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念受46年往事指责,毛主席:大叛徒头子,李先念闻言豁然开朗

陈石头本头 2024-11-20 19:55:21

李先念,新中国成立后连续5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且数度风浪中屹立不倒,实为党内少数。

新中国成立以来,他不仅见证了历史的翻转,更亲自书写了不少篇章,可以算得上是“三朝元老”。

六十余载的革命生涯,李先念投身解放事业,身心力行,力求以己之力为国家铺路。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他不求名利,只为时代的洪流推波助澜。

1967年,李先念却意外卷入了一场风波,毛主席对他说“大叛徒头子”,这是怎么回事?

李先念受46年往事指责,毛主席:大叛徒头子,李先念闻言豁然开朗

主席称他是榜样

1927年,年仅18岁的李先念,便在故乡投身黄麻起义,担任高桥乡苏维埃主席。

革命的火种在他心中点燃,年少的他并未因年纪轻轻而轻视自己。

五年后,他又带领300余名青年加入红军,组成红四军第11师33团,担任政委。

此时,他尚不通军事,却已深知革命不能等待,枪声才是最直接的回应。

李先念第一次站在部队面前,面对那支近两千人的队伍,感到的更多是困惑。

大家穿着浅灰色军装,头戴红五星八角帽,站得密不透风。

站在人群里,他想,如何才能让这支队伍井然有序地行进?

倘若真挤作一团,恐怕不仅路途艰难,还可能把百姓的庄稼给踩坏了。

这个问题,他不禁问起了旁边的营长孙玉清。

孙玉清只是一笑,随即大声指挥,按一、二、三营和团直属队的顺序,以纵队行军。

李先念恍然大悟,原来行军如此讲究次序。

孙玉清还告诉他如何下达命令,如何设定前卫和后卫,如何进行战斗部署。

正是在这样的实战中,李先念逐步熟悉了战争,开始从每一场战斗中汲取经验。

时间是最好的老师。

李先念凭借着对军事的极大热情和不断学习的毅力,渐渐成为一位出色的指挥官。

他读兵书,熟悉苏军战斗条令,连《三国演义》和《水浒传》都翻了个遍。

从中他不单学到兵法,更多的是领悟到战略与智谋的精髓。

仅仅一年后,他便成为了红军中最年轻的师政委之一。

1933年,24岁的李先念被任命为红30军政委,参与到了更为复杂和艰巨的任务中。

与此同时,蒋介石派刘湘出征川陕,根据地陷入了极为严峻的局面。

红四方面军仅8万兵力,与敌方20多万大军鏖战10个月,最终虽然损失2万余人,却成功歼敌8万余人,取得辉煌战绩。

在这场战斗中,李先念发挥了关键作用,他凭借不断提升的战略眼光和指挥技巧,在战场上展现了出色的领导能力。

这一切并非偶然。

李先念不断与徐向前等军事巨擘并肩作战,积累了丰富的指挥经验,锤炼了出色的军事素养。

毛主席曾评价他:“我们不懂得战争,是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李先念是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的榜样。”

1937年12月26日,李先念与周小舟一同,经历了西路军的艰难征程,终于抵达延安。

穿越西安,途经数不清的山川河流,汽车的轰鸣声似乎还未散去,心中的疲惫早已被路途的波澜壮阔淹没。

毛主席亲自接见了西路军的主要将领,李先念自然不例外。

晚餐过后,毛主席作了重要讲话。

毛主席说,西路军虽败,然其将士英勇顽强,堪称可敬。你们吃不饱,喝不到水,衣衫单薄,弹药短缺,甚至没有医药保障,却始终坚持与敌拼搏。

这种牺牲精神,实属难能可贵。

主席特别提到李先念的坚韧:西路军虽败,但你们依旧带领部分同志,排除万难,抵达新疆。如此决绝的精神,任何军队难以做到,唯有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方能如此。

毛主席显然认识到李先念出自工农阶层,便安排他进入抗日军政大学第三期学习。

抗大结业后,李先念继续转入马列学院深造,始终没有停下过追求知识与武装自我的脚步。

六届六中全会闭幕后,延安的抗大与马列学院的学员纷纷走上了抗日前线。

一天,红军后方政治部主任谭政找到了李先念,开口说道:“先念同志,组织决定你到八路军第129师担任营长,怎么看?”

