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70年代,苏联国力来到了巅峰期,彻底步入超级大国行列。此时的苏联不仅经济势头强劲,国民收入一度达到了美国的70%,军事实力更是猛涨,比之美国都还要强出一线。实力的增强刺激了苏联的野心,争霸心态愈发膨胀。他们开始明目张胆地干涉别国内政,还不惜动用军事手段来推行这种干涉。
1979年12月,苏联出兵入侵邻国阿富汗。面对国弱民贫的阿富汗,苏联人自信地认为这是展现苏联强大实力的好机会,更是苏联制霸全球的垫脚石。殊不知阿富汗其实是帝国的坟场,当苏联人侵入这片土地的时候,他们灭亡的丧钟已经敲响……
阿富汗气候干燥,土地贫瘠,西伯利亚和他比起来都能算是鱼米之乡。不过这个国家虽然很穷,地理位置却很重要。其地处亚洲的大陆心脏地带,向东是帕米尔高原,南接印度、西通伊朗、北连中亚,是连接各方的交通要道,被誉为亚洲的“”十字路口。
单就地缘形势来说,阿富汗这个位置堪称天选,既可以作为战略跳板,又可以形成战略缓冲,抢到就是赚到。所以阿富汗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周边但凡是有点实力的强权,都会将此地列入征服名单。千百年来,波斯人、蒙古人,阿拉伯人,还有奥斯曼人,都曾统治过这片土地。甚至就连远在欧洲的英国人与俄国人,也曾为了这块肥肉大打出手。
1919年,阿富汗好不容易借着一战的契机完成了独立。但这个独立却只是名义上的,阿富汗始终未能摆脱大国的影响。尤其是在二战结束之后,冷战时代开启,美苏两大豪强拉着各自拉着一群小弟针锋相对,全世界都是这两位大佬的博弈场。阿富汗作为亚洲“中心”,地缘位置得天独厚,自然是逃不过美苏的手掌。
尤其是对于苏联而言,阿富汗的战略位置非常关键,进可攻,退可守。论进攻,阿富汗南下冲出开伯尔山口便是印度次大陆,届时整个南亚都将成为苏联的囊中之物。西进穿过伊朗便是波斯湾,扼住这里便可以威胁西方阵营的能源经济命脉。
论防守,阿富汗背靠中亚,紧邻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几个苏联加盟共和国。这是苏联最为薄弱的地带,无论是经济发展水平,民族宗教认同,和苏联的主体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离心力相当严重。如果有人借此搞事情,将会对苏联的边界稳定造成不小的影响。而有着阿富汗的存在,苏联便可以得到一个很好的缓冲地带,从而保护自身。
事实上不仅仅阿富汗不仅仅是战略位置关键,经济价值也不可小觑。虽说这个地方土地贫瘠,到处都是荒漠砂石,但在地表之下却是埋藏着令人艳羡的财富。阿富汗是一个山地国家,全境约四分之三的国土都坐落于兴都库什山脉之上。
这是一条由印度次大陆和亚欧大陆板块碰撞形成的巨大山脉,而这种板块剧烈碰撞形成的山脉往往就意味着丰富的矿物。兴都库什山脉蕴藏着大量的矿产资源,不仅矿物种类非常丰富,储量规模更是可观,经济价值极高。
在工业时代,矿产资源和能源一样,是一个国家发展必备的原料。尤其是像苏联这种对于矿产需求极大的大型工业国家而言,阿富汗无疑就是一直摆在嘴边的肥肉,不吃白不吃。当然以上优势对于美国同样适用,虽说远了一点,但距离不是问题,所以美国也不会轻易放弃。
最初阿富汗身处两大阵营的夹缝之中,谁也得罪不起,只能是搞起了中立政策,把一碗水端平,两头都是大哥。但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由于美国在“普什图尼斯坦争端”中拉偏架,将更多的支持给到了阿富汗的对头巴基斯坦,导致阿富汗不得不倒向苏联寻求帮助。
见到阿富汗主动来投奔,苏联自然是开心不已,不仅“普什图尼斯坦争端”中表面立场,公开支持阿富汗,各种经济军事援助更是不要钱的给。比如在1960年,苏联就为阿富汗提供了3.5亿美元贷款,帮助其完成“二五计划”建设。
