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85年,是清朝康熙二十四年,姚启圣的次子姚陶乞求族人收留,最终被安置在一间矮小的房屋中。此时,距离姚启圣去世不足两年时间。
谚语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要知道,姚启圣可是当时的福建总督、兵部尚书,作为清朝的封疆大吏,姚启圣的后人为什么会因为缺钱低三下四求人呢?
今天,我们将结合史料记载,以故事的形式向大家讲述清朝名臣姚启圣的生平事迹,让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这位“传奇勇士”。
游侠独行江湖、择偶口味独特公元1624年,是明朝天启四年,历史就是这么巧合,这一年,荷兰野蛮侵占台湾澎湖,郑成功、姚启圣都在这一年出生,两位都是收复台湾的关键人物。自此,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姚启圣是浙江绍兴人,更重要的是,姚家是当时远近闻名的富豪家族。南宋初期,姚氏家族跟随皇帝南迁避乱,最终定居绍兴。姚家不仅“朝中有人”,经商买卖同样“行内翘楚”,因此被世人称为“姚家大族”。
《清史稿》记载“姚启圣,浙江会稽人。少任侠自喜。明季为诸生。”
也就是说,姚启圣从小崇尚游侠,喜欢行侠仗义,此外,他还经过考试选拔成为“诸生”。总之,姚启圣从小就展现出能文能武的才能,但这并不是他最大的特点。
在清军入关之后,明朝的统治迅速瓦解,当清军的铁蹄到达江浙地区后,世家大族纷纷投靠清朝。因为姚启圣颇有名气,清军想要将他收入麾下,但是他却并不想背叛明朝。
于是,姚启圣以“行侠仗义”为借口婉拒,外出到各地“行万里路”,当他来到通州时,遇到当地几个恶霸豪绅总是欺负他,愤怒之下的姚启圣决定投靠清军,亲自登门毛遂自荐,请求为清军效力,随即被任命为通州知州。
《清史稿》记载“游通州,为土豪所侮,乃诣军前祈自效。”
姚启圣做官的第一件事就是“手刃仇人”,立即派人将欺负他的恶霸豪绅全部抓起来,毫不留情地杖杀。姚启圣的目标达成,毫不留恋地挂印辞官离去。
从姚启圣第一次为官经历来看,能够看出年轻时候的姚启圣非常有血性,颇有游侠风采,还有另外一件事也能从侧面印证。
有一次,姚启圣到萧山游玩,在路上遇见两个士兵强抢民女,姚启圣的“游侠基因”又动了。只见姚启圣假装帮助士兵劝说女子,轻轻松松地靠近,突然出手夺下佩刀杀死士兵,随后将女子护送回到家。
《清史稿》记载“郊行,遇二卒掠女子,故与好语,夺其刀杀之,还女其家。”
此外,姚启圣的游侠性情从他的择偶观也能体现。有一次,姚启圣遇到一位正在捣谷子的女孩,石臼本来是非常重的,但是在女孩手里似乎轻如鸿毛,姚启圣感到极其惊奇,后来就迎娶这位姑娘为妻,即姚启圣的妻子何氏。
《清史稿》记载“何氏亦绝有力,举石臼如无物,公奇之,娶焉”
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姚启圣的择偶观非同寻常,在明末清初时期,男子择偶都追求温柔似水的女子,然而姚启圣却选择一位“大力士老婆”。
姚知县解禁遭罢官、田舍翁逢乱升总督公元1659年,游荡多年的姚启圣耐不住家族的软磨硬泡,最终选择归附清朝,隶属于汉军镶红旗。四年之后,姚启圣在乡试中获得第一名,被清政府任命为广东香山知县,即今天的广东中山。
姚启圣带着妻子高高兴兴地赴任香山知县,没想到却迎来一盆冷水,前任县令被缉拿入狱,留下数万两白银的财政亏空,康熙皇帝本着“新官要理旧账”的原则,要求香山县独自补上窟窿。
姚启圣从小熟读儒家经典书,立志要做侠士,遍游四方的他深知百姓生活不易,一次加税可能就会压垮一个家庭。不愿盘剥百姓的姚启圣做出一个重要决定:自掏腰包补齐亏空!