从军政委一职骤然降为营长,这一职务变化,显然不是一般人能轻易接受的。

然而,李先念没有丝毫迟疑,只简短地回答:“坚决服从组织安排。”

毛主席得知此事后,立即将李先念找来,问:“听说你被安排到129师担任营长,真有此事?”

李先念回答后,毛主席沉默片刻,语气愤慨:“这太不公平!”

听得此言,李先念顿感热泪盈眶。

毛主席对他的关怀,无疑是一种深深的信任与厚爱。

随即,李先念被改任为新四军第4支队参谋长,并由刘少奇与朱理治安排他留在鄂豫边,参与领导中原地区的抗日斗争。

新中国“四大名旦”之一

李先念曾深情地说:“毛主席是我这辈子的导师。”

他的心中,毛主席不仅是伟大的革命领袖,更是他终生的引路人。

这份深厚的感情,非一朝一夕所能培养。

毛主席对李先念亦十分重视,信任之深,超过常人想象。

湖北解放初期,社会动荡不安,不法商人趁机囤积居奇,哄抬物价。

黄金白银的价格疯狂上涨,民生困苦。

面对这一困局,李先念果断集中力量打击投机资本家,制止了物价飞涨的局面。

接着,他又加强了财政收支的统一管理,调整物资调度,规范现金流通,逐步恢复了湖北的经济秩序。

凭借一系列果断的举措,湖北的经济形势很快稳定下来,人民生活得以恢复。

1954年,李先念调到中央工作,担任了国务院副总理兼财政部长。

他成为周恩来、陈云的重要助手,具体负责全国的财经工作。

这是李先念革命生涯的一次重要转折。

然而,这一职务并非他主动选择,甚至可以说,他并未做好充足的思想准备。

毛主席亲自找他谈话,告知他担任财政部长的安排,李先念起初有些犹豫,直言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和水平,愿意请中央另作安排。

毛主席却笑言:“你不干,我就请宋子文来做!”

这番话,让李先念既是无奈又是宽慰。

他笑答:“那可不行,主席还是别请宋子文了。既然您坚持要我干,我就试试看。”

上任后,李先念没有退缩,而是以极大的决心和韧劲投身于这一全新领域。

他沉下心来,虚心求教,刻苦钻研财贸工作的方方面面,逐渐掌握了财政、金融、贸易的运作规律,深入贯彻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五年计划的精神。

在周恩来和陈云的支持下,李先念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肯定与好评。

1960年11月29日,李先念向周恩来及毛主席报告,提出一个重要的粮食进口建议:先进口12亿斤粮食,甚至更多,以缓解当时国内严重的粮食短缺问题。

毛主席迅速批示:“完全同意,能进20亿斤更好。”

此番指示,显示出毛主席对李先念决策的高度信任。

紧接着,李先念向毛主席报告称,由于紧急调运,成功保障了43亿斤粮食进入国内,这些粮食集中用于最急需的区域,避免了京、津、沪、辽等重要地区因粮食短缺而出现大规模的社会动荡和民生危机。

李先念的决策,无疑为中国在那个特殊时期的经济稳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只是李先念经济工作中的一环。

1960年全国物价飞涨,通货膨胀导致物资匮乏,甚至一个鸡蛋的价格就攀升至数元,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陷入困境。

面对民众的疾苦,李先念决定将与民生息息相关的18种商品,如学生课本、煤油等,平价供应。

他不仅稳定了民众的基本生活,也缓解了当时的社会压力,彰显了李先念始终将人民福祉放在心中的深厚责任感。

李先念凭借着谦虚谨慎的作风和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他从一个外行逐步成为经济领域的内行。

这正是通过他不断学习、实践与积累经验的结果。

在22年的时间里,他在国务院副总理兼财政部长的岗位上,与周恩来、陈云携手合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建设与发展立下了赫赫战功。

他不仅应对了国内经济困境,还为后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成为中国经济工作不可或缺的领导者。

毛主席曾高度评价李先念,称其为中国经济工作中的“四大名旦”之一,与李富春、谭震林、薄一波一同被誉为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栋梁。

