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开战车”去喝酒,普京大怒下令抓捕,俄式酗酒何屡禁不止?

招新聊国际 2023-07-08 10:28:00

2000年11月的某天,俄罗斯西伯利亚军区某机步师里,闲来无事的两个士兵,不顾正在值班的职责,大中午的直接掏出伏特加对饮起来,这一喝就是三个小时,这俩人每个都至少喝了一斤多,但他们依旧觉得不过瘾,于是乘着酒兴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到城里找个酒吧接着喝。

于是这两名醉酒士兵,从军营里直接开出一辆步兵战车,奔向附近的城市而去。由于当时正是周末,马路上车多人多非常拥堵,而他们开的这辆战车又没有喇叭,感觉不耐烦的两个士兵,直接打开车载机枪向天鸣枪警示。

这下可不得了,当看到马路上一边开枪一边快速驶来的战车,马路上的群众顿时吓得四散奔逃,场面一时非常混乱!而那两个醉酒大兵,看到这一幕后,竟然还哈哈大笑,然后开着战车一路狂奔,直到撞在一家酒吧的后墙上,才停了下来。

消息不但很快传到了当地俄军部队,就连国防部和刚上任不久的普京都知道了,普京大怒之下,立即下令逮捕了这两个醉酒士兵,同时这件事也让普京下了决心,严惩俄军内部酗酒问题。

据统计,自2000年普京就任总统开始,俄罗斯部队因酗酒违纪而被除名的军人,每年竟多达2.5万余人!即便如此整治,但是如今在俄罗斯部队里,依旧不少人陋习难改,让普京十分头疼。

今天我们就和大家聊聊,为什么俄罗斯军人以及全国上下,都这么爱喝酒?俄罗斯的政府,又是如何面对全民酗酒这个社会问题呢?

提起俄罗斯,相信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肯定是战斗民族的彪悍个性,以及爱喝酒的习惯。可以说,俄罗斯人对酒的偏爱,甚至达到了“痴迷”的地步。

据统计,俄罗斯人每年要喝掉70亿瓶伏特加,全国三分之一的青年男性,和五分之一的青年女性每天都要喝酒。因此,俄罗斯每年30万起交通事故中,有超过七成的遇难者死于醉酒或酒驾,更有近七成的溺水者与醉酒有关。

此外,误食工业酒精导致失明,甚至脑子烧坏的人也数不胜数,难怪有人戏谑道,战斗民族在一步一步把自己喝向灭亡。

那么,为什么俄罗斯人这么嗜酒如命呢?其实,俄罗斯的嗜酒情结是扎根血脉中的,有深厚的历史和自然根源。

在公元九世纪基辅罗斯的时候,当时的东斯拉夫人并不常喝酒,按照当时的传统,他们只有在孩子出生、战争胜利和有人过世,这三个情况下才会喝点蜂蜜酒。尽管当时有些西欧商人曾把酒精带到这里,但政府很快禁止了这个产品,因此还被欧洲人称为“不爱喝酒的人们”。

现在看来,实在有些令人感到意外。

后来,基辅罗斯出现了一位爱酒的莫斯科大公弗拉基米尔,虽然他公开宣称:“饮酒才是国人最快乐的事”。但并没有在群众中带来影响。

真正让俄罗斯人爱上喝酒的,要数十六世纪俄罗斯帝国的首位皇帝,彼得大帝。一直向往欧洲体质的彼得大帝,年轻时曾遍访欧洲各大强国,在游历中逐渐被欧洲人的生活方式所感染,因此,在回国后,也把饮酒的习惯带回了俄罗斯。

彼得大帝对民众的饮酒行为持鼓励态度。他经常举行各种酒宴,甚至明确宣布,无论贫富贵贱,人人均可酿酒,妇女不能把正在喝酒的丈夫从酒馆中带走,否则挨鞭子抽打。因为喝酒中的丈夫,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在这位皇帝的号召下,全体俄罗斯人,从此和酒,结下了不解之缘。

