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野草》之“景”观鲁迅之“在”

戏志才评历史 2023-07-04 21:57:00

王国维曾经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其言下之意就是诗歌或者文学作品就是诗人或者作家内心的显现,他们通过文学创作将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人生观,以及自己对现存世界的看法展现在读者和公众的面前。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更是众多文学作家的中的佼佼者,其作品对读者心灵的唤醒所产生的重要作用,无法用语言的概括,通过对生活中简单、日常生活的描写,却让人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看到了一个更加真实的世界。

鲁迅的《野草》其背后所展现的鲁迅之“在”是如何的呢?鲁迅之“在”是如何展现的呢?对读者又有着怎样的影响呢?

01 鲁迅之于《野草》

韦勒克认为在欣赏文学作品时,不是单单地去阅读文学作品或者从其表面分析文学作品,更为重要的是寻找其独特之处——莎士比亚之所以称为莎士比亚的东西。

《野草》是鲁迅的一部散文诗集,其主要收录的是鲁迅在1924年到1926年创作的散文诗23篇,其散文诗的创作于一个苦难深重的时代,是一部充满象征主义色彩的散文诗集。

二十世纪之初的北平城,并没有我们想象那么平静、繁华,在被帝国主义列强入侵之后,北平城除了破败不堪之外,剩下的就只有生活在苦难中的老百姓和欺压百姓的外国人和军阀。

当时的北平城被北洋军阀统治,这样社会环境让内心本就苦闷的鲁迅,内心更加抑郁,但是他并没有为这样的社会和国民放弃自己的理想,依然希望自己能够唤醒广大民众,对理性的追求并没有幻灭。

鲁迅在那样一个苦难的时代,看到国人的麻木不仁、政府的黑暗、社会环境的混乱、动荡,将自己的内心的愤懑和不平,通过手中的笔展现出来,也让读者感受到当时社会的黑暗。

其所创作的散文诗集《野草》中的作品,就更加真实地向读者展现了当时的鲁迅在新文化运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继续战斗,虽然有孤独、寂寞之感,但是没有放弃,于迷茫、彷徨中摸索着实现理想的途径和方法。

北洋军阀完全控制北平城之后,那时的学生和有识之士受到了非常严重的打击,其可以说是“五四运动”之后最黑暗的时期,不仅众多学生被杀害,而且当时最受欢迎的《新青年》也被迫解散。

这给当时的鲁迅非常沉痛一击,他不仅处于一个满是硝烟的战场之中,而且他的战友都离他远去,为了自己的理想,他只能孤身一人,浴血奋战,重新“杀”出一条路。

那时的鲁迅正如《野草》之名一般,那时的社会让作者感觉自己就是一株孤苦无依、无人愿意陪伴的野草一般,虽然孤独、“另类”、看似不合群,但其精神丰富之程度是其他人望尘莫及的,其所思考的问题也是常人所不能理解,不能观察到的东西。

野草身虽野,其心却不野,看似孤苦无依、必须经受风吹雨打,但是其所经历的风雨,最终会成为其成长的催化剂和营养丰富的养料,最终成为一株万众羡慕不已的草。

鲁迅之于《野草》不仅仅是作家与作品的关系,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的展现和心态的体现,在其每篇作品的一字一句的背后都能看到鲁迅的存在,或者说正是通过这些文学作品,我们才知道原来鲁迅从来就没有离开过我们,甚至与每一位读者的精神都有着亲密的接触。

鲁迅不仅仅是《野草》的作者,更是《野草》的灵魂和精神所在,而这也就是“莎士比亚之所以称为莎士比亚的东西”。

虽然《野草》是以诗集的外化形式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但是其所蕴藏的鲁迅的精神和思想是我们无法捕捉到的,只有对其展开深入的研究,才能感受、领略到鲁迅思想的魂灵的最深处。

有人说:“鲁迅的作品好似冰河上一座高耸的冰山,让人为之折服的不仅仅是其表面所展现出来的形态,更是这深埋于冰河之下的东西。”若《野草》是冰山一角,那么其必然有让人折服于它的地方。

02 鲁迅之“在”于《野草》之“景”

《野草》是一部诗集,既然是诗歌,必然会有意象,那么这意象其实就是《野草》之景,那么如何能看出鲁迅之“在”,其又存在于何处呢?

鲁迅先生曾说过,自己是为三种人写作,这三种人分别是:那些为中国的独立、自由、民主、平等、富强而艰苦奋斗的仁人志士;那些正在做好梦的青年;为敌人而写作。

在他的意识中,似乎并没有给自己留一个位置,但是《野草》却是鲁迅为自己创作的。

他明确表示不希望青少年阅读《野草》,鲁迅先生既然将其创作出来,却又不希望青少年阅读,究竟是为何呢?

