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鲁迅的《论睁了眼看》:什么样的社会才会谎话连篇、充满欺瞒

颜威说历史 2024-07-11 16:24:24
《论睁了眼看》

《论睁了眼看》创作于1925年7月22日,初刊于是同年8月30日出版的《语丝》周刊第38期,后收录于鲁迅的杂文集《坟》中。

在我看来,这是鲁迅最具批判性的杂文,可以说深刻揭露了国民性和专制社会统治的虚伪。什么虚伪的统治呢?那就是欺瞒。遇到事情首先想到的不是解决问题,而是想方设法的处理提出问题的人,然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后不了了之。

用鲁迅的话来说就是,

“先既不敢,后便不能,再后,就自然不视,不见了。”

“一到快要显露缺陷的危机一发之际,他们总即刻连说‘并无其事’,同时便闭上了眼睛。”

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说,我们从来不敢正面去面对各种,回答各种问题,总是答非所问,“顾左右而言其它”,你说东,他说西。你说真相,他说谎言。

总之,就是不正面回答你所提出的问题,让你自己去揣摩,问的问题根本没有答案。不仅没有答案,甚至连问题都没有。为什么没有问题,因为闭上了眼睛。

只要闭上了眼睛,就没有问题,无问题自然无需解决,也就圆满了,社会圆满了自然也就太平了,老百姓生活都开开心心,快快乐乐。“这闭着的眼睛便看见一切圆满”,只要闭眼就行了,自己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万事闭眼睛,聊以自欺,而且欺人”。

当然,这只是其次,更糟糕的是,国人还善于将问题美化,本来问题严重,结果美化之后,不仅没有了问题,反而问题成了歌颂,成了伟大。

“凡有缺陷,一经作者粉饰,后半便大抵改观。”

“国人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就证明着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一天一天的满足着,即一天一天的堕落着,但却又觉得日见其光荣。”

在鲁迅那个时代,和他之前的时代,统治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歌颂,歌颂盛世,歌颂君主的伟大。而歌颂最隆重的就是泰山封禅,封禅的目的是什么呢?不就是宣扬君主的伟大,歌颂盛世,国泰民安,老百姓丰衣足食,向上天宣告自己统治的合法性。

因为那个时代,人们的价值观认为天下是“天”的,谁能取得天下,看的是德行,只有有德行的人才配有天下,成为天子,代替“天”来行使权力,统治社会,管理民众。所以封禅的意义就在于此,在于向“天”说,你看吧,“我德行美善,把天下交给我就对了”。

既然要向上天宣告,自然要将社会高度美化了,但如果社会并非那么圆满,怎么办呢?那就是粉饰,用谎言掩盖真相,将一切的丑恶都隐瞒起来,用欺骗的方式换取民众的热情和歌颂。

那么,到底一个什么样的社会才会谎话连篇、充满欺瞒。一个黑暗的社会。

什么样的社会才会谎话连篇、充满欺瞒

高高在上的天子既然要封禅自然认为自己统治是成功的,所以不希望听到下面歌颂的话,好听的话,而自上而下层层任命的专制权力体系下,官吏们自然知道这个道理。为了自己的任命和升迁,他们肯定只会向上级反馈美好、幸福的一面,丑恶和贫穷万万不能被戳穿和知道的。

民众呢,更是如此。在专制强权、国家机器和统治工具的碾压之下,他们只能配合,不敢有任何的抱怨。一切的苗头都会被无情的压制。因此,整个社会呈现出来自然是一片繁华。

所以说。在鲁迅那个时代,那个黑暗的社会中,整个社会已经没有真诚可言,自然也没有什么真相。整个社会被谎言充斥,人人互相欺骗,你骗我,我骗你,你瞒我,我瞒你。因为人与人之间没有信任,只有猜疑、猜忌、防备,所以谁都敢吐真言,因为你说了真话,不知道对方会有什么目的。

既然不能说真话,那只能说假话了,于是谎话连篇,都是虚假、虚伪,社会热衷于歌颂,热衷于营造氛围,明明老百姓已经民不聊生,痛苦不堪,但当时的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专制统治,居然炮制漂亮的数据来欺瞒民众。

官方的意识形态和民众的切身感受已经格格不入,所以民众对社会的信任已经全无,对社会信任全无,自然也不会对他人产生任何信任,就连自己亲人之间都充满了敌意、敌对。

本文参考文献:

鲁迅.《论睁了眼看》

0 阅读:12

颜威说历史

简介:故事说人物,人物说人性,人性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