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楼选航校参谋长,无人愿意担任,二野师长举手:让我当

历史之韵 2025-01-15 16:14:22

在上世纪50年代初,空军里面曾经出现一个“传奇参谋长”,他原本是第二野战军的师长,后来进入了空军开创的航空学校担任参谋长,当时的他已经33岁了,在很多人看来,这位参谋长只能做好一些基本的参谋工作了,有关于空军战斗的事情,他也只能止步于理论上。

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就连苏联教官说过,33岁已经不适合接受飞行训练的他,竟然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面将我空军之中能够学习的先进机型全部学了一遍,这些学习不仅仅仅是理论知识,同样还有开着飞机飞上蓝天的实操。

这位传奇参谋长,后来担任了空军第三军的军长,他就是开国少将杨思禄将军。

对于杨思禄将军,许多开国将军们对他的印象大概能形成两个词:

“大胆,沉稳”。

杨思禄从一名野战军师长变成了空军航空学校的参谋长,这个职位以及军种的改变,本身就是一个令人感到好奇的事情。

在空军司令员刘亚楼苦于航空学校参谋长人选的时候,杨思禄勇敢的举起了手,表示自己愿意去当这个参谋长,杨思禄的这个决定,改变了他为来在解放军中的发展方向,成为了解放军空军的领衔人物。

1949年的11月,在开国大典过去了一个月之后,在10月1号当天,中央领导人担忧国民党的飞机袭击北京的那种感觉历历在目,建立属于人民解放军自己的强大空军,这个工作迫在眉睫。

同样是在开国大典阅兵的时候,我军受检阅的空军部队的飞机在天空飞了两遍,这背后反映出的其实是我军空军人才的缺乏,所以在11月的时候,在中央军委的任命下,第四野战军参谋长刘亚楼,以第四野战军14兵团机关作为班底,正式建立空军机关和部队。

这就是解放军空军的正式起点。

之所以让刘亚楼担任空军司令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第四野战军在这么些年的解放战争过程中,一方面在战场上缴获了敌人的战斗机以及各种机型,一方面是原本在延安进行空军教育培训的“ 18集团军工程学校”的师生人才,绝大部分都去了东北。

这些人才后来又继续在东北招收新的学生,并且在日本人无条件投降之后,在东北的一些军火库中找到了一些尚且可用的飞机,所以东北当时是具备着一定的空军基础的,虽然整体来说并不多,可是中国共产党人就是擅长在荒芜中开辟一片生机,依靠着几年战争的沉淀,第四野战军的空军事业是所有部队中最好的。

刘亚楼本身就前往过苏联留学,刘亚楼与一些苏联空军将领是认识的,这有利于未来中苏两国之间的空军事业沟通,所以基于这些因素,刘亚楼成为了空军司令员,只不过对于刘亚楼来说,在空军刚刚建立的时候,这个职位对他更多的不是荣耀,而是压力。

因为空军刚刚建立,可以说是一穷二白,如何把空军完善起来,并且建立成世界强国空军,这一切都需要刘亚楼来完成。

根据苏联空军的发展历史,刘亚楼知道,建设空军的工作说复杂也复杂,但是从立项的角度来说,重点难点也就这么几个。

比如第一个首要的任务,毋庸置疑就是培养飞行员和各种专业技术人员。

空军需要飞行人才,这属于是一线人才,随时都要飞上蓝天执行各种各样的任务,而在一线人才之后的,就是后勤人才,需要无时无刻在地面配合天空中作战的飞行员,再之后就是在二线进行飞行员培养的教育人才,相比起前两者,后者重要性一点都不少。

但是当时新中国没有太多这样的人才,如果想要获得人才,第一个办法就是从现有的苗子中选出人来进行培养,第二个办法就是挖掘人才让他们回国,为空军事业建设。

而当时解放军的空军拥有哪些空军人才呢?

