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乡村夏日夜景,来自辛弃疾《西江月》,农村长大的孩子都见过

执笔读春秋 2024-08-13 23:50:25

夏日夜晚郊外的风景,究竟有多美呢?假如你拿这件事去问城里面的小朋友,他们是很难想象不出来的。

记得在从前网络不那么发达的时候,乡邻之间的关系,远比现在更加亲密。那个时候每到夏季,村镇里的人们时常会相约在月下出行,以散步的方式来“消夏”。

成年人喜欢笼罩在一片银色月光之下的田间风景,喜欢倾听池塘里面那些青蛙此起彼伏的叫声;小孩子们则更热爱在迷离的夜色之中,追逐萤火虫,玩儿捉迷藏。

然而毕竟时代不一样了,随着时代的进步,现在夏季气温一超过36°C,大部分的人就不会出门了。他们只会躲进空调房里吹着冷风,吃着冰镇西瓜,再打开电视观看各种节目。

因此现代的小孩子,尤其是生活在城里的孩子,是没有办法知道夏天野外的风景有多么美丽的。如果一个城里的孩子,想要知道夏夜郊外风景之美,就只能去古代诗词里面寻找了。

下面要提到的这首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就是古人描写夏天夜景的杰作。如果你想知道夏天的夜景到底有多美,就一定要读一读这首词。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赏析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南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这首词是辛弃疾在江西赋闲时创作的一首风景词,词中描绘了三个农村自然风光场景,展现了六个不同的趣味点。

第一个场景写的是辛弃疾步行在黄沙道上,抬头所见的景象,即天空中的“明月”。

风景诗词中写“明月”很常见,但是普通人写夏夜的明月,总是从它的外形——圆、大、明亮上去描绘,辛弃疾却没有直接写明月,而是把明月当作背景,着重刻画了一只被“惊”的鹊。

词中的“别枝”,有学者解释为鹊的脚被树枝“绊住”了。因此,“明月别枝惊鹊”一句,写的其实是作者正一个人孤独地行走在黄沙道上时见到的景象。

辛弃疾在写这首词之前,刚刚和朋友喝了一点小酒,深夜独自返回时,行走在一条田间小道上。古代农村本就人烟稀少,再加当时天色已晚,黄沙道上显得十分宁静。

一只乌鹊停落在树枝上面打盹,辛弃疾的突然出现,显然使它受到了惊吓。起初,乌鹊因为担心人类造而拍着翅膀想要起飞,不料却发现爪子被树枝勾绊了一下。

急于远离行人的乌鹊,惊惶失措地用力扑棱翅膀,拍打着树枝,结果反倒引起了辛弃疾的注意。“别枝惊鹊”这一生动画面,因为有了空中的明月作为大背景,显得更格外令作者难忘。

与此同时,本来有些微醺的辛弃疾,由于被乌鹊振翅打扰到,酒意渐渐醒了。当时的他,感受到有一阵柔和的清风扑面而来,树林子里面还隐约传来了一阵蝉的叫声。

这个“蝉鸣”出现的时间恰到好处,“蝉鸣”如果出现在夏季正午烈日当头之时,人们听了只会觉得烦躁,但是它出现在夏天的夜晚,自然形成了一种令人内心宁静、精神放松的“白噪音”。

蝉在古代诗词中是一种品性高洁的象征,唐代骆宾王作《在狱咏蝉》,以蝉来比喻自己的品行高洁。后来李商隐也以蝉自喻,表明自己就算“本以高难饱”,也不愿意与他们同流合污。

夏天半夜起“蝉声”的事,其实是相对少见的。可见辛弃疾在这里提到“清风”与“鸣蝉”,既是在写风景,同时也是在借着“蝉叫”声安慰词中的自己,对自己说:独行莫惧,吾道不孤。

紧接着,辛弃疾继续向前走,就走到了一片稻田的前面。此时,他的鼻子底下嗅到了一阵“稻花香”。

原来这时正值盛夏,稻花盛开,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大丰收。“稻花香里说丰年”和田里的“蛙声”,是出现在同一场景中的两个元素。

稻田的风光与稻花的芬芳交织在一起,辛弃疾仿佛能听到农民们低声细语,讨论着来年的丰收,这让他感到自己仿佛也成为了这片土地上的一份子,内心的‘孤独感’也随之消散。

同时,农民们的议论声与青蛙的叫声此起彼伏,也像是一场夏季的交响乐,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美妙。

然后,画面突然转至第三个场景。这时,天上突然下起了小雨,但是辛弃疾并未直接描述雨点,而是先提及了天上的星星。

以天边的“七八个星”起兴,来映衬落到地面上的“两三点雨”,潜台词是说——这场雨对于夏夜路上的行人而言,虽突然但也美妙。

若是在别的季节,一个夜晚出行的人未带伞具,遇雨定会担心被淋湿。但在闷热的夏季,降雨带来的却是凉爽,因此不撑伞也无妨。

不过,尽管夏天淋点小雨问题不大,但是假如雨势变大了,淋湿了地面,就会增加行走的困难,甚至可能会让人滑倒。所以,辛弃疾这时候就开始考虑避雨了。

非常幸运的是,辛弃疾很快便看到了自己旧时居住的地方,只需转过弯,走过小桥,家便映入眼帘。

“明月”虽常见,“别枝惊鹊”却非总有;“清风”固然常遇,“半夜鸣蝉”也属难得。

在明月下嗅稻香,听蛙鸣,仿佛能听见农人谈论丰年,这一切已带上了几分“童话”色彩。

最后以“七八个星”,引出“两三点雨”,更让辛弃疾这次黄沙道夜行充满了浪漫与诗意。

这样的夏日晚景,若换作普通人描绘,或许会显得平淡无奇,但是在辛弃疾的笔下,却变得美轮美奂。这其中的原因,还是普通人缺乏词人那双发现美的眼睛。

结语

这首《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写于宋孝宗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正是辛弃疾因力主北伐而遭受朝廷“主和派”的打压与排挤的时候。

当时辛弃疾迁居江西,开启了一段长达十数年的隐居生涯。在这十几年当中,辛弃疾屡次遭受政敌的构陷,几度被贬谪、罚俸,生活困顿,时常以酒浇愁。

然而,远离了京城的喧嚣与朝堂的纷争之后,随着岁月的沉淀,辛弃疾的内心也逐渐归于宁静。

挣脱了名缰利锁,不再为俗务而奔波,辛弃疾逐渐学会了与世界和解,从此以心为眼,细致地观察周遭万物。

终于,在某一个夏天的夜晚,辛弃疾终于捕捉到了黄沙道中,那份潜藏的静谧与美丽。

现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们多数人已远离了田园,投身于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之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穿梭于上下班之间的人潮,行色匆匆,为生计奔波,精神负担加剧。

因此,我们很难像辛弃疾那样,在夏夜漫步于郊外田野,倾听自然,更无暇在夜行的途中驻足,细细品味大自然中的每一处美好。

但是正如法国艺术家奥古斯特·罗丹所言:“世界从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在日常的琐碎与平淡之中,只要我们常怀一颗细腻敏感的心,总能于不经意间,发现那些默默藏匿于世界角落的美丽风景。

参考资料: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作者:辛弃疾,南宋;

1 阅读:55

执笔读春秋

简介: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