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拨乱反正,客观上也形成了对进一步弄清党的重大历史问题和总结历史经验的强烈需求,所以对林彪的评价就成了党史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九一三事件”后,林彪成为了千古罪人,人们不愿提、也不敢说林彪在战争年代的贡献。陈云认为这种现象很不正常,1977年,他在谈到辽沈战役如何反映林彪的问题时说:
林彪没有垮台前,四野很吃得开,尾巴翘到天上。林彪垮台后,四野有点抬不起头来。其实,四野还不是关里派去的军队,还不是党的军队?林彪是林彪,四野是四野。林彪作为四野的司令员,在当时正确的地方,我们也不必否定。
陈云
1983年7月,辽沈战役纪念馆请陈云为他们编辑的《辽沈决战》一书题写书名。陈云在审阅《辽沈决战》的书稿时,再次谈到了关于林彪的评价问题,他说:
林彪开始也说过要“死守马德里”,但后来改变了意见,不主张占大城市了……林彪那时从四平、长春撤下来是对的。所以,在写辽沈战役时,要讲到林彪的作用。
陈云这样分析林彪在东北解放战争的历史作用,把功过是非都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来评论,不仅令人信服,而且为人们如实叙述这段历史做了示范。
在怎样看待林彪的功过是非这一问题上,党内许多老同志与陈云的基本观点不谋而合,黄克诚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位。解放战争时期,黄克诚是林彪的老部下,后来在“运动”时,黄克诚受到了冲击,他给林彪写信,希望林彪能帮自己说句公道话,但林彪不仅不说实话,反而落井下石,这又加重了对他的批判,可以说黄克诚对林彪是有怨恨的。
黄克诚
80年代初,《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开始编纂,林彪虽然上了书中的条目,但对于该如何去写他,编辑的同志还是拿不准。1985年2月21日,黄克诚把军事卷的军事人物分支学科主编周之同、姚夫和李维民请到了自己的住处,和他们谈了自己对于如何写林彪的一些思考,他是这么说的:
林彪在我军历史上是有名的指挥员之一,他后来犯了严重的罪行,受到党纪国法的制裁,这是罪有应得。但是在评价他的整个历史时,应当分为两节,一节是他在历史上对党和军队的发展、战斗力的提高,起过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后来他对党、国家和军队的严重破坏,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后果。这样,两方面都写明确,不含糊,才符合历史事实。
黄克诚说完以后,李维民问他:“1930年,林彪曾给毛主席写信,问‘井冈山红旗到底能打多久’?毛主席回信批评了他对当时时局的悲观思想。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黄克诚(右一)
黄克诚说:“在党内来说,一个下面的干部,向党的领导反映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意见,现在看来这是个好的事情;如果把自己的观点隐瞒起来,上面说什么就跟着说什么,这不是正确的态度。林彪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尽管观点错误,但敢于向上级反映,就这一点说,是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态度。在党内有什么意见就应该提出来,现在应该提倡这种精神。”
黄克诚对林彪的评价可谓非常公正,后来有人又向他提起了林彪在“运动”中对他落井下石的事,他却说:“不管林彪怎么对我,反正我是公道地对他!”
1986年1月,中央军委决定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电影《大决战》。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杨尚昆认为,剧本的写作直接关系到影片的质量,他立下了“剧本不好不拍”的原则。八一电影制片厂为此专门成立了三大战役剧本创作组,主创人员为了写好剧本,不仅查阅了大量史实资料,采访了战役参加者和有关人士300余人,还实地考察了三大战役旧战场。
杨尚昆
主创人员在进行剧本创作时,林彪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作为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的主要指挥员之一,他在戏中的分量可想而知。但当时林彪还是一个敏感人物,有人担心片子里出现他会有麻烦,主张直接不写林彪,还有人主张,如果非要写林彪,就把他写成一个反面人物。
杨尚昆得知这一情况后,马上作出指示:“剧中要有林彪,如果不写林彪,那当年东北战场的仗是谁打的?而且写林彪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能因为他后来不好,就把这个人写成从头至尾都坏。”
作为当年的战友,杨尚昆对林彪的感情可谓是一言难尽,他坚持要拍林彪,充分展现了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宽广胸襟,他的这番话也为林彪“解了禁”,此后编剧们都敢放手地去写林彪了。
《大决战》拍完后,杨尚昆在接见剧组的主要演员时,急切地问:“林彪呢?林彪呢?”
杨尚昆
有人指着站在后排的饰演林彪的马绍信说:“在那儿呢!”
杨尚昆马上上前,紧紧握住了马绍信的手,抖了又抖,他的眼里充满了复杂的感情,那份深情、那份无奈、那份理解溢于言表。
正是有了陈云、黄克诚、杨尚昆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公正评判,林彪的真实面目才逐渐让后人熟悉,他们实事求是的作风,现在仍然非常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