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行业真的不行了吗?

海云聊商业 2024-03-28 22:44:50

(文末照例有一张图总结)

大家好,我是很帅的狐狸

今天跟大家系统聊聊

所谓的赛道红利

身边有不少大厂的朋友,最近在考虑转行。

这也难怪,毕竟作为平台企业,行业发展的红利期已经过去了,不再是高速增长的阶段。

加上「反垄断」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一直悬在头上,资本呢又在往新能源、半导体等硬核科技赛道涌入,所以不少大厂人都在考虑换赛道,也不足为奇了。

今天我就来系统聊聊行业的红利期问题。

我会尝试回答下面这些问题——

什么是「红利期」?为啥「红利期」会消失?所处领域的红利期过去了,是不是该换赛道呢?如何主动挖掘「红利期」?

Part 1 什么是「红利期」?

大家一直都在说行业的「红利期」,但是很少人想过「红利期」到底是什么。

我来简单解释下。

首先,有个新市场,市场里面没有任何竞争者。

这时候我挤进去,市场空间很大,没人跟我抢位子。

这时,我们说这个市场是一片「蓝海」,或者说这个市场正处于「红利期」。

用经济学的语言来说可能更简单易懂——这个市场目前「供不应求」。

你是仅有的供应商,大家都要跟你买,你可以自由决定定价,你拥有绝对的定价权。

那么问题就来了——

红利期为什么会过去呢?

答案很简单:因为人们都不是蠢蛋,看到一个市场有钱赚,自然要跑进来(当然,前提是护城河没那么宽)。

Anyway,随着进入市场的人越来越多,市场里头的参与者会觉得市场很挤很不舒服。

因为这时候,大家都在抢生意,大家会开始打价格战,市场变成「红海」。

补充一点,前面说的都是企业与市场的供求关系。

不过这个供求关系会传递到人才市场,直接影响劳动力与企业的供求关系——

企业「开源」没之前那么容易了,自然会开始「节流」。

这时候裁员减薪就成了其中一个选项。

Anyway,红利期到此结束了。

Part 2 红利期已过,该换赛道吗?

随着市场变化越来越快、信息越来越对称,各个领域的红利期都越来越短了。

比如直播带货啊电商出海啊什么的,刚开始做,倒是还能赚几个钱。

但是没多久,流量的费用就变得很贵了,赚的就都是辛苦钱了。

那么问题就来了——

如果我所处领域的红利期很快就过去了,那我岂不是每隔两三年就得换一个赛道?

之前跟以前一起创业的小伙伴聊天时,对方感慨道——

「你有没有发现?在币圈创业的那群人也是以前移动互联网创业的那群人,大家都是什么火就做什么,美其名曰pivot(转型),只有你还在坚持做原来做的事情。」

确实,新媒体的赛道红利期早已过去,那为什么我还要坚持呢?

有人说,跳槽跳得频繁的人是用动态的眼光在看市场。

我觉得截然相反,反而是他们对单一行业的判断太静态了——

他们认定了,一旦一个行业的红利期过去后,这个行业便再没有任何机会了。

这并不是事实。

在同一个领域内,「蓝海」是可以自己创造的,「红利期」是可以持续被发现的。

当你觉得行业红利期过去了,先别急着转行,可以看看能不能深度挖掘这个行业,「物尽其用」。

Part 3⛏️ 如何主动挖掘「红利期」?

接下来我要介绍下挖掘「红利期」的三种方式。

回到我们前面那个红利期不再的市场——

我们留意到,在这个市场里,还有不少「空隙」没被填满。

所以我们挖掘红利期的第一个方式是——

方式1:捡漏

人的种类千万万,一千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如果用一种解决方案来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总有些人的需求没办法得到100%的满足。

