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重归俄教材,功夫明星李连杰也深受小说影响

文学私秘 2023-07-08 22:24:12

2023年,俄罗斯教育部遵从民意,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重新纳入中学语文课本。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曾经是苏联时期的一部著名小说,一直列入学生必读课本,但随着苏联末期虚无主义的盛行,这部小说终于在苏联黯然收场之后,被清理出语文教材。

如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重新回归俄罗斯语文课本,将会使俄罗斯不止一代人,重新知道保尔的奋斗历程。

但可想而知,这部小说重新回归俄罗斯教材,会在社会层面,带来什么样的激烈争议。

我们可以从俄罗斯的网站上,看到对这部小说的依然处于泾渭分明的两极分化观点,在激烈地交锋着。

显然,不同的观点,都是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看到了不同的侧面,然后死抱着一点,攻击其余。

如果纠结于意识形态,那么,带着苏联时代甚至是斯大林时代的明显烙印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显然与今天的俄罗斯现实具有巨大的反差,但是,撇开小说里的时代大势中的立场与主旨,而从人的角度去阅读小说的话,那么,便能够从中学会勇敢、坚毅、忠贞、不屈这些在任何时代都是支撑着一个人立足与奋进的品格与操守。

有意思的是,很多俄罗斯人都提到这部小说在中国的巨大影响。

而实际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从没有退出中国的学生读物,这是一种富有远见的认知。

而今天,我们的中国学生的必读书里,重新与俄罗斯的教材里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产生了遥相呼应,或许这背后的耐人寻味处,对于俄罗斯的读者来说,更有着某种五味杂陈的味道。

这也是俄罗斯网友往往乐于向自己的同胞介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中国涌动着持久不衰的阅读热潮的原因。

一个文化不能断档,不能采取休克法斩断,俄罗斯在抛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达三十年之久,重新从这部小说里寻找价值与意义,肯定有他们的深层次的考量。

而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12月1日,矗立在乌克兰小镇舍佩托夫卡的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花岗岩雕像被拆除。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回归俄教材,我们如果把这一突变,放置在俄乌冲突中敌对的两方对这部小说截然不同的态度中去观望的话,或许我们能够体味到,小说在不同的敌对两方遭遇不同的回归与弃离的迥异的命运,更具有一种战略性的对垒的较量动机。

在乌克兰忙个不停地拆毁关涉苏联印记的标志与雕塑的时候,俄罗斯人(有的说是普京)很幽默地回应了乌方的摧枯拉朽行动,他提议在俄罗斯建立一个“乌克兰拆除的纪念碑公园”。

一位俄罗斯网友,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回归教材,想起了这部小说在李连杰心中的不同凡响的地位。

这篇文章开宗明义:

“教育部已正式确认,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重返学校课程。”

然后,他提到了2008年,《木乃伊3:龙帝之墓》公映之际事关主演李连杰的一件采访。

他在文章中写道:

——那时我还是一名文化记者,在新闻发布会上,我问起他的童年,那时还是文革之际。他不知怎么高兴起来,说:“我小时候有一本书。”

他说道:“我十几岁时读过的一本很棒的书,对我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事实上,它让我成为现在的我。没有它,这一切都不会发生——没有武术,没有体育冠军,没有香港,没有好莱坞。

我仍然不断地重读它,记住它,无论我身在何处,在美国,在中国,在亚洲的其他地方,我总是记得那里的话。

这是保尔·柯察金的话:“不要害怕道路上的任何障碍和坎坷——因为钢铁只能以这种方式炼成。”

众所周知,这本书就是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如何炼成的》。

在这句话的影响下,生于北京的原名李连杰转而以杰特·李的名字成为世界超级巨星,这一点非常明显。

.

事实上,这本书对现代汉语的影响怎么估计都不为过。我和中国人谈过这个话题——所有 40-50 岁的中国人几乎都熟记这本小说,并且可以花几个小时,谈论保尔和冬妮娅之间关系的细微差别(你还记得是谁吗?)

正如一位中国人文主义者向我解释的那样,这部小说非常符合他们的世界观。这是一部百分之百的儒家小说。把生命和健康放在祖国的祭坛上,是一个人梦寐以求的美好命运。没有比这更值得死的了。

甚至在新冠病毒之前,我就带女儿们去了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博物馆参观——绝大多数游客都是中国人。他们每天都组团向伟大的作家致敬。

这与意识形态无关。他们只是认为这是一本关于一个战胜自我的人的好书。——

我们注意一下,李连杰在不同的途径,曾经表达过他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崇敬之情。

在2007年09月01日的一篇报道中,以《李连杰难忘保尔•柯察金》为标题,披露了李连杰的心中偶像。

报道介绍了李连杰表述他的这个观点的背景:“功夫巨星李连杰8月30日在北京通过互联网视频与俄罗斯影迷及媒体记者‘欢聚一堂’。在对话过程中,李连杰说,他至今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念念不忘。”

俄罗斯网站上那位自称文化记者的回忆,很可能就是在这个活动中向李连杰提问的。

因为这个活动中,李连杰提到他的下一部影片将是耗资1.5亿美元的《木乃伊3》,与俄罗斯的这位网友回忆的时间点基本吻合。

报道中提到:“李连杰对俄罗斯影迷说,他从小就受到苏联文学和电影作品的影响,至今难以忘怀保尔·柯察金的形象,并一直梦想着探访心目中‘神秘的’俄罗斯。”

从某种意义上说,李连杰在他扮演的中国武侠英雄的时候,必定融入了他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汲取的主题滋养。

其实,即使在好莱坞电影中,也不谋而合地沿用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的人物设定与情感走向。

像好莱坞拍摄的《泰坦尼克号》中的人物主线,就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的保尔的人设。而贵族小姐冬妮娅在《泰坦尼克号》里化身为露丝,与一个不名一文的穷小心演绎了一段惊世骇俗的爱情,正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的爱情模式一样。

这只能说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的人物关系,真实地反映了曾经的历史真实,它所具有的不容玷污与埋没的影响力,是来自于作品的本身的准确的对历史的描摹与再现。

正是有这样的一个基础设定,才使一个全球知名的中国武打明星,能够以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获取滋养为荣,也能使好莱坞的电影里,能够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的人物设定同频共振。

而俄罗斯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重新纳入教材体系,正是因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包含着如此值得袭仿与效法的生活真实与思想情感。

0 阅读:26

文学私秘

简介:文学是人学,关注人类的所有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