客观来讲,苏联的援助对于阿富汗的建设发展,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不过阿富汗在接受苏联援助的同时,也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领域失去了自主权,逐渐沦为苏联的附庸国,为后面阿富汗的持续动乱埋下了伏笔。
1773年,亲苏的阿富汗前首相达乌德发动军事政变,在一群有着苏联培训经历的青年军官支持下,推翻了主政的查希尔政权。阿富汗由此废除了君主制,从王国变成了共和国,距离苏联更近一步。
不过令苏联比较不满的是,此时的阿富汗并没有完全倒向苏联。原本亲近苏联的达乌德在上台之后逐渐意识到,阿富汗作为一个夹缝国家,并不适合玩一边倒的战略,这会使得阿富汗白白失去西方世界的“友谊”,少拿很多援助不说,还会引来许多麻烦。单就是他们所扶持的那些反政府势力,就足以让达乌德焦头烂额了。
所以这位红色亲王终究还是辜负了苏联的“期待”,在执政后期当起了摇摆人。为了摆脱苏联的影响,他甚至直接出手解散了亲苏的权力机构,撤换掉了大批的亲苏官员。
要钱的时候叫人家小甜甜,现在有了新欢就变成了牛夫人了?那好,既然你不仁,那就休怪我不义了。当初我苏联能把你达乌德给扶上去,现在也照样能把你个踢下来。
苏联觊觎阿富汗多年,显然不会把宝压在达乌德一个人身上。他们在交好扶持达乌德的同时,其实暗中也在培植自己的“势力”。
上世纪50年代末,克格勃在阿富汗的代理人卡尔迈勒建立了亲苏组织“旗帜”,几年之后,另一位克格勃代理人塔拉基又建立了一个类似的组织“人民”。1965年,两大组织在苏联的授意下合并成一体,是为阿富汗人民民主党。
由于有着苏联在背后撑腰,人民民主党的发展相当迅猛,尤其是阿富汗共和国时期,其几乎已经是阿富汗的第一大政党,权力声望直逼达乌德这个总统。达乌德选择疏远苏联,有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感到了他们的威胁。
人民民主党作为苏联一手培养起来的势力,自然是“接班”达乌德的最好选择。所以在1978年4月,人民民主党在苏联人的支持下发起“四月革命”,成功搞掉达乌德,建立起了阿富汗民主共和国。
相比于之前的达乌德政权,新政权显然是要更加亲近苏联,不仅在外交内政上完全照搬苏联模式,连政体结构也和苏维埃一般无二。按理来说,此时的阿富汗算是尘埃落地,彻底被撰在了苏联手中。
然而事与愿违啊,阿富汗虽然是拿下了,但人民民主党内部却出现了问题。这个党派由于是“旗帜”和“人民”两个组织合并而来,所以内部有着明显的派系之分,双方都想当老大。原本苏联这边更加倾向于“旗帜”派,对其领导人卡尔迈勒寄予厚望。
但是卡尔迈勒属实是扶不起的阿斗,在内部争斗中完全不是“人民”派的对手,被塔拉基抢下了领导人宝座不说,还惨遭清洗,差点连命都没保住。好在苏联人念起“劳苦功高”,最后时刻出手将其送到了国外。
当然塔拉基和卡尔迈勒都是自家人,虽说互相看不惯,但在亲苏这个大方向上还是一致的,所以苏联对于塔拉基的不听话举动也没有多说什么。不过塔拉基这人也不争气,本以为搞定了卡尔迈勒自己就高枕无忧了,却不曾想被自己人在背后捅了刀子。
1979年9月,“人民”派二把手阿明发动军事政变,用塔拉基熟悉的方式终结了塔拉基在阿富汗的统治。塔拉基这位得意门生什么都好,就是脾气不太好,行事作风极其强硬,哪怕是苏联人的面子他都不会给。尤其是作为一名民族主义者,他极其反感苏联对于阿富汗的控制。在他看来与苏联人合作做朋友没问题,但是如果跪在地上当儿子那就忍不了了。
所以在上台之后,阿明就对抗度拉满,不仅各种清洗国内的亲苏势力,还试图引入其他国外势力来对抗苏联。阿明的脾气苏联人自然是清楚的,当初他们甚至还建议塔拉基尽早除掉这一隐患,只是塔拉基太不中用。
阿明的上台,使得阿富汗与苏联原本亲密无间的关系出现了裂痕。这不仅意味着苏联在阿富汗的多年经营即将毁于一旦,更可能会让自己的家门口出现一个亲西方政权。要知道从阿富汗再往北边走,便是苏联在中亚的几个加盟共和国了。这相当于是人家把枪口顶在自己的脑门上,苏联是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的。
