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地铁站的房子,大多是相似的,有着城市地铁配套这样的稀缺资源作为价值兜底。
没有地铁站的房子,则各有各的不幸。
没地铁站的房子,可以分为2种,一种是城市本身有地铁,但是房子不在地铁站附近,没有地铁线路经过;
另一种则是城市本身就还没规划建设地铁,市内一套地铁房都没有,后一种房子,几乎可以不在讨论和对比范畴之内了,毕竟,含金量悬殊太大。

我们可以从以下这几个角度,来讨论同一个城市内,地铁房源和非地铁房源的区别:
1、居住便利性地铁房的居住便利性,不言而喻,不仅对于上班族的日常通勤是一个福音,而且通过地铁线路,业主能够轻松链接到全城的每个关键交通节点,极大缩短了城市板块、区域、商圈的地理和时间距离。
就算地段是处于郊区的房子,只要有地铁站加持,也能够迅速通勤到达市区核心板块,地段的平权效应大大加强。
而那些没有地铁站的房子,就算位于市区核心板块,生活的便利程度和生活半径,也会逐渐降低和萎缩,与地铁房没有可比性。

地铁房的资产回报率,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其一,是房价上升幅度,一些比较典型的地铁城市,往往会在地铁开通前后出现30%以上的涨幅,且后续的楼市行情中,地铁房的资产增值速率,也远远超过非地铁房;
其二,是出租回报率,地铁房的出租行情,无论是租金,还是空置期,表现都要比非地铁房更为可观,这也是居住的便利性所决定的。
随着城市的逐渐发展,非地铁房源的资产回报,最终可能仅仅会体现为一个居住空间的价值,而地铁房源的资产回报率,会高于其居住价值,具有更高的天花板。

地铁站附近的商圈,会逐渐更新换代,由低端到中高端,由粗放到精细化,只有充满竞争力的经营类目和业态,才能最终生存下来。
商业业态的更新迭代,与地铁站附近的商业地产回报,也是相互促进的:
地铁站附近的门面、商铺、写字楼租金增幅,甚至会高于住宅增值幅度,因此,商业业态也在不断适应更高租金成本、更多客源、更大量的曝光环境。
而那些非地铁房附近的商圈,失去了交通流量的加持,客源寥寥无几,很有可能逐渐没落或者冷清,商家撤离搬走,门面低价转让,或者就面临着旧城改造。

地铁房和非地铁房在二手市场上的流通性,是有着非常大的差别的,一个是天上一个是地下。
大多数二手房客户群,之所以购买二手房,本身已经在“新房情结”上作出让步了,于是就只能在一些实惠的配套、地段、户型等方面找补回来,地铁配套就是一个非常强有力的卖点,是实惠里面占比比较大的权重因素。
因此,地铁房的受众会更多,更多的人愿意买地铁房,流通性也是处于二手房源的第一梯队。
而那些非地铁房源,在同样的价位条件下,只要面临地铁房的竞争楼盘,几乎就是不堪一击,最终要么只能降价出售,要么只能忍痛割肉,才能稍微释放出一些流动性,配套输了,只能低价迎合市场。
小海豹
别墅区的大佬们:地铁?那是个啥玩意儿?有啥用?[得瑟][笑着哭]
小海豹 回复 剑刃飞舞 11-12 22:04
那也不能这么说,真的能在别墅里住的舒服,那就得有钱有家人有人气才行的,再说大城市有什么好?节奏快压力大,房价高,又不是适合所有人的。[吃瓜]
剑刃飞舞 回复 11-12 18:53
小城市别墅连大城市一间房都不如。
用户10xxx11
一套房就能让一个家庭几十年最美好的青春都在为之努力供着,即荒唐又可怜,房子实际建造成本是非常低的,按现在的技术,住是很容易解决的问题,随便一块地就可以建设好几十层,一栋就可以解决上百户家庭居住问题,我们土地是非常充裕的,不信自己可以算一算,我敢说用不到1万平方公里土地就可以解决14亿人居住问题。形势早已巨变!现在把钱变成房容易,但是要把房变回钱可就难了。房价高对大家都不好(炒房客除外),最终买单的都是老百姓。房子是商品,卖不出去喊破天都没用,所谓的房价都是虚数,要有人买你的房才行。不管哪个城市,房子都是越来越多,叠加人口出生大幅暴跌,只会越来越难卖,越来越不值钱。越到后面剩下还没买房的往往越没钱,购买力越弱,不知道你转手要卖给谁,卖给有钱人?他们都有房等着卖呢。就算他们有改善需求,也会优先考虑买一手新房,而不是二手房。有人说土地贵,房价都跌了土地不跌吗?不肯卖?爱卖不卖,不卖拉倒,别以为大家不知道,卖地是来钱最快的,也是最好赚的。房价低才能真正释放消费力。(现在对于买房的人不用急,有钱想买哪里都行,不管你拥有什么,只要你没钱,你就寸步难行。有钱才能真正享受世界。)
→_→
地铁针对工薪阶层有用,富人都有车子,出行都开车,另外是平民区房子贵还是富人区房子贵?
多姿多彩
地铁到哪,房子就涨了,
轻舟已过万重山
对穷人没车的区别大
小叮当
地铁口太杂乱了,又吵,跟住在市场旁边没啥两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