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新政府能否将使亚马逊雨林重焕生机?

含双聊国际 2023-02-19 12:37:09

尽管新政府的雄心可能终将被勾心斗角的政治现实消磨殆尽,它带来的曙光却并非妄谈。

令人惊叹的风暴在亚马逊雨季的夜晚并不稀奇,它们带来了欣古河的汛期与亮彻夜空的闪电。

这是雨季,森林生机勃发的时节。每一株植物都迸发青翠欲滴的绿意,努力将绿荫拓展得更高、更远。入夜,虫鸣蛙鸣为夜的奏鸣曲增添点缀,吼猴的叫声在森林里久久回响。

亚马逊上空的云聚集成团,就像团结参与森林保护的人们。

今年一月,人类有望加入这场一年一度的复苏,而不是如去年一般对森林大肆破坏。事实上,一种久违的感受已在一众积极关注森林保护的人口中呼之欲出——希望。

诚然,在暴动者袭击巴西首都政府大楼,要求发动“军事政变”以阻止新总统卢拉(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上任的短短数周后,乐观显得有些为时尚早。

但前总统雅伊尔·博索纳罗的极右翼支持者在首都的暴力袭击失败了。面对这场袭击,人们首先感到震惊、愤怒,转而变成释然,再然后是一阵如目睹种子萌芽般的喜悦——他们意识到一种关注自然与民主的核心原则正在回归。

卢拉总统和瓜贾哈拉部长

新一批内阁人员已经就保障种族、年龄和性别平等做出承诺。他们试图打破博索纳罗时代清一色年长白人掌权、推崇军事独裁政权的状况,复苏多元、团结、充满生机的社会氛围。巴西过去500年来首位土著出身的部长索尼娅·瓜贾哈拉(Sônia Guajajara)表示,她展望“政治本土,思想绿化”。佩戴传统头饰,手摇响葫芦(maraca,一种葫芦制成的打击乐器,来源于巴西土著语),她在就职典礼上承诺着眼大局,而非唯钱权是图。她说:“我们并非独享地球,我们和其他千万种生物共存于这一片土地之上。”

史无前例地,巴西土著事务机构(Funai)的负责人由一名原住民女性担任。而备受敬爱的律师Joênia Wapichana则取代了一位有军旅背景的白人男性的职务,后者曾放任监管机制萎缩,使得土著民族的领地遭受乱砍滥伐、过度开采与捕捞。

国会中,新当选的原住民议员塞利亚·夏克里亚巴(Célia Xakriabá)谈及这个转折点:“我们将重新造林,把希望还给迷惘的人们。巴西仍旧充满可能,她只是曾经沉睡。”她同时申明了改变议会现状的决心:“议会将不再是暮气沉沉的,它会是格尼帕树绿和胭脂树橙的颜色,同我们一样焕发生机。”

原住民议员塞利亚·夏克里亚巴

这种“万象更新”的乐观态度,毫无疑问将会受到残酷的政治斗争现实的打击。不过他们也并非盲目乐观,巴西原住民再清楚不过,当前斗争取得的领土和权利很可能在下一秒就失去。这也是为什么Ailton Krenak等思想家指出原住民格外适合处理气候危机等问题——因为他们在过去的漫长岁月里都曾生活于种种困境之中。

不过这次,原住民至少掌握了更多有利条件。他们拥有一个公众平台,卢拉总统也承诺给予他们更多领地——仅仅因为他认识到原住民们为保护大自然作出的贡献,而非出于追求历史正义或别的什么目的。

卢拉总统与环境部长玛丽娜·席尔瓦(Marina Silva)设立了不再毁林的目标,并表明了不惜动用国家力量来保证保护区和生物群落不受进一步侵犯的意愿。他们告诉农民,想要收成更好,必须修复、养护受损的土地,这与之前的宣传导向大相径庭。上百年来,巴西在全球资本主义经济中存在的意义不过是被榨取自然资源。这么看,巴西政府这次的环境保护目标实在是雄心勃勃。