和“大叛徒头子”看戏

1967年,李先念正凭借周恩来的支持,艰难地支撑着国家经济的危局。

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波将他卷入其中,且风头愈演愈烈,令人始料未及。

事情的起因是在4月29日,全国总工会中一些不怀好意的人向中央提交了一份报告。

报告称从陈少敏所保存的一些材料中,发现了1946年中原突围时,陈少敏和郑位三曾致信中央组织部,提出关于某些干部向敌人自首的问题。

这份看似不起眼的文件,因其涉及“自首”一词,引发了不小的政治风波。

李先念当时忙于军队工作,早已不记得这件事情。

可这种历史往事,却被一些别有用心之人拿来做文章,诬陷之意不言而喻。

随之而来的是一场无端的指责。

有人迅速从中央组织部口中提起,称1946年中原突围期间,陈少敏和郑位三曾容许部分干部自首。

这些话语迅速蔓延,最终落到李先念身上。

身为陈少敏与郑位三的老战友,李先念与他们在鄂豫边区抗日的岁月里并肩作战,共同创建了中原军区。

这些人自然看中了这一点,认为这是借机打倒李先念的最佳时机。

于是,他们开始寻找陈少敏和郑位三,逼迫他们说“自首决定”是李先念批准的,暗指李先念乃是叛徒头子。

与此同时,他们收集李先念的所谓“黑材料”,目标直指李先念,企图在舆论的汹涌声中将其彻底推倒。

甚至有人将李先念的所谓“黑材料”秘密送交毛主席,试图借毛主席一向对叛徒的强烈反感,寻求一个能将李先念彻底打垮的批示。

事态发展至此,周恩来与李先念已无法再忽视。

风头渐紧,李先念被周恩来召入办公室,两人共同回忆当年的细节。

事关重大,周恩来回忆尤为关键。

在中原突围前夕,周恩来亲自赴宣化店,与李先念一道与国民党谈判。

周恩来明确表示,李先念当时忙于军务,根本无暇顾及地方事务,这与李先念的记忆完全一致。

为了慎重起见,周恩来还特意安排人去查阅当年的报纸和档案,力求查清事实真相。

与此同时,李先念找来中原军区的老将王震、王树声等人,共同回忆当时的情况。

当年在中原突围的关键时刻,李先念专注于军事行动,地方事务则由陈少敏和郑位三两位同志负责。

为了保全革命力量,陈郑二人可能在没有广泛传达的情况下,做出了口头上的安排。

也就是在敌人面前,若干部被俘,可以假扮农会会员或新四军战士,以免暴露党员身份,保全自己。

这一决定虽出自革命存亡之急,却并未有恶意,亦非错事。

李先念坦言,尽管自己对当时的安排并不知情,但他能理解陈郑二人的初衷,即保护革命力量,实属不得已的选择。

此事既清晰,也无愧于革命精神。

大家一致认为,必须通过李先念出面,向毛主席及党中央报告这一事实,澄清误会。

6月19日,李先念撰写了一份详尽的报告,向毛主席说明当时的真实情况。

这份报告深入细致,逐一还原了事件的始末,理清了其中的每个细节。

毛主席接到报告后,迅速了解了事情的真相。

与此同时,那些整李先念的黑材料也被毛主席及时压了下来,未再成为事端。

几天后,毛主席特意安排了一个“小聚”,邀请李先念前去观看一场戏剧。

李先念到剧院时,毛主席特意让他坐在身边。

戏开场前,毛主席忽然开口笑道:“大叛徒头子来了,今天我要和大叛徒一起看戏。”

这句幽默的话语,不仅让李先念感到一丝轻松,更是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着毛主席对他的信任与支持。

在那一刻,李先念感受到的,已不仅仅是对错的辩驳,更是一份深沉的理解与信任。

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刻,毛主席以轻松的言语化解了困局,让一切纷扰与谣言烟消云散。

这场风波,最终随着真相的披露和主席的信任,划上了句号。

参考资料:毛泽东点评李先念常家树今天我要和“大叛徒”坐在一起看戏张肇俊 汤堃

0 阅读:49
陈石头本头

陈石头本头

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