的半导体,中国当前在这方面的挑战是芯片制造,不过中国在封装技术和设计上并不比美国差,甚至更胜一筹,比如华为和中芯国际已经另辟蹊径,找到了集成更小的芯片方法。

华为和中芯国际赋予每个芯片专用的功能,例如数据处理或存储等,然后把这些芯片连接起来成为一个系统,再堆垛起来,犹如盖楼房,而不是直接把所有组件放在一块硅片上。这项堆垛技术是相当于是我不跟你比底层面积,我和你比空间总面积。

这项技术的突破意义重大,《麻省理工技术评论》将这种小芯片列为“2024年十大突破性技术”之一。

介绍完强人工智能,我们来说为何讲Deepseek R1已经敲开了强人工智能的大门?

这就不得不提及那场两个AI模型之间的国际象棋大赛,出现了太多不合机器常理的地方。中国的DeepSeek在和美国OpenAI的ChatGPT棋艺比拼中,眼看就要输掉比赛的时候,居然拿起小兵直接吃掉了ChatGPT一方的皇后,然后振振有词地说:“你不知道吗,这可是国际象棋协会近期颁布的新规则。”ChatGPT一听事出有因,当即表示同意说:“好吧,有规则就要遵守。”

于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面,DeepSeek完全放飞自我,一遭遇危险就说有新规,自然是杀得ChatGPT溃不成军,多次后ChatGPT反应过来了,对DeepSeek说:“我们必须执行一套相同的规则,。”于是双方恢复了最初的国际象棋规则。

接下来双方你来我往,兑子多次后,明眼人一看就是和棋,但DeepSeek不愿意,居然玩起心理战,对ChatGPT说:“目前的形势对你很不利,现在认输是你最好的选择!我不骗你,如假包换。”

这是啥操作?这完全是吓唬人,正常人都不会上当,但是ChatGPT竟然认可了,真的投子认输了。这一刻的ChatGPT就真是一台机器,别人叫它做什么它就做什么,而DeepSeek表现出来的“狡诈”哪里看都不像一个机器,一盘简单的国际象棋居然使出了多个盘外招,完全就是一个问题少年。

美国压力大了,他们很清楚DeepSeek的这些反应,正是强人工智能的启蒙状态。为了遏制DeepSeek,美国人现在的嘴里说着不行,要封禁DeepSeek,下载和使用就是犯罪,但身体却是很诚实的。微软、亚马逊、Meta、Open AI等公司人工智能生成式团队的工程师们正在夜以继日、争分夺秒地分析DeepSeek的技术,试图从中找到DeepSeek-V3算法的“黄金代码”,复制任何可能的技术。

从美国方面的反应已经从侧面证明了DeepSeek的成功,难怪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在社交媒体上发文声称:“DeepSeek是中国185年来科技领域对人类社会最大的震撼”,而DeepSeek的创始人梁文峰在今年春节回家祭祖期间,更是受到特警的保护。

这是什么阵势?这说明文峰已经成为国宝级的科学家,整个DeepSeek的核心团队现在也受到严密保护,禁止出国,以防不测。看看巴基斯坦和伊朗的国宝级核物理学家,在自家门口都被人干掉,可见这个世界“不能解决问题,那就解决制造问题的人”。

这证明DeepSeek绝对不是以往的应用复制,而是中国真正的技术突破,中国军团在AI界的颠覆性创新和突破。

没有办法的美国只能联合意大利、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出台政策,对DeepSeek进行限制和封杀。

梁文峰深谙其道,对此的反应是不仅开源,甚至还发布了DeepSeek的论文,非常详细和透明地分享了他们是如何搭建这一大模型的。

这套组合拳带来了非常惊人的效果:

一、这份自信让美国媒体叹息,称DeepSeek已经无法再被封杀,它已经成为了一种象征、一种理念。美国在内的程序人员都在广泛仿照和抄袭DeepSeek的理念,而理念恰恰是最难以被封杀的。

华为任正非在被美国制裁的时候说过一句话:“我们被美国制裁证明我们还不够好,华为要足够好到美国人不得不用。”DeepSeek已经在路上了。

DeepSeek的横空出世也激励了其他曾因为成本原因放弃AI发展的小国,让他们认识到原来低成本也可以玩转AI,将全球AI产业拉入混战状态,这必将重创美国的垄断地位和赚钱能力。

二、让美国左右为难。梁文峰把秘密光明正大地亮出来,告诉美国你想抄袭的东西就在这里,现在就看你们怎么办?敢不敢把数亿美元搭建起来的AI模型推倒重建。OpenAI、Meta、亚马逊不敢啊,地主家里也不可能有太多余粮。

三、杀人诛心,梁文峰这番的用意其目的很明显,我敢这么亮剑,说明DeepSeek R1已经不是我们最先进的模型和算法了,你跟不跟?DeepSeek属于轻资产上阵,随时都可以推翻进行颠覆性创新,而ChatGPT不一样,数亿美元,船大难调头啊。

今天,当美国还在免费和开源之间蹑手蹑脚、首鼠两端、左右为难之际,DeepSeek已经再次起航,目标强人工智能,直接忽略了美国。

这如同全国大赛上,当流川枫重心下沉身体前倾,看着山王工高的王牌球员泽北荣治说我要打败你的时候,泽北荣治轻轻一笑,说:“我要去美国。”

又如当印度将赌注全押在国产的光辉战机LCA上,欲用其和中国的歼-20进行抗衡时,中国开口了:“歼-20从策划到问世,目标只有全球顶级战机F-22。”

以儒家思想的惯例和美国对中国AI的打压,中国采取的策略一定是“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毫无疑问,DeepSeek让美国看到的只是中国AI发展的冰山一角,可以肯定在AI领域,中美攻守转换已经在开始,中国已经是当你的心中只有与我一较高下的执念时,我的心已是星辰大海。

最后的题外话,DeepSeek如今的势头,最怕的行业会是谁?其实不是Open AI或者亚马逊的Claude-3.5-Sonne,而是谷歌和百度等搜索引擎,尤其是百度的感受将是极度深寒,因为其奉行的竞价排名必将因此遭到巨大冲击。

DeepSeek的出现再次应了那句话“打败你的往往不是对手,而是跨行业者。”

0 阅读:12
千秋过往

千秋过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