《清史稿》记载“前政负课数万,系狱,启圣牒大府,悉为代偿。”
香山县的百姓得知事情原委后,对新到任的知县充满感激之情,期待着能够给他们带来更好的生活。姚启圣在任期里兴办教育、鼓励农桑,百姓经常看到姚启圣两脚带泥走在田间地头。
直到1669年,姚启圣做出一个顺应潮流的“错误”决定:擅自开放海禁。
公元1662年,康熙继续推行禁海令,将沿海居民内迁50里,1664年再次下令内迁50里,禁止出海捕鱼和对外贸易。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对外贸易无所谓,但是禁止出海捕鱼对世代生活在海边的百姓影响极大。
考虑到百姓的性命生计,姚启圣私自允许香山县百姓出海捕鱼,果然被朝中同僚举报弹劾。最终,姚启圣被罢免官职,重新成为“田舍翁”。
姚启圣推行的政策是符合世界潮流的,也是基于百姓生计的考虑,但是与康熙的思路不一样,因此注定是要受到惩罚的。
当姚启圣离开香山县时,百姓自发前来送行,手里拿着田里产的食物、自家酿的酒送给姚启圣,姚启圣拱手致谢、婉言拒绝,带着家人回到绍兴老家。
姚启圣在家赋闲4年后,时间来到1673年,吴三桂在云南起兵反清,声势浩大迅速席卷云贵川。紧接着,在福建的耿精忠响应吴三桂号召起兵,军队很快攻占福建、浙江等地,而姚启圣所在的绍兴也成为耿精忠的势力范围。
面对突如其来的“三藩之乱”,康熙帝立即调兵遣将进行镇压,由于吴三桂、耿精忠等人准备充分、兵强马壮,单凭清廷的军队难以应付,还要依靠地方武装。
康熙诏令爱新觉罗杰书负责镇压耿精忠,在朝廷军队还没到达时,姚启圣和儿子姚仪自愿出资招募几百位壮士,当杰书率领清军抵达后,姚启圣就带着全部人马交给杰书。
《清史稿》记载“启圣与子仪募健儿数百诣军,以策干王。”
杰书感念姚启圣对清廷的忠诚,任命他为诸暨知县。在这段时间里,姚启圣没闲着,带兵攻打紫琅山上的流寇。
爱新觉罗杰书是清朝六大亲王之一,深得康熙信任,也是康熙时期唯一一位获此殊荣的宗亲,按照辈分算,杰书是康熙的堂兄。由此可见,杰书在康熙那里说话还是很有分量的。
在杰书的举荐下,康熙降诏表彰姚启圣的功劳,晋升他为江温处道佥事。接下来,姚启圣又带兵参加松阳战役、宣平战役,成功平定两地叛军流寇。
次年,即1676年,姚启圣追随杰书共同围剿耿精忠,在石塘之战中姚启圣采用火攻大获全胜,收复云和县等地。随后,姚启圣又协助杰书攻克仙霞关进入福建,直到耿精忠宣布投降。
鉴于姚启圣在平定三藩之乱中的突出表现,康熙将他提拔为福建布政使。
在三藩之乱完全吸引清廷注意力时,郑成功的儿子郑锦趁机出兵攻占了福建的漳州、泉州和兴化。康熙的“帝王心”傲娇地认为“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传令杰书率领清军夺回失地、剿灭敌军,虽然清军士气高涨,但是仍然面临一个让杰书担心的隐患。
吴三桂手下有位名叫韩大任的将军,被人称为“小淮阴侯”,众所周知淮阴侯是指汉朝名将韩信,由此可见韩大任的军事能力有多强。
就在清军准备清剿郑锦的时候,韩大任正率领军队从江西方向与郑锦汇合,面对这个难题,姚启圣再次站出来,他亲自到敌营成功劝降韩大任,并且将他麾下的3000人收为亲信死士。
1677年,在姚启圣的帮助下,清军顺利收复漳州、泉州等地,郑锦连夜逃往厦门。由于清廷平定三藩之乱耗费巨大,清军缺少军费,姚启圣变卖祖产,再次自掏腰包5万两白银,为清军购置军马、甲胄、弓矢,为将士发放军饷。
1678年,康熙帝下诏表扬姚启圣忠心体国,提拔他为福建总督,成为清朝掌握实权的封疆大吏。
《清史稿》记载,“赡军购马,具甲胄弓矢,糜白金五万,皆出私财。”
回顾姚启圣的升迁过程,仅仅是在三藩之乱中,耿精忠谋乱点燃姚启圣心中的游侠火苗,在军事战争中也展现出极高的军事指挥能力和灵活应变思维,俗话说“时势造英雄”,英雄同样也能创造时势。
收台湾步步蚕食、论功劳任人评说前文说到,在郑成功、姚启圣出生那年,荷兰殖民者强行侵占台湾,后来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但是自从清军入关、明朝灭亡,郑成功与清廷一直处于对峙状态。
