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说起降血脂,他汀类药物几乎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字。医生开处方时,十有八九会带上它。而在他汀家族里,又分为“普通”他汀和“强效”他汀。

许多国人服用他汀时,往往选择剂量温和的普通他汀,即使降脂效果不理想,也不愿贸然增加剂量或改用更强效的药。这种现象背后到底是合理的谨慎,还是对药物的误解?
他汀到底是个啥?真的那么神?咱们先来聊聊他汀的本质。他汀类药物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抑制肝脏内的HMG-CoA还原酶,减少胆固醇的合成,从而降低血脂水平。
听起来很厉害,但它并不是“万能钥匙”,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强效版。

关于他汀的争议一直不少,有人把它捧上神坛,觉得它能包治百病;有人又对它避之不及,生怕吃了会伤肝伤肾,甚至影响记忆。这两种观点都有些极端。他汀确实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但它也不是没有副作用的“灵丹妙药”。
为啥中国人偏向“温和”他汀?如果你观察一下,会发现欧美国家的人更倾向于使用“强效”他汀,而中国人多数选择中低剂量的普通他汀,即便效果不够理想,也不愿意随便加量。
这种现象背后,并不是一种单纯的“保守”心态,而是有科学依据的。

1. 亚洲人体质不同,对药物的代谢能力更强
研究发现,亚洲人群的CYP3A4酶活性较低,而这个酶正好是负责代谢他汀的主要通路。换句话说,亚洲人对他汀的敏感度更高,同样剂量的他汀,我们的血药浓度会比欧美人高,意味着可能会更容易出现副作用。
我们不需要像欧美人一样使用大剂量的强效他汀,小剂量就能达到不错的降脂效果。
2. “副作用焦虑”让国人更谨慎
很多人一听说他汀可能导致肌肉酸痛、肝损伤,甚至增加糖尿病风险,立刻就开始担心:“这药能不能不吃?” 这些副作用的发生概率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尤其是在适当剂量下。

但中国人对“药三分毒”的观念深入骨髓,很多人宁愿降脂效果差一点,也不愿冒副作用的风险。
3. 饮食习惯不同,影响胆固醇水平
欧美人的饮食偏高脂高热量,牛排、奶酪、黄油、培根是家常便饭,胆固醇水平普遍较高。而中国人的饮食结构相对清淡,尽管现代饮食习惯有所变化,但总体而言,很多人的胆固醇水平并不像欧美人那么夸张。
我们在降脂时,往往不需要下那么重的药。
降脂疗效不够,就该加量吗?很多人服用普通他汀后发现,胆固醇降得不够理想,就想着“是不是该加量?”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1. 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极低的胆固醇
有些人看到自己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没降到“理想”范围,就很焦虑。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把胆固醇降到极低。
对于普通人群,LDL-C降到2.6mmol/L以下就已经足够,而只有高风险人群(比如有心梗、脑梗病史的人),才需要更严格的控制。
2. 剂量增加,副作用风险也增加
如果单纯为了让胆固醇更低而增加他汀剂量,很可能得不偿失。研究表明,他汀的降脂效果并不是线性增长的,比如阿托伐他汀从10mg加到20mg,LDL-C可能下降30%;但如果从20mg加到40mg,降幅可能只多5%-10%。

而副作用的风险却是指数级增长的,特别是肌肉疼痛、肝酶升高等问题,加量后发生率会更高。
3. 降脂不够,换思路比加量更重要
如果他汀的降脂效果不理想,与其一味加量,不如考虑联合用药。可以加用依折麦布,这是一种能减少胆固醇吸收的药物,与他汀联用可以更有效地降低LDL-C,同时副作用更小。
如何正确服用他汀?避开这些误区1. 不能随意停药有些人吃了一段时间,觉得自己“状态不错”,就擅自停药。但他汀的作用是长期的,停药后胆固醇会反弹,甚至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2. 不是所有人都需要他汀他汀不是万能药,也不是所有胆固醇高的人都需要吃。如果你没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且胆固醇只是轻度升高,可以先试试调整饮食和运动,而不是直接吃药。
3. 服药时间有讲究有些他汀(如辛伐他汀、普伐他汀)应该在晚上服用,因为胆固醇的合成高峰在夜间。而像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服用时间影响不大,可以根据个人习惯选择早晨或晚上服用。

中国人不爱吃强效他汀,并不是因为我们“胆子小”,而是有科学依据的。亚洲人体质对他汀更敏感,低剂量也能达到不错的效果,没必要随便加量。如果降脂效果不理想,与其加大剂量增加副作用风险,不如考虑联合用药,或者调整生活方式。
最重要的是,遵医嘱,不要盲目调整药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参考文献: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
“亚洲人群对他汀类药物的代谢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0
“他汀类药物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9
“降脂治疗的最新进展”,《国际心血管研究》,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