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腊月二十三,小年。这天预示着旧岁的结束,也拉开了春节的序幕。
农耕时代冬天已经闲了,过年是从小年开始,祭灶祭祖,打扫屋子,置办年货,张灯结彩贴春联……
如今,年味已然淡了许多,不止是禁燃禁放的缘故,也不是历史文化的淡漠,更深层的原因在于,我们要上班。
如果小年也是法定节假日,想必我们庆祝它的方法,可以创新一百倍呢。可现在连以前怎么过,都不知道了。
小年祭灶王,今日宜吃甜如今,城里很少有传统的灶台了,不少年轻的朋友没有经历过祭灶。我们来还原一下旧时的祭灶场景吧,《燕京岁时记》是这样记载的:
“二十三日祭灶,古用黄羊,近闻内廷尚用之,民间不见用也。民间祭灶惟用南糖、关东糖、糖饼及清水草豆而已。糖者所以祀神也,清水草豆者所以祀神马也。祭毕之后,将神像揭下,与千张、元宝等一并焚之。至除夕接神时,再行供奉。”
古时候祭灶使用的黄羊做祭品,据闻宫廷祭祀也还在用,但民间已经见不着了,祭灶只用各种糖品、清水草豆。
王弘力《古代风俗百图》
祭祀完毕后,要把旧的灶神像揭下,用稻草为灶神扎一草马,为了让他“上天言好事,回宅降吉祥”,还将糖瓜用火融化粘在他嘴上,以使其“嘴甜”只说好事,然后和草马、纸元宝等等一起烧掉,等到除夕接灶神时再重新供奉,这便是祭灶了。
比起祭灶,跳灶王就更少见了,上了年岁的人小时候在乡间可能见过。《古代风俗百图》描述了这样的场景:
“年关催人诸事忙,乞儿结伴扮灶王,敲竹歌噪门前舞,赏钱好言禀玉皇。”
小年这天,总会有一支白面鬓口的表演的队伍,沿着门庭,市肆,店铺表演。走在前面的老者把竹板打得稀里哗啦的作响,高声唱到:
“敬送灶君上九天。壮马,草料,顺风到。供的糖瓜甜又甜,请对玉皇进好言......“
唱罢结束,家家户户的老人们便会从屋子里出来,拎着一兜子头一天晚上自制的糖瓜分给大家;村落里的所有孩子便会成群结队跟在身后,趁机讨些甜香酥麻的糖瓜吃。
王弘力《古代风俗百图》
这里尤其要讲讲麦芽糖。日常我们用得不多,但它的悠久历史可以追溯到周朝,《诗经》里就有相关的记录。
麦芽糖性微温,味甘,归脾、肺、胃经。不仅好吃,而且是第一个入药的糖,有健胃消食、补脾益气、润肺止咳、生津去燥、缓急止痛等功效。
现在很多人控糖,控糖是没毛病的,糖不要吃过量,但也别太害怕它。甘酸化阴,甘辛化阳,平时如果能学会用糖,能很快速解决一些身体问题。
这几个含糖小妙招送给你:
久咳不愈:萝卜500g,捣烂,绞取汁液,盛碗中,加冰糖15~30g,蒸化,趁热徐徐饮用。此方源于《本草汇言》。萝卜清热化痰,冰糖润肺止咳。用于痰热咳嗽,咽干口渴。
女性贫血:红糖30克,红枣20枚,加水适量煮熟食用。脾统血,养血就要从后天之本脾土养起,以甘补之,如果有血瘀,还可以放点山楂。
胃口差、虚寒腹痛:6个大枣、3片带皮生姜,适量冷水下锅,水开后煮10分钟,加两块红糖。每天煮一次,一般喝两周左右,每天在中午前喝完。小孩不爱吃饭,大人脾胃虚寒腹痛、神疲乏力、便溏腹泻,都可以用这个食疗方。
吃灶糖,是过年前的热身。现在物质丰富,能让灶王爷说甜言蜜语的好吃的也多了去了,不只是糖瓜。
今天请自己吃点甜,哪怕不祭灶王,也陪灶王爷过个节吧!让自己的生活甜蜜一点哦!
乱岁日不可多得,百无禁忌正因为到了小年,灶王爷要上天庭做年终总结,各路凶神恶煞的小长假也开始了。从小年(一说腊月二十五)到除夕称为「乱岁日」,是不可多得的好日子。《帝京岁时纪胜》说:
“因灶神已上天,除夕方旋驾,诸凶煞俱不用事,夺于此五日内婚嫁,谓之百无禁忌。”
既是“婚嫁吉日”,又“百无禁忌”,所以旧时家里穷没钱给彩礼的,多抢在此几天嫁娶,叫做“赶乱岁”,一是哪怕彩礼欠奉礼数不周也不会被怪罪,二来临近春节,图个喜庆方便张罗。
没有结婚需求的,也可以不那么顾忌。可以做点平时想做但又不敢做的事,比如小孩捣蛋,大人表白,债主讨钱,单身相亲……小年也是大好吉日,临近过年心情好,嘻嘻哈哈的就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