再到后来,郑成功英年早逝,儿子郑经成为军政大权的实际控制人。由于台湾资源有限,经常需要到福建、广东的沿海地区劫掠物资,因此在康熙心中,解决台湾问题势在必行。
姚启圣担任广东香山知县时,曾经为百姓擅自开放海禁,如今的姚启圣已经懂得“向上管理”,姚启圣知道康熙皇帝的三大愿望(平三藩、收台湾、通漕运)。
如今,康熙的三藩心愿已经实现,姚启圣在福建处于收复台湾的最前沿,经过深思熟虑,姚启圣向康熙献上收复台湾“十疏”。
在这篇奏章中,姚启圣从战略筹备到文武配合,从调兵储粮到奖惩赏罚,从改革军制到训练水师,非常详细地展示收复台湾的具体步骤。康熙读完奏章,对姚启圣非常满意,诏令姚启圣全面做好收复台湾的准备。
姚启圣一边积极备战,一边逐步扫清郑经的势力据点,先后收复长泰、同安等沿海城市,在数次交战中,姚启圣打败郑经帐下名将刘国轩。
1680年,姚启圣主政福建的第三年,他制定作战计划分兵七路攻击,连战连捷攻占敌军19处营寨,最重要的是,这次姚启圣攻下金门、厦门,招降了敌方将军朱天贵、杨彪等。
到此时,姚启圣已经彻底掌控福建,为最终发起收复台湾的战役做好了准备。
福建前线战报传至京师,康熙大喜,当众夸赞姚启圣乃国之柱石,加封姚启圣为兵部尚书、太子太保。
然而,最大的机遇是在1681年,即康熙二十年。当时台湾军政管控人郑经去世,原定长子郑克臧继承王位,但是在权臣冯锡范的干预下,年仅12岁的郑克爽登基称王。
王位争夺导致内讧斗争,姚启圣认为收复台湾的最佳时机到来,立即快马奏请康熙下令攻台。与此同时,姚启圣向康熙举荐一位名将,他就是施琅。
1683年6月,施琅首先攻占澎湖,两个月后,姚启圣亲自赶至澎湖保障清军后勤粮饷,施琅则继续率军攻打台湾。最终,郑氏投降,姚启圣、施琅联手收复台湾。
当施琅前线捷报传至京城,康熙大喜,册封施琅为靖海侯,然而姚启圣却没有任何封赏。至于其中的原因,《简明清史》和《全浙诗话》都记载“施琅的捷报比姚启圣提前两天到达京城,导致康熙仅仅封赏了施琅一人。
从清朝收复台湾的全局来看,姚启圣功不可没,用七年时间清除郑氏盘踞的地盘,打下坚实基础,在最终的决战时刻,姚启圣亲自监督粮草供应,可以说姚启圣是收复台湾战役“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张良。
历史是公平的,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虽然姚启圣没有因此受到康熙赏赐,但是后世对姚启圣的功劳始终不忘。比如在《清史稿》中评说“先事之劳,何可泯也”,说明姚启圣前期充足准备的功劳是不可磨灭的;再比如《全浙诗话》记载“皆少保之力也”,这里的少保就是姚启圣。
流言蜚语不可怕、公道自在人心间1683年8月,清朝统一收复台湾,姚启圣回到福州。不幸的是,仅3个月后,姚启圣就因背部旧伤复发去世,终年60岁。
康熙得知消息,下令厚葬姚启圣,将姚启圣的长子姚仪提拔为南阳镇总兵,以示关怀。
没想到,就在姚启圣去世的第二年,即1684年,朝廷有人弹劾姚启圣修造船舶、军械虚报47000两白银,康熙皇帝下旨表示姚启圣劳苦功高,不再追究。至于姚启圣到底有没有虚报白银数目,不得而知,但是康熙相信姚启圣的人品,相信他不会中饱私囊。
早在1681年,也就是姚启圣加封兵部尚书的第二年,朝中有位叫徐元文的御史上奏弹劾姚启圣贪污腐败、克扣军饷、欺压民女等罪名。当时康熙要姚启圣解释,姚启圣一一回复,并且将自掏腰包修建大堤、借贷15万两白银捐作军饷的事迹详细陈述,再加上爱新觉罗杰书的佐证,康熙对姚启圣更加信任、敬佩。
纵观姚启圣一生,他是胸怀黎民百姓的政治家,在其位谋其政,为国家安定统一捐献大量家产;是勇毅果敢智谋双全的军事家,在平定三藩、收复台湾过程中功绩显著,甚至影响到如今的格局。
同时,姚启圣还是善于自省适应时势的智者,从擅开海禁忤逆康熙决策,到上奏平台十疏获取康熙青睐,是适应社会生存法则的智者;是坚持原则底线的清官,从不贪慕钱财权势,始终把百姓生活放在心上,一生清廉贤明,儿孙后代也没有享受到总督身份的荫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