举个简单例子——牙膏。

我们对牙膏最早的需求可能只有一个——清洁牙齿。

所以一开始出现的牙膏从产品功能的角度,同质化会很严重。

不过人与人的需求千差万别,只要肯挖掘,总会找到可以差异化的点——美白、防出血、防敏感、防蛀牙、清新口气…

这些需求就是前面那幅图中圆与圆之间的间隙。

要成功挖掘这些间隙,需要在分析需求时,把颗粒度缩小,才有可能找到那些过往市场的大玩家从来没有挖掘没有重视的细分需求。

在管理学里头这被称为「差异化战略」。

对于个人发展亦然,以我个人为例——

现在我是个财经作家/投资分析师,运营着公众号「很帅的投资客」。

财经作家/分析师做的事很简单:针对近期财经事件,通过详实的分析,产出自己的观点,辅助投资者们做出投资决策。

不过过往的财经分析文章有一个特点——大多文章都是不说人话的「八股文」形式,可读性较差。

所以我在写作时会尽可能用「说人话」的方式,辅以图像化的语言来表达。

读者对我的文章最普遍的评价是——「易懂」「易记」「读完可以马上向朋友复述」。

这些需求都是过往的严肃财经媒体无法满足的。

靠捡漏可以增加你的市场份额,不过把饼做大也很重要——

方式2:拓宽圆面积

拓展目标市场,把饼做大,就算是一样的市场份额,你也可以获利更多。

不过这种拓展有时候是被动的——

你会受制于宏观因素,比如最直接的人口增长(不过中国的人口红利也快用完了)。

另一个可以考量的是社会文化要素,举两个例子——

一个是过往大家不怎么接受LGBTQ,所以出柜的人不多。

现在大家观念在改变,这个群体慢慢变大,所以开始有针对这个群体的产品出现,比如社交网络领域的Blued和Jack'd等。

另一个例子是精神科。

过往大家可能会觉得去看精神科是很丢脸的事,所以精神科医生这个职业一直不受待见,但这个现象也在发生变化——

之前我跟某著名科普机构的朋友聊天,她告诉我他们公司有一半人都在看精神科,服用相关药物(原话是「我们的药可以换着吃」)。

二十大报告也提出,要「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

需求上来了,对精神科医生的需求自然也会随之激增。

我们可以做的,是多留意宏观环境的变化。

社会文化、政治环境、经济情况等等,这些都是你可以参考的指标,在我们的 行研课 里都有详细介绍分析方法。

除了这种被动的拓展外,圆的面积也可以被主动拓展,比如可以尝试拓展到其他地域。

一线城市的机会饱和了,可以看看新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是否有这个需求。

国内市场饱和了,可以看看国外市场是否有这个需求。

比如之前我在研究 中非关系 时,就看到这么个新闻——

在分享最后一个方式前,我要稍微拓宽一下我们的思路。

我们再回归到之前的那个市场。

我们一直用平面(二维)的角度在看市场,不妨加一个维度进去,看看会怎么样——

我们会发现,市场原来不是一个平面的圆,而是一个立体的圆锥。

我们如果把自己的高度往上拉一拉,你会发现一个全新的平面,一个全新的、仍处于红利期的市场。

由此引出我们的第三种「挖掘红利期」的方式——

方式3:持续提升高度

拉高整个市场圆锥的方式,是持续的技术创新。

对于个别市场参与者而言,让自己站到新的平面的方式,是不断打磨自己的能力,学习行业最新的技术。

站在更高平面,跟你竞争的不再是下面的那些密密麻麻的市场参与者了,你要完虐他们是分分钟的事情,你对他们的打击就是业界常说的「降维攻击」。

举个例子:

近几年流行的直播电商,本质上跟以前在摊位吆喝的销售是一样。

真去对比的话,罗老师跟十几年前的电视购物也没啥区别。

只不过,直播网红们更快地学习并利用了移动互联网技术带来的红利,同时也运用了不同的形式上的创新(比如东方甄选别样的带货方式),从而可以更贴近用户的需求,因此也更容易吸引到读者眼球。

当然,传统销售也不傻,他们也会通过持续学习、很快地挤到这个平面里。

甚至有的对手会后来居上,很快超越你,成为行业的头部(比如一哥李佳琦原来就是化妆品销售员)。

而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持续学习,甚至主动创新。

当然,转行也不是不可以。

类似方式2,转行的本质也是拓展底部圆的面积——拓展你所处的市场。

你可以拓展对市场的定义。

举个例子,王老吉在营销的时候,它并不是把自己定位为「凉茶」,而是把自己定位为「饮料」。

同样的,在职场中,你的能力也可以被迁移到不同的领域。

毕竟企业需要的并不是你这个人,他们需要的是你的知识和技能,是你创造价值的能力。

所以在决定转行前,要确保一个前提——你的能力可顺利迁徙到新的领域。

比如我之前创业时的技术合伙人C先生,他是个全栈工程师,之前一直都是做技术开发。

后来他加入了一家著名的私募基金。

比起没有技术背景的投资人,他可以利用爬虫等技术搜集信息,更好地分析行业与潜在投资项目,也可以更好地判断被投资项目的技术水平。

不过在跳槽之前,别忘了先对现有行业做一轮完整的检测:现在的低迷,只是暂时的?还是永久性的?

这需要你掌握全面的行业研究分析能力。

刚好!(硬广来了)我们团队花了足足一年时间,开发了《投资必懂的行业研究方法论》!里头囊括了前麦肯锡分析师的各种分析技巧。

现在报读,除了享受优惠价和永续更新之余,还可以添加狐狸的个人微信,直接反馈针对课程的意见及建议。

最后照例来个一张图总结——

「Greed is good.」

「很帅的投资客」的所有内容皆仅以传递知识与金融教育为目的,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一切请以最新文章为准。

相关阅读:

《如何快速了解一个行业?| 方法论》《援非600亿,到底值不值?》《腾讯还能重回700块吗?》

图文/ 狐狸

Icon/ freepik from flaticon

主创/ 肖璟,@狐狸君raphael,曾供职于麦肯锡金融机构组,也在 Google 和 VC 打过杂。华尔街见闻、36氪、新浪财经、南方周末、Linkedin等媒体专栏作者,著有畅销书《风口上的猪》《无现金时代》。

0 阅读:0
海云聊商业

海云聊商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