鲁迅将其归类为自己写作的作品,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野草》中蕴含着“鲁迅哲学”,他曾说过:“《野草》里面有我的哲学”,从某些方面来说,《野草》算是属于他个人的作品。

在那样一个艰难的时代,鲁迅作为一个对时代的变化、特点、状况有着极为敏感的作家来说,他是痛苦的、是艰难的、是最愤懑的。

他曾表示《野草》中有许多消极颓废的思想,他并不希望青少年去阅读,虽然他在作品中揭露现实、批判当时社会的不公,但是他仍然希望青少年对这个世界和社会能够有崇高的理想,并为之奋斗,而不是终日郁郁寡欢、消极颓废。

鲁迅的哲学是非常复杂和难懂的,人道主义思想和个体主义思想在鲁迅的脑海中交替出现,可以说有一种“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架势。

《秋夜》是《野草》的第一篇,鲁迅曾有这样的描述“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在沙漠中走来走去”,他将当时的社会现状和自身处境寥寥几笔,真实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

作者笔下的秋夜的天空、秋夜下的枣树、落叶、小红花,无不浸润着秋的色彩,这些东西都是鲁迅亲眼所见,但是当读者看到的时候,其中又蕴含着鲁迅的思想和心绪。

恰恰是那样的社会环境和生活处境,让鲁迅看到了生命中的惶惑和悲伤,而这间接地决定了其所选用的意向,如小粉红花、小青虫、夜空、枣树、落叶等象征物的感情基调。

鲁迅选择“秋夜”作为《野草》开篇的意象,在某种方面来说非常契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传统文化,从众多的古诗中就可以看出,与“秋”有关的事物多蕴含着一种萧瑟、凄凉、悲愁的深刻含义。

作为从自幼就受到传统文化的教育的鲁迅,自然无法摆脱这种文化思维的影响,而且作为亲历过动乱不安的社会环境的人,鲁迅比读者有着更深切的感受,可能有些东西都无法用语言文字来表达,只能留存在作者的心中,作为其进行文学创作的动力。

除了“秋”之外,还有许多意象,都是《野草》中的“景”。以下几种是常见且最能表现作者情感的意象:

1、天空

“天空”,在鲁迅的笔下,天空并不是能够让我们充满遐想的事物,而意味着一个悲凉而黑暗的现实世界,天空本来是可以让人们满怀希望去面对生活中一切苦难,但是鲁迅眼中的天空是这样的:这上面夜的天空,奇怪而高。

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奇怪而高的天空。他仿佛要离开人间而去,使人们仰面不再看见。

或许有人说,鲁迅非常喜欢天空,如果不是如此喜欢,也不能将天空观察得如此细致,更不能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其中。

事实上,这样的描写的天空有着更丰富的象征的意味,而且情感更加浓烈,让读者感受到鲁迅眼中天空更加高远、冷漠、不近人情。

在当时鲁迅的眼中,他所看到的天空就是一个黑暗而悲凉的世界,“天空”以自己高高在上的身份,蔑视着他只需要俯身便能尽收眼底的一切,其就是一种黑暗势力,而作者对天空的描写,恰恰体现出了他对当时黑暗社会的不满、对黑暗势力的仇恨和厌恶。

2、枣树

枣树,鲁迅在《野草》对枣树的描述有:“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枣树,他们简直落尽了叶子……

他知道小粉红花的梦,秋后还有春;他也知道落叶的梦,春后还是秋”“却已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那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闪闪的鬼睒眼;直刺着天空圆满的月亮,使月亮窘得发白”等等。

第一处对枣树的描写,中外的文学研究者有着许多与众不同的认识,有人认为,这一描写赋予枣树一种独立的人格,而这样的枣树恰恰是作者内心孤独的外化,是作者将其内心的孤独寄托于一棵树上。

三处的描写更是将枣树“清醒”“孤独”“敢于斗争”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让读者感受鲁迅笔下的枣树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不惧怕任何黑暗势力,势必与黑暗、邪恶斗争到底,坚信黎明必然会来临。

鲁迅笔下的枣树表面看是一个孤立无援的斗士,而这种形象恰恰是作者的理想,是作者理想化的一种形象,也让读者感受了作者对枣树的喜爱与尊重。

3、我

鲁迅在《野草》多次出现“我”这一人物形象,其作为一个一个线索人物贯穿全文,时隐时现,看似不存在,实则从未脱离过文本。

如“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有两株树”“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奇怪而高的天空”等的描写,由此可见,鲁迅笔下的我多半是一个心怀愤懑且内心十分沉重的孤独者。

这恰恰是当时鲁迅的真实写照,可以说是鲁迅将那时的自己,通过文字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虽然无时无刻不在写“景”,“景”的出现多半会有“我”的存在,就形成一种“无处无我,以我之眼,写我所观之景,蕴我之深切感受”的方式。

03 小结

鲁迅作为一代文学大家,是值得我们尊重的,阅读他的作品不能仅仅局限于表面的文字,更重要的是探索着悲伤,或“尖酸”,或深刻的文字背后蕴藏的强大的精神力。

这种只有鲁迅才有的独一无二的精神力,就像一座灯塔,能够让处于困惑、迷茫中的我们重新审视现实处境和社会,重新发现生命的意义,能够在看透一切的前提下,更加坦然、从容面对生活中的一切,或许这就是鲁迅作品的独特之处。

参考文献:《野草》《后鲁迅时代的精神突围》《箭正离弦:〈野草〉全景观》
0 阅读:23

戏志才评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