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爆发的“乌台诗案”,被认为是“两宋第一文字狱”。这件案子对苏轼个人及北宋国家,均产生了非常深远影响。
案发之前的苏轼是全国闻名的“第一才子”,深得两代帝王的赏识,然而案发之后却被“追问五代有无‘誓书铁券’”,转头就打入天牢做了死囚。
面对政敌的残酷打压与肆意侮辱,苏轼曾经萌生死意,他不仅袖中暗藏“青金丹”以备自尽,还托狱卒将两首绝命诗转交给兄弟苏辙。
幸好后来得到王安石、欧阳修、张方平及重病的曹太后等人倾力相救,苏轼最终得以赦免。一般认为,苏轼在这件事上能够侥幸不死,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宋神宗对其仍存“心有不忍”。
因此,苏轼之所以获救,除了有前述大臣与太后的努力以外,亦应归功于他自身在狱中写下的那两首,情感真挚、动人心魄的绝命诗,即《狱中寄子由二首》。
《狱中寄子由二首》赏析予以事系御史台狱,狱吏稍见侵,自度不能堪,死狱中,不得一别子由,故作二诗授狱卒梁成,以遗子由。
其一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其二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后牛衣愧老妻。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知葬浙江西。
其一是说:圣明的君主对臣子的爱护,如同春光滋养万物。而我作为臣子,却因愚昧无知而自取灭亡。尚未活到百岁,便要提前偿还世间的债务。我离去后,家中十口人的生计将无以为继。
只要青山常在,何处不可为坟茔?只是从今往后,再无人陪你(苏辙)在雨夜共读。我愿与你世世代代做兄弟,今生缘尽,来生再续。
其二是说:御史台的霜气让人倍感凄凉,夜晚明月低垂,风吹响屋檐上的铃铛。我的心如同渴望归乡的麋鹿般狂跳不已,而身体却如同面临沸汤烈火的鸡一般无助。
此刻,我仿佛看到了我聪明可爱的儿子,及我死后只能穿着粗布衣裳、辛苦操持家务的老妻。我死后,魂魄将飘向何方?但愿能像汉代名臣朱邑身葬“桐乡”一样,将我葬在曾工作过的杭州。
苏轼的这两首绝命诗写得意味深长,有学者认为,第一首诗的第前两句表面是歌颂“君主圣明”,实则是暗含对宋神宗昏聩的讽刺。
然而,当时苏轼在狱中写下的任何文字,想要传出必定经过主审部门的审查,皇帝也是可以看到诗文的。宋神宗与台谏大臣都不是文盲,如果这两首诗中真的有讽刺之意,岂能不被察觉?
事实上,“乌台诗案”正是由于台谏大臣们专门通过“抠字眼儿”的方式诬陷苏轼而引起。在这个敏感的时刻,苏轼真敢“讽刺”皇帝,无疑是自寻死路。
因此,这两首诗中的情感,肯定都是作者本人的真情流露,绝对没有半点暗讽的意思存在,不然这两首诗根本不可能传得出去。
另外还有证据表明,就是苏辙在苏轼出事之后,马上给宋神宗上了一个折子,当中提到苏轼素爱谈论古今得失,所以才会犯下错误。
并且苏轼过往的往错误言论,早在“乌台诗案”之前就已经有人向宋神宗告发过了,但是当时宋神宗宽宏大量,并未追究。
原来,早在此案前两年,《梦溪笔谈》作者沈括就已向皇帝告发过苏轼诗文中存在的“问题”。然而宋神宗选择按下此事。从那以后,苏轼也收敛言行,小心奕奕,并未再犯同样错误。
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台谏大臣以苏轼的《湖州谢上表》为由,集体发难,追溯并深究他前半生所写下的所有诗文,企图找出其过往的“错误”。