第一,是在国民党不断失败之后,向我军起义或者是被我军俘虏的相关空军人才。

第二,是解放军在延安时期就开始培养的空军人才,也就是常说的东北老航校人才。

第三,就是各野战军部队中,具备空军飞行员选拔条件的人才。

而第三种人才,占据了当时空军人才90%以上的人数,可是这一类人才有着巨大的缺陷,他们曾经都是野战部队,对于飞机非常陌生,要想让他们成为飞行员或者是后勤人员,需要进行大量的知识教育。

基于这种情况,刘亚楼喊出了“先航校后机关”的口号,也就是说,在刘亚楼看来,只有先把人才培养出来教育好,那才能去做之后的一系列事情。

而为了快速完成这个计划,刘亚楼立即对各野战军部队发出了“动员”,各野战军的首长也开始在部队内选拔适合空军的人才,担任着第二野战军副司令员兼任参谋长的李达将军就看好了教导二师师长杨思禄将军。

说起杨思禄跟刘亚楼之间,李达还记得他们曾经有过一段“战友岁月”,刘亚楼当年带着部队长征到陕北的时候,杨思禄就曾经担任过刘亚楼的警卫班班长,而且杨思禄这个人胆大心细,教导二师的部队刚好又有一部分被安排到了四川转业,杨思禄当时的工作也待定,所以李达就选中了他。

在1950年的四月,李达找到杨思禄然后对他说:

“杨师长,中央决定从陆军抽调一部分干部去组建空军。野司经过研究,认为你去比较合适。怎么样,能行吧”?

对于组织的安排,杨思禄从来都没有退缩过,他向李达表示:

“只要组织认为我能够行,那么我就一定完成任务”。

到达了北京之后,杨思禄被空军干部部的工作人员安排到了指定地点,在那里,杨思禄看到了一个个从各野战部队来到北京准备加入空军的各级军官,其中还有很多红军时期的老战友,杨思禄与他们相谈甚欢,对于即将要接受的空军建立挑战,他们心中既有压力,也有期待。

等刘亚楼忙完了手头上的工作,亲自与这些即将加入空军的将军们进行了谈话,在会议上,刘亚楼就告诉了所有将军们建立空军的方针,就是新航校后机关。

看到了杨思禄的时候,刘亚楼非常惊喜,对着杨思禄说:

“嘿,小杨班长,你也来空军了,难道是来给我座机护航的嘛”。

刘亚楼的玩笑,让众人内心紧张的感觉缓和了许多,杨思禄也同样如此,在会议上,刘亚楼谈起了空军以及陆军之间的一些相同点以及不同点,空军以及陆军之间的作战方式以及作战思维有着很大的不同,所有人都用心地听着,在会议的结尾,刘亚楼忽然打起了一个“广告”。

因为空军的航校当时的参谋长还是空着的,一直以来也没有适合以及足够的人才放到这个位置上,所以刘亚楼问一问在场的所有将领,谁愿意当这个参谋长,因为航校的参谋长整体的等级是比不上野战军师长的,刘亚楼也理解战友们的想法,就在没有人愿意接过这个职位的时候,杨思禄举手说道:

“让我去当,职务高低无所谓,关键当参谋长可以一边干一边学,还能尽快地摸索空军各方面的知识”。

刘亚楼看到了杨思禄举手之后,首先是一阵惊喜,然后又下意识摇了摇头:

“小杨班长,你可是二野的师长,真的愿意屈居当参谋长吗”。

杨思禄看着老首长的眼神坚定地回答道:

“司令,我愿意”。

了解自己曾经警卫班班长的刘亚楼非常振奋的一拍桌子说:

“好啊,杨思禄我就觉得你很有眼光,未来想当好一个空军的军事主官,我认为就一定要先当好一个参谋长”。

就这样,杨思禄成为了航校的参谋长。

而在担任参谋长期间,杨思禄将学校的校风变得非常健康,因为飞行员之中有一些国民党的资本作风,他们曾经有“不端风气”,杨思禄对于这些人从不手软,该批评该开除,没有过犹豫。

为了更好的管理航校,杨思禄知道自己都必须学会飞行的基本能力,其实当时在解放军里面,有许多重要的中高级将领都已经在学习飞行技能,只不过杨思禄在这些将领里面,文化水平相对来说差很多,而要想学会空军知识,就必须要学会飞行理论、领航专业、飞机构造、空气动力学等等知识,这不亚于让一个凡人登天。

可是杨思禄坚强的意志让他做到了,他虽然已经33岁了,可是依然不放弃飞上蓝天的坚定理想,别人一天学习八个小时,他就学习十多个小时,最终在1951年的时候,他成功驾驶飞机飞上蓝天,杨思禄在空军里面的故事,也振奋了许多年轻人。

也是因为杨思禄将军的努力学习以及积极改变,在后来的空军事业之中,他不断进步,他担任过航校的校长,后来进入军区的空军担任军长,一直担任到了福州军区的副司令员,成为了台海空域安全的保障线。

正如刘亚楼对他的评价,只有做好一个参谋长,才能当好一个军事主官,这些勉励的话语,杨思禄从未忘记。

0 阅读:71
历史之韵

历史之韵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