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珠晖区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大坎看历史 2025-04-02 16:16:44

珠晖区地处衡阳市东部,东南、东北与衡南县接壤,西南、西北与雁峰区、石鼓区隔湘江相望,北与衡山县毗邻。珠晖区因境域有古迹珠晖塔得名。本区风景名胜众多,珠晖塔为雁城三塔之一。位于茶山坳镇藕塘村,雄踞江东岸之拜亭山上。在江东文化风光带上,还有一处古建筑,那就是“东岳观”,它位于“退省庵”以南,“欧阳故宅”之北,是衡阳城内最早的道教圣地。湘南学生联合会旧址,原为“浮桥公所”,为管理湘江浮桥的机构。

历史沿革

春秋属楚,秦属长沙郡。

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置酃县,治所在今衡阳市郊和平乡湖东村酃湖旁,属长沙王国。江东区地域属之。

三国时代,酃县先属刘备,后为蜀吴分割,最后为孙权全部占有。吴孙亮太平二年(公元257)改长沙郡为湘东、衡阳二郡,以湘江为界,酃县属湘东郡。

东晋太元二十年(395),酃县并入临烝县,并以临烝县城为湘东郡治,地点在今江东区境域。

南北朝时代,酃县先后为宋、齐、梁、陈所有。陈太建元年(569),析临烝县东属地置新城县(江东境域属之),属湘东郡。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灭陈,改郡为州,废湘东郡置衡州,并临烝、新城及重安三县置衡阳县,隶衡州。当时州城在江东岸。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改隋朝时之衡山郡为衡州,于临烝故城恢复临烝县,代替隋朝时的衡阳县,临烝、新城均隶衡州,州城从江东岸移至湘江西岸。唐玄宗开元二十年(732)临烝县复名衡阳县,属衡阳郡(衡山郡改),江东地域属之。

五代十国江东属衡州,为五代十国中的楚国所辖。

宋,立衡州衡阳郡,江东境域属之。

元改衡州衡阳郡为衡州路,仍治衡阳县,江东属衡阳县。顺帝至元二年(公元1336)以衡阳县疆域过大、事物繁巨为由,析衡阳东乡为新城县,江东属新城县,县城设在江东境内。

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改元朝衡州路为衡州府,治新城县;洪武十年(1377)并新城县入衡阳县,仍属衡州府。明嘉靖年间,新城县设在江东岸。

清袭明制,置衡州府,治衡阳县,江东属衡阳县。乾隆二十年(1755),湖南巡抚陈宏谋以衡阳县“幅员辽阔,路当冲要,事繁难治”为由,奏请朝廷析其东南境(约今衡南县境)置县分治。县之西北为衡阳县,县之东南为清泉县,江东属清泉县,翌年朝廷谕准。衡阳、清泉两县为衡州府的附郭县。

民国元年(1912),并清泉、衡阳二县归衡州府。次年裁府置县,衡州府改名衡阳县,江东属之。民国初期一度保留道治,衡阳道治即设在衡阳县。民国9年(1920)废道制,仅存省、县两级,县直隶于省。民国26年12月,湖南设立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衡阳县属第五行政督察区。民国29年5月,改称第二行政督察区。民国31年元旦,正式成立衡阳市,为省辖市。全市分八个区,江东为第五区。

1949年8月撤销衡阳市,并入衡阳县,第五区改为江东镇,属衡阳县。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复设衡阳市,仍置8个区,江东复为第五区。1951年9月,衡阳市8个区调整为6个区,第五区调整为第三区。1955年根据国务院对市辖各组织名称按地名称呼的规定,第三区改称江东区。

2001年,撤销江东区,设立珠晖区。

行政区划

民国22年(1933),境内推行保甲制度。民国35年曾设11保110甲,民国38年,设12保120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过民主建政,1950年7月24日,根据市政府民行字第176号命令《衡阳市建立区街乡政权工作条例》,在旧保的范围内,以居民小组为基础,境内设立湖南路、苗圃街、茅坪街、东站路、湖北路、粤汉街、光明街7个街居民委员会,为市辖区基层政权组织,受区公所直接领导。

1955年5月,将原三区改为江东区;6月,区政府改称人民委员会;10月,衡阳市为加强对城市工作的领导,减少层次,精简机构,根据市人委会8月30日民创字第102号文件,将3个城区所辖20个居民委员会建成17个街道。时江东区按公安派出所管辖区域,分别设立东站路、茅坪、湖南路、湖北路、粤汉、苗圃6个街道办事处,为区人委的派出机构。

1960年4月23日,为适应“大跃进”的形势,实现城市人民公社化,根据市委按一区一社规模,成立三个城市人民公社的指示,区人民委员会改为“衡阳市江东人民公社”,公社下设苗圃、石子岭、湖南路、湖北路、冶金、粤汉6个分社。从1961年下半年起,先后撤并石子岭分社和湖北路分社,增设东阳渡分社,到1966年5月,全区共有苗圃、湖南路、冶金、粤汉、东阳渡5个分社。

1961年,由于人民公社区域过大,不便领导,不利于生产发展,仍旧恢复原有区、街建置。

1968年9月,江东区革命委员会成立后,相应设立苗圃、湖南路、东风、粤汉、东阳渡、冶金6个街道革命委员会。

1977年6月,根据市委衡市组字第97号文件,成立新湘街道革命委员会。

1978年6月16日,根据市委衡市发41号通知和区委东区发17号《关于改变我区部分行政机构和领导干部职务名称的通知》,依照宪法规定,将街道革命委员会改为街道办事处,至1995年,江东区共设广东路、粤汉、东风、苗圃、东阳、冶金、新湘7个街道。

2001年,原市郊区茶山坳镇、东阳渡镇、和平乡、酃湖乡划入珠晖区。

2006年,衡南县咸塘镇王江村、茅坪村划归酃湖乡。

2007年,酃湖乡析出王江村、茅坪村设衡州路街道。

2015年,撤销东阳渡镇、新湘街道,设立东阳渡街道。

2023年末,珠晖区辖7个街道、1个镇、2个乡:衡州路街道、广东路街道、东风路街道、冶金街道、苗圃街道、粤汉街道、东阳渡街道、茶山坳镇、和平乡、酃湖乡。

大美湖南欢迎您!

0 阅读:6
大坎看历史

大坎看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