对雨林边界的城镇而言,前景并不明朗。他们在选举期间疯狂地为博索纳罗投票,甚至在其败选后无端指责卢拉窃取选举。除了武力威胁,他们在大选后还进行了数月的游行示威。在巴西国会等国家机构遭袭后,抗议者的帐篷营地已被拆除,但除非卢拉能够证明自己的确是一个更好的总统人选,否则博索纳罗支持者心中的怨愤以及他们发动暴力反抗的可能性将难以铲除。这就是需要国际资金支持发挥关键作用的地方。世界必须认识到巴西作为拥有最多陆生物种的生物多样性大国的重要意义,并且为巴西维持生态系统稳定、处理气候危机的工作提供支持。

在正于蒙特利尔举行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上,富裕国家承诺每年资助300亿美元(约合240亿英镑)以帮助发展中国家完成他们保护30%的自然环境的新指标。这种雄心和资金支持的力度是从未有过的。

我是为数不多的参与了2010年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生物多样性缔约大会第10次会议的记者。那时,科学否认运动¹大行其道,国际合作脆弱不堪,除了一小拨科学家之外,人们根本没有任何环境危机意识。以至于当对议定书的最终版本终于达成一致时,参会者们显而易见地都松了口气,在会议中为贫富国家沟通作出了重大贡献的巴西代表团几乎要载歌载舞。可惜事实证明这份协定最终沦为空头文件,因为该协定资金不够、运作透明度不足,对钻空子的人也没有足够的惩罚。直到最后,爱知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Aichi biodiversity targets)²也没有一个达成。

正在蒙特利尔举行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会得到更好的结果吗?相较过去,情况当然有了进步。但考虑起达成目标所真正需要的那些条件,我们现有的条件还远远不够。最终,仍将需要巴西等拥有丰富生态资源的国家,从利用、破坏生物群落的旧模式转变为保护它们,让人与自然互利共赢。农夫需要成为大地的守护者,不再让活生生的森林变为一段段木材。这些愿景的达成需要经济向“自然向好”(nature positive)的模式转变——这是一个难度不亚于净零碳排放的挑战,并且它的推进难度更高。它的实现将需要人们对自然的重要性有更深的理解,尽管有些方面看上去离人们的生活很远,且无足轻重”。

纵观巴西欣古,森林与气候的相互作用清晰可见。森林创造出它独特的气候。我觉得亚马逊的风比我去过的任何地方都要更频繁、强劲。每年,全世界的14亿次闪电中大约有70%发生在热带。据Nasa科学家表示,这其中的许多都可能是由森林导致。他们相信植物生长影响着区域性季风的变化,在雨季之始造出大风,又不断改变着风的方向。其他科学家则将亚马逊看作一个巨大的泵。巴西气候学家Antonio Nobre解释了千万棵树的蒸散作用是如何形成在全南美运输巨量水分的“空中飞河”³,并且影响着加勒比海、大西洋上的信风。在他看来,亚马逊雨林是地球的一个重要器官——不是“地球之肺”,而是“地球之心”。

Sumaúma,亚马逊雨林里面最高大的树木之一。

这颗“心脏”如今跳动得大不如从前有力。如今亚马孙雨林的面积缩减了17%,产生的雨量也大幅减少。如果毁林面积达到两成,这个生态系统甚至可能面临崩溃:雨林将会干涸,退化成灌木丛林地。卢拉总统上任之初的举措之一就是在位于亚马孙雨林中的的贝伦(Belém)申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那将发生在2025年,他四年任期的第三年,一个为巴西,也为世界检验这个转折期的希望究竟是否可靠的绝佳时机。我们还不能确定这场会议将带来什么,但至少风暴正在蓄积,希望近在眼前。

【名词解释】

1.科学否认运动

忽视或干脆否认科学证据,以逃避采取行动。某些政客熟练地寻找不行动的借口,以谋取私利:比如总是对气候变迁采取“等等看”的态度。

2.爱知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Aichi biodiversity targets)

在2010年10月日本名古屋召开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10次会议上通过。分为5个战略目标和20个行动目标,呼吁各国要采取有效和紧急的行动来阻止生物多样性的丧失。2020年9月,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发布报告,其中提到,2010年爱知生物多样性目标中的20个行动目标,没有一条完全实现,仅有6个目标部分实现。

3.“空中飞河”

地球上空的水蒸气并不是随风飘散的,而是有固定的流淌通道,于是形成了这空中的滚滚江水。据探查,地球上空的主要大河有10条,南北半球各有5条。它们的流淌几乎环绕全球,是全球降水的调节命脉。

0 阅读:12
含双聊国际

含双聊国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