所以搞掉阿明的政权,成为了苏联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原本正常情况下,这应该不是什么大事,让克格勃出手搞个军事政变或者刺杀行动就行。但多年频繁的政变夺权,消耗了克格勃大量的人力物力,属实是有些力不从心。当时克格勃已经明确表示,自己在阿富汗的力量目前不足以搞定阿明。
而且阿明作为过来人,早就防着这一招。他在不仅十分重视自己的护卫工作,还大力清洗内部的亲苏人员,打造完全属于自己的权力体系。即便克格勃艺高人胆大搞定了阿明,但却无法再度打造出一个亲苏政权来。甚至因为阿明的消失,群龙无首的阿富汗会进一步陷入混乱,从而给予其他势力可乘之机,摘了苏联人的桃子。那样的结果对于苏联而言,无疑是更加糟糕的。
在这样的情势背景下,直接出兵进行军事打击便成为了一个选择。当时武力行动终究是下策,毕竟阿富汗名义上还是一个主权国家,苏联出兵相当于是直接入侵,于情于理都有些说不过去。然而当时的苏联正值武力巅峰,争霸心态膨胀,早已经习惯了自己的霸道。正所谓真理只存在于大炮射程之内,所谓的情理公义在拳头面前不堪一击。
1979年12月27日晚上,苏联大军开进阿富汗,正式开启了苏阿战争。作为当时的全球战力天花板,苏联人的武力属实强大。开战后仅3个小时,苏军的突击队便成功端掉了总统府,不仅阿明以身殉国,他的家人也惨遭波及。阿明当时总共有4个老婆和24名子女,而这最后28人中仅有一人存活。
解决掉阿明之后,苏联扶持了卡尔迈勒组建新政府,并顺利接受了政府武装力量。仅仅两天的时间,苏联便完成了对阿富汗政权的更替,将这个国家再度拉回了自己身边。按理来说,此时苏联的任务已经结束,该撤退回家了。
但是苏联人并没有走,因为他们的目标还未达成。这一次苏联可是动用了8万多人,坦克飞机齐上阵,一个突击队就能搞定的阿明政权,显然不值得他们如此兴师动众。当时的阿富汗因为连年的内乱政变,早已经是混乱不堪,各种反政府势力纷纷出现。这些势力的背后或多或少都是苏联的对头支持,对于苏联控制阿富汗是极大的阻碍。只有将他们都解决掉,阿富汗才算是真正的大局已定。所以对于苏联而言,收拾阿明只是前菜,清扫阿富汗的各种反苏势力才是重头戏。
所以在阿富汗新政权建立之后,苏联军队继续留在阿富汗,并将矛头指向了阿富汗的各种反政府武装。单从实力上讲,阿富汗的反政府武装在苏军面前只能算是乌合之众,完全不具备正面对抗的实力。但是他们坐拥主场优势,可以凭借阿富汗复杂的地形和民族条件和苏联人周旋。
比如阿富汗多山地的地形条件,在给到苏联机械化部队极大限制的同时,还能为反政府武装提供隐蔽。他们就藏在大山里面和苏联人打游击,敌进我退,敌疲我扰,反正就是不和你正面刚。
再比如阿富汗紧靠巴基斯坦,两国的普什图族人同宗同源,他们在对抗苏联人这件事上达成了一致。有着巴基斯坦托底,阿富汗无疑就有了大后方,实在打不了就退到巴基斯坦那边去。苏联可以收拾阿富汗,但却不敢轻易对巴基斯坦出手,毕竟在巴基斯坦又没认你苏联当大哥,师出无名啊。
面对阿富汗人的游击战术,苏联好似拳头打在棉花上,有力却使不出,十分憋屈。这边苏联人无法奈何阿富汗的游击队,但那边阿富汗却是能够给苏联造成不小的麻烦。不说别的,单是那无处不在的“毒刺”导弹,就能让苏联人喝一壶了。很多时候这样一枚造价几万美元的小家伙,便可以轻松带走一架数百万美元的武装直升机,外加一队驾驶员士兵。
这样的赔本买卖,苏联即便是家大业大,那也是直呼吃不消。屋漏偏逢连夜雨,此时国际油价又大幅上涨,让靠着石油吃饭的苏联损失惨重,原本还算不错的经济形势急转直下。打仗终究打得是钱,阿富汗那边真金白银玩命的砸,苏联人属实是吃不消。再打下去阿富汗能不能搞定我不知道,但苏联一定是要垮了。
1989年,在阿富汗鏖战了近十年的苏军无功而返,宣告了苏联入侵阿富汗这场战争的彻底失败。虽然苏联从阿富汗退兵了,但这算不上及时止损,苏联的问题已经是积重难返。就在战争结束后不久,苏联便遭遇解体危机,各加盟共和国纷纷独立。最终在1991年12月25日,随着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上空缓缓降下,这个一度制霸半个地球的超级大国彻底消失。
帝国坟场,果然名不虚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