后来,俄罗斯帝国的另一位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也对饮酒十分喜爱,她曾说,喝醉了的民众才是好管理的。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更对俄罗斯全民酗酒的现象,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全民酗酒的隐患也逐渐被埋下。

1905年日俄战争,曾经强大的俄罗斯海军,出乎全世界的意料,竟然被小国日本打得惨败。很多西方媒体认为,俄国人不是被日本人打败的,而是被酒精打败的。

1914年一战爆发后,当时的俄罗斯沙皇尼古拉二世,深知在上一次战争中,酒精对本国部队的恶劣影响,于是,他首次颁布了禁酒令,禁止军队在任何国家购买含有酒精的饮料。然而,这个禁酒令却造成相反的效果,没有了伏特加的俄国士兵,仿佛也失去了战斗意志,在战争中军心涣散,毫无战斗力可言。就连沙皇尼古拉二世本人,也被推翻并处死了。

再后来,到了1917年,伟大的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俄罗斯帝国进入了苏联时代。在领袖列宁看来,酒精会让国家受到资本主义影响,因此,他也号召过苏联实行禁酒。但事与愿违,喝了几百年的俄国民众并不买账,全国人民都在反对禁酒。不得已之下,列宁只好取消了禁酒令。

等到斯大林上任后,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斯大林不但将禁酒令全面取消,更是让伏特加成为了苏军的标配战略物资。

原来,为了激励战士们不怕牺牲的精神,斯大林签发了一份决议,给每个战士和前线指挥员,每天供给100克40度的伏特加酒,后勤人员减半。这下了不得,在整个东线战场上,全都弥漫着得胜归来的苏军战士们,推杯换盏的呐喊声。

在二战著名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德军重兵将苏军团团围住,导致城内守军无法获得补给物资,苏军只能以空投形式向城内运送补给,但让很多人想不到的是,苏联空军冒着千辛万苦投放到城里的物资,最重要的不是弹药和食物,而是伏特加,

为了保障伏特加的供给,苏联飞行员必须冒着被德国人打下来的风险,采用低空投放的方式,将一桶桶烈酒送到守军手上。最终在伏特加的加持之下,斯大林格勒成功坚守,并成为了二战的转折点。

因此有人认为,“是伏特加挽救了苏联”。

据统计,在二战时期,苏军共消耗了2.5亿升的白酒。可以说,苏军在哪儿,伏特加这种特殊给养就跟到了哪儿。因此,苏联战士曾自豪的认为,之所以能打败德国人,靠的就是这两样东西,喀秋莎火箭炮和伏特加。

为什么斯大林开创了让士兵饮酒的先河呢?首先,在寒冷又残酷的前线战场,缺衣少粮的苏军战士急需烈酒驱寒,同时,伏特加的配备也能激发战士们,保家卫国的精神动力。

其次,斯大林和他的儿子,曾任莫斯科空军司令的瓦西里,同样都是伏特加的爱好者。甚至,瓦西里在41岁时的英年早逝,也和长期酗酒有一定关系。

然而,和斯大林不同的是,他的接班人赫鲁晓夫从不酗酒。而且在1958年5月,赫鲁晓夫也发布过禁止酗酒的规定,不过却比较含糊,只是限制烈酒销售,但没有对烈酒生产进行限制,因此,赫鲁晓夫的限酒政策基本形同虚设。

在等到了“爱酒狂人”勃列日涅夫当政期间,苏联的饮酒习惯达到了全盛时期,甚至创造了人均每年消费28瓶伏特加的记录。

当时,有官员感觉这样下去对国家会有不好的影响,于是建议勃列日涅夫能否限制一下。勃列日涅夫在沉默五分钟后,说出了那句“不朽名言”,“你知道吗?俄罗斯人离了这玩意儿啥也干不了”。因此,在勃列日涅夫的带头下,伏特加再次和俄罗斯人水乳交融。

