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理会议后,张国焘用200大洋拉拢彭德怀,彭德怀如何回答

近代史江湖论 2023-10-27 18:27:16

1935年6月懋功会师后,军营里热烈的气氛还没有消散,问题就发生了。

6月26日,在两河口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博古和张国焘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争吵的问题是:两军会师后,这10万大军应该向南,还是向北发展。

在讨论的过程中,张国焘一度坚持应该南下,博古便挖苦张国焘,说他是“麻雀飞进阴沟里,进的去出不来,只有死路一条。”

博古的话是有道理的,川康地区人烟稀少,粮食困难,深山穷沟,地形不利,不仅难以就地发展,还缺乏足够的战略纵深和回旋余地,蒋介石只要在川康边界的关键隘口驻守一些部队,我们进去就再也出不来了。

但是,从另一方面说,他的话也有些太挖苦了,没有照顾到张国焘这位“老资格”的面子,在工作方法和策略上存在问题。

据杨尚昆回忆,听到博古的嘲讽,张国焘“一下就跳起来”,气势汹汹地反问他:“你说我是麻雀,你博古懂什么?你把中央苏区这么大的根据地都丢了;你们打了败仗,不能说要让李德负责,他是外国人,你们都要负责!”

张国焘不仅指责了博古,还夹带着批评了另外一些中央的同志,导致会议一度进行得很是艰难。但好在在中央的耐心疏导下,张国焘最终还是勉强表示自己同意北上。

对于张国焘其人,杨尚昆晚年在他的回忆录里有一段很生动形象的描写:

“他这个人城府很深,是个脸上没有春夏秋冬的人,也就是说脸上没有表情,说起话来很慢,还哼哼哈哈的,在肚子里打主意,有时很粗暴,很跋扈。”

两河口会议上,张国焘之所以妥协,并不是因为他真的转变了观念,而是因为那不是他的地盘,他形单影只,只好暂时妥协。会议结束后,张国焘回到了自己的驻地,立刻就展现了自己的真实面貌:

本来在会上,中央已经做出了攻打松潘的战役部署,但张国焘却按兵不动;他还在四方面军的干部会议上说周总理和朱老总的不是,甚至公开表示了对遵义回忆的否定,说什么遵义会议不能算数,我是政治局委员,我没有参加,中央要重新开会……

但是,张国焘也并非等闲,他知道他现在需要耐心规划,从长计议。

两河口会议的第二天,张国焘就把聂荣臻和彭德怀请到自己那里吃饭去了,当时聂荣臻是红一军团的政委,彭德怀是红三军团的军团长,张国焘的意思实在不能再明显了。他知道中央红军一路跋涉,打得很是艰苦,而彭老总又在一个月前的会理会议上受到了误解,于是他就把彭老总作为了自己挑拨、拉拢的对象。

当时杨尚昆同志是红三军团的政委,彭老总回去后对他讲了这次谈话的内容:张国焘说要给3军团补充4个团的兵力,还特地让他的秘书黄超给彭总送来了好几斤牛肉干和大米,还是二三百块大洋,说是帮助3军团“解决困难”。

彭老总当场就拒绝了他,说:“我的困难是部队的困难,你这200块光洋我不要。”让张国焘碰了一个大大的钉子。

彭老总对杨尚昆说:“我是行伍出身,在旧军阀里当过团长,他们的那么一套我还不清楚吗?张国焘算什么东西,把我看成军阀了!”这件事,彭老总也向毛主席做了报告。

眼看彭老总拉拢不来,张国焘又瞄准了杨尚昆,当年他们在莫斯科一起读过书,回国后在上海全国总工会也共过事,当时为了隐蔽,他们对外以表兄弟相称。

张国焘找到杨尚昆请他吃饭,见面后就说:“老杨啊,你原来是个文才,现在投笔从戎抓枪杆子了,辛苦辛苦……”杨尚昆觉得他东拉西扯说这些干什么,只是礼貌性地应付了他。

在“挖墙脚”的同时,张国焘也想方设法向组织要权。之前芦花会议上,毛主席说打算请他到中央来负责党的工作,张国焘表示自己没有那个意思,委婉地拒绝了。但实际上,张国焘的目标绝非党务,而是要抓军权。他拥兵自重,步步紧逼,为了维护大局的团结,中央决定任命他为红军总政委。

但张国焘还是不肯止步,当上总政委后,他立刻就收缴了各军团的电报密码本,切断了四方面军、二、六军团和中央的联系。同时,他把矛头对准了和他不合的博古,说遵义会议对博古的批判不彻底,是“调和主义”,要撤销博古总政治部主任的职务,否则自己就退出政治局。

张国焘的花招很多,杨尚昆回忆,毛主席后来对他说过:“张国焘那个时候找个肚子疼的借口,躲在四方面军的后勤部,就是不到会,实际上是躲会,逃会。”

他知道,自己在政治局的力量并不占优势,所以他就想方设法不去参加。而中央开会又不能不征求他的意见,只好派出周总理去问他,再把中央的意见告诉他,搞得周总理像个“联络员”(杨尚昆语)。

周总理后来对这件事也印象深刻,他说:“那时候我们和张国焘的关系,就好像延安时代和蒋介石的关系差不多。政治局会议这样开,在党的历史上是没有过的。”

随着矛盾的逐渐公开和明朗,张国焘也因此越发变得明目张胆,他按兵不动导致《松潘战役计划》流产,随后中央又制订了《夏洮战役计划》,但张国焘又是不肯执行。最后,在9月8日,张国焘给陈昌浩、徐向前发去了那封著名的“密电”,要求他们立刻带着所有右路军南下。

9月9日,得知电报的中央率领1、3军团连夜北上,在徐向前的要求下,“红军打红军”的危险局面最终得到了避免。

9月12日,中央来到了甘肃俄界,并在这里召开了政治局会议。面对张国焘的危险举动和野心,大家都非常生气,杨尚昆和叶剑英等同志都要求开除张国焘的党籍。

但毛主席认为:“这样做就绝了,开除了他的党籍,后来就没有文章可以做了。要知道,他虽然已经没有共产党员的气味了,但手里还控制着四方面军啊。我们还是希望他们出来的。”

毛主席的这番话说服了大家,所以,中央对张国焘的批判被限制在了高层,连师一级的干部都没有传达。而张国焘那一边,却把他捏造的谣言和污蔑传达给了几乎每一个指战员。

但是,历史的进程不会因为几乎谣言和污蔑就被改写,正如毛主席临别之前对四方面军战士们说的那样:“一年以后,你们一定会跟着我们走这条路的。”一年后,在四川到处碰壁、损兵折将的张国焘不得不面对现实,率领四方面军北上了。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0 阅读:3

近代史江湖论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