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净胡沙”经典诵读古诗《永王东巡歌》

智慧山丘无限 2024-12-19 16:22:50
永王东巡歌[唐]李白

sān chuān běi lù luàn rú má

三川北虏乱如麻,

sì hǎi nán bēn sì yǒng jiā

四海南奔似永嘉。

dàn yòng dōng shān xiè ān shí

但用东山谢安石,

wèi jūn tán xiào jìng hú shā

为君谈笑净胡沙。

作者简介

李白,字太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隋末,其先人流徙碎叶(今中亚巴尔喀什湖南面),李白出生在那里。五岁随父亲迁居四川绵州(今江油)青莲乡,自号青莲居士。幼年就学蜀中,自言“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其幼年就打下了深厚的文化功底。他性格豪放,喜击剑任侠。二十五岁“仗剑去国”离开四川,怀着“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政治宏愿在全国各地漫游。天宝(唐玄宗后期年号)元年,经人推荐到长安任供奉翰林(一个闲职,做些文字工作),不到两年便遭权贵谗毁而去职。“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的两个儿子李亨(后来的唐肃宗)、李璘都领兵抗贼,但暗中争权。李白参加李璘幕府,后李璘兵败被李亨所杀,李白受牵连被判罪流放夜郎,中途遇赦后又到处漫游。晚年漂泊困苦,卒于当涂(今安徽省当涂县)。李白诗的主题可用一句话概括: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他反权贵轻王侯,狂放不羁,但同情人民,关心政局。他的诗取材广泛,想象丰富奇特,语言清新自然,风格飘逸豪放,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代表。

诗词注释

永王:指唐玄宗的第十六子李璘,封为永王。

三川:秦代郡名,指黄河两岸中原地区。

北虏:对安禄山蔑称。

南奔:指百姓为避战乱纷纷南逃。

永嘉:晋怀帝年号。永嘉五年,匈奴刘曜攻陷洛阳(晋首都),百姓南逃。

但:只要。

东山谢安石:谢安,字安石,东晋人。早年曾辞官隐居于会稽的东山,后又出山做了宰相。这是成语“东山再起”的出处。谢安为相时,曾指挥著名的淝水大战,打败了前秦符(fú)坚的入侵。这里李白将自己比作谢安,意要为永王平叛立功。

君:指李璘。

谈笑:表示不用费力。史载,谢安得到打败入侵敌人的消息,仍与客人谈笑自若,十分冷静。

静胡沙:平定叛乱,使北方安定。

诗词译文

安陆山入侵,搅乱了中原大地;百姓遭难纷纷南逃,惨状如东晋永嘉年间。只要像谢安一样东山再起;谈笑之间就能平定叛乱。

特色赏析

安禄山叛乱,攻陷长安,唐玄宗逃往四川。途中下旨,命李璘总揽南方军政大权抗击安禄山的叛乱,李璘邀请李白加入他的幕府(参谋机构)。乱平,李璘的哥哥李亨继承皇位(唐肃宗),疑忌李璘兵权在手而命李璘去四川,李璘不服从率军东下(东巡)与李亨对抗。后李璘兵败被杀,李白受牵连,获罪流放。这首诗写于李璘东巡时,表示了要为国建功的愿望。

李白加入李璘幕府是为了平定安史叛乱,自以为能为国建功实现平生志愿,于是信心十足地写了这首明志抒怀诗。

头两句写安史之乱给中原人民带来的灾难,将安史之乱比作匈奴南侵,人民纷纷逃难。后两句写个人的抱负,要为平定叛乱建功。写法特点是用典,连用“永嘉”“谢安石”两个历史典故,表现了对百姓的关心和自己的高度自信。

这是一首明志抒怀诗,本来想为国建功,岂知唐宗室祸起萧墙,连累了无辜的李白,“为君谈笑净胡沙”的豪情壮志变成罪证,险些为此送了性命。这是时代的悲哀,更是李白的个人悲剧。

0 阅读:16
智慧山丘无限

智慧山丘无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