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权更换拉开了血缘的距离,刘彻一直在寻找一个削藩的可行办法!

姑娘说历史 2020-06-11 14:09:26

导读:皇权更换拉开了血缘的距离,刘彻一直在寻找一个削藩的可行办法!

话说自景帝以来,诸侯王都是让皇帝最为头疼的一件事。刘邦建立汉朝时,也想到过,诸侯王权力过大,以后会对中央造成威胁。所以,他做了个规定:非刘氏不得封王。韩信封过王,但不久被捆回首都,降为侯,再后来就干脆让他死在长乐钟室。刘邦这时仍然很天真地认为,只让刘氏封王,这个天下就太平了。自家兄弟,互相帮助还来不及,谁还会造反搞窝里斗?何况,当了王,不用干活,照样领全国最高俸禄,每天都过着吃喝玩乐的幸福生活,还拿脑袋去赌干什么?这个想法,好像很对。好像很对,其实就是不对。

到了他的孙子刘启当皇帝时,那些诸侯王就都起来搞事了。这些王虽然都还姓刘,都是刘邦的直系亲属,但经过几代分支,他们跟刘启的血缘关系越来越远。血缘一拉开距离,政治就很不可靠了。刘启也感觉到了严重的威胁。他知道,他的那些近亲叔伯兄弟们越来越不老实了。于是,他采纳了晁错的建议,来个削藩。可那些拥兵自重、手中权力很大的诸侯王能同意吗?大家谁也不服谁,终于引爆了七国之乱,后来靠周亚夫费了洪荒之力,这才得以平息下去。

由于闹了这么一场,中央政府再也不敢轻言削藩。诸侯王依然我行我素,觉得差不多时,就玩一把谋反的小把戏。就连淮南王那样跟汉武帝好得像朋友似的诸侯王也天天扑在地图上,谋划打进首都的进军线路。刘彻实在忍无可忍,可鉴于老爸的深刻教训,再加上匈奴的麻烦,他在处理跟诸侯王的关系上,一直很小心谨慎。生怕一着不慎,全盘皆输。他没有动手,但他的脑子里永远没有消停,总是在寻找一个可行的办法,让他的这些远近皇亲国戚的权力削弱下去,最后变成一群没有权力只有金钱的土豪,刘彻想了很多年,脑袋都想得痛了,仍然想不出一个办法。但主父偃却帮他想了出来。

主父偃是山东临淄人,从小就是个爱学习的好学生。这哥们小时候很崇拜张仪、苏秦那些人物,总幻想着有朝一日能像张仪一样,通过舌头就可以打动最高领袖,得以位极人臣。所以,他最先学习的专业是纵横术。他自认为可以靠舌头吃饭之后,就离开家乡去混社会。可当时学界大佬们基本都是学儒术的。他插到中间一开口发言,便被大家猛拍砖头,谁都对他毫不留情。他在齐地转了一圈之后,到处碰壁,不但没有混出个模样来,反而被批得体无完肤,只得灰头土脸地回家。这哥们儿崇拜苏秦,而出山求仕的前期还真跟苏秦一个样。

他家本来就穷,一家老少就指望他读完书之后混出个名堂来,然后一人当官,全家幸福。可读了这么多年书,出去一圈,回来时,居然是这个样子,哪里还肯收容他?史书上说“不容于齐”。到底是谁不容他,史书上没有注明清楚。我想,以他当时的身份,那些学界大佬看他不顺眼,最多只是把他从圈子里踢出了事,哪还有心机去把他驱逐出境?真正不容他的,只有他的家人。我们家穷,没钱给你去旅游了,你爱去哪就去哪,他仍然没有反省一下自己,这些年来努力攻读的这些书本知识,到底是不是学以致用?

0 阅读:5

姑娘说历史

简介:华夏五千年,听俺一一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