但是到了80年代,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这一切迎来了改变。在看到喝酒已经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的现状后,戈尔巴乔夫下达了苏联历史上,最严格的禁酒令。

他规定,从1986年起减少烈性酒产量,至1988年完全停止含有酒精的果汁等饮料的生产。随后,大量伏特加酒厂被关闭,大部分酒类商店造取缔,无数的种植园葬送在拖拉机和铁犁之下,就连苏联的驻外使馆也禁止了用酒。

一时间,伏特加在市面上几乎销声匿迹。

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老百姓对伏特加的需求,并没有因为禁酒令而改变,伏特加的生产和买卖转入地下,民间自酿自饮成风,大量的劣质酒和假酒流进了苏联人民的肚子。而由于是民间自酿,因此发生了很多千奇百怪的事。

人们为了体验到酒精的快感,将古龙水、清洁剂、刹车油、甚至是杀虫剂这样的,但凡含有酒精成分的液体都喝到肚子里。甚至当时在军队里,苏维埃空军的酒鬼士兵们,还把米格战斗机含有酒精的防冻液吸出来,加以调制,饮入腹中。

因此这一时期,虽然戈尔巴乔夫严格禁酒,但民间酗酒没降反增,甚至大批民众因服用自酿的假酒过度,而一命呜呼。

到了90年代,苏联解体,叶利钦吸取了戈尔巴乔夫的失败经验,为了树立亲民的形象,于是,他废除了禁酒令,并大开酒戒。那时,无论在哪里饮酒都无人干涉。

同时,俄罗斯第一任总统,叶利钦自己也是极度爱酒之人。据说每逢出访,卫兵总要往他的专机里整箱整箱的填满伏特加。1995年访问美国时,叶利钦甚至发生了醉酒失踪的闹剧,吓得特工们四处搜寻,最后竟然发现堂堂的俄罗斯总统,正光着膀子和一个出租司机聊天。

同时在这一时期,苏联解体带来的经济衰退、生活用品短缺等社会问题,让很多普通老百姓陷入了恐慌、彷徨甚至是恐惧的情绪。无数底层的人民,生活在失业的绝望中,只能选择整天依靠酒精来麻痹自己,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沉迷于烂醉。

多重因素交织在一起,俄罗斯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无拘无束的,“酗酒狂欢的时代”。

这样一个烂摊子,最终落在了普京政府的头上。酗酒环境变得纷繁复杂,由于牵扯到各种各样的利益集团,酒类产业也是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因此,极端的禁酒政策完全行不通。

不过,为了解决酒精对俄罗斯社会造成的危害,普京依旧重拳出击,展开了严格的酒精管控,包括限制售卖时间、禁止公共场所饮酒、禁止宣传广告、严厉打击假酒生产销售等。这样一来,俄罗斯人的酒精消费量大幅度下降,每年因为喝酒死亡的人数也大幅度减少。

但是在部队中酗酒的现象依旧存在,也就是文章开头咱们谈到的那次事件。最终,在普京的铁腕下,俄罗斯军队嗜酒的这一陋习收敛了许多,甚至不少部队指挥官,直接宣布戒酒。随着俄军内部酗酒人数大量减少,其战斗力也有了一定提高。

回顾俄罗斯的禁酒历史,对于外国人来说,俄罗斯的酗酒问题或许看起来像是一出闹剧,但其实酗酒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也见证了历史上俄罗斯人起起伏伏的经历,从辉煌到低谷,从彼得大帝到普京,是伏特加陪着俄罗斯人一路走来,直到今天。

在未来,俄罗斯人能否彻底摆脱酗酒,去重塑战斗民族的辉煌,还是继续沉醉在伏特加里无法自拔,我们暂且拭目以待吧。

0 阅读:227
评论列表
  • 2023-07-08 22:57

    [得瑟]无罪战争期间军人应该可以屠杀一切人民

招新聊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