宋神宗在众大臣的压力之下,不得不批准逮捕苏轼。尽管诸多史料记载苏轼在狱中遭受了非人的待遇,但是事实上,他在饮食起居方面的条件远胜许多死囚。
据野史传闻,苏轼写绝命诗的原因,是之前曾经与儿子苏迈有约定:每天由儿子苏迈送肉和菜到狱中充饥,如果得打听到自己将被判处死刑,则改送一条鱼作为暗号。
由此可见,苏轼在饮食上的待遇显然还是很好的。普通的宋朝老百姓就算是不坐牢,也不可能天天吃到鱼和肉。
至于起居,根据李一冰的《苏东坡新传》所述,苏轼在狱中每晚睡觉之前,尚有专人服侍其用热水泡脚。
《水浒传》里武松和林冲被人押解上路的时候,也有人打水给他们泡脚,问题是那是因为他们戴着枷锁,长途跋涉脚下起了水泡。
苏轼当时被关在天牢里,并不需要押解上路,所以为什么还要安排人帮他打水泡脚呢。只能说因为宋神宗对他的眷顾,所以狱中的人对他也不得不照顾。
当苏轼决定写下绝命诗向兄弟苏辙告别的时候,也没有人前来阻止他通过传信的方法,来传递这份深情厚谊。这些细节,无不彰显出宋神宗对苏轼某种程度的宽容与恩德。
因此,绝命诗的开头显然对宋神宗绝无嘲讽之意,只有深切的感恩之情。与此同时,在这两首诗中,苏轼对自己所遭遇的困境并未狡辩,这一点恰恰赢得了宋神宗的好感。
苏轼接着写到自己“短命”的忧虑及死后一家人的生计问题,以此激发宋神宗的同情。后面则着重描绘了自己与苏辙之间深厚的兄弟情谊,表达了即便死后也愿生生世世为兄弟的强烈愿望。
苏轼曾言:“我二十无朋俦,当时四海一子由。”说明他在在二十岁之前,除了兄弟苏辙,并无其他知心朋友。因此,二苏之间的兄弟情感异常深厚。
当苏轼遭遇困境之时,苏辙立即上书宋神宗,表示愿意放弃自己的官职以赎兄长之罪,这份手足情深令人动容。
在《狱中寄子由二首》的第二首诗中,苏轼又以对家庭的深切眷恋之情来打动宋神宗。首联以乌台夜晚的凄凉景象开篇,通过明月低沉、铃铎声动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
随后,苏轼就借“幻梦”、“云山”、“鹿”等意象,表达了自己对脱罪的渴望。“明月”与“云山”的反复出现,增添了对亲人的思念与归乡的渴望。然而现实却是他身陷囹圄,如同待宰的羔羊一般无助。
第二联中,“云山”与“鹿”的风雅美好与“鸡”与“汤火”的残酷现实,形成了鲜明对比,这种反差使得宋神宗读后不禁为苏轼感到惋惜。
第三联,苏轼再次打出亲情牌,提及自己聪明可爱的儿子及因自己而受苦的老妻,进一步激发了宋神宗的同情。
末联,苏轼则巧妙地运用了汉代朱邑葬于桐乡的典故,暗示自己在杭州的政绩与民望。他希望宋神宗能念及他在杭州的功劳,免其一死。
结语苏轼在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的困境中,凭借自身的智慧与努力,在欧阳修、王安石及曹太后的帮助下最终脱罪,虽然被贬黄州,但是保住了身家性命。
所以在此过程中,《狱中寄子由二首》这两首诗,不仅是苏轼对后事的交代,更是他为自己向宋神宗求情的高明手段。
苏轼通过赞美宋神宗的恩德,同时勇于承担自己的过错、大打亲情牌及运用典故等策略,成功地触动了宋神宗的恻隐之心,最终得以免死。
十年之后的宋哲宗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苏轼再次来到杭州任职,远离政治纷争的他继续为民造福,度过了人生中最为惬意、自在的两年时光。
参考资料:
《苏东坡新传》——《四川人民出版社》,作者:李一冰,2020.05;
《狱中寄子由二首》,作者:苏轼,北宋;
苏家玉化多劫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