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为何没有霸占吕后

星洲看历史 2023-06-12 01:39:00

我认为有三点原因,两个原因在吕雉身上,一个原因在项羽身上。

1,年纪问题

首先,吕雉是在不到20岁的时候嫁给刘邦的,他跟刘邦的年龄相差应该是有15岁。然后生了刘盈和鲁元公主,公元前206年,刘邦被封为汉王,公元前205年,吕雉被俘。这个时候,吕雉有多少岁呢?按照相差15岁的情况来计算,此时吕雉应该是35岁左右。

35岁的古代女子,项羽有没有兴趣呢?这个没有证据表明,项羽是什么审美。但是,我找到的第二条推理,绝对能证明项羽不太可能喜欢吕雉。首先,吕雉(前241年-前180年8月18日)是在不到20岁的时候嫁给刘邦的,然后生的刘盈和鲁元公主(不到二十岁的吕雉嫁给了大她十五岁的中年亭长刘邦)项羽是什么审美(可以根据虞姬的长相判断出来虞姬容颜倾城,才艺并重,舞姿美艳,并有"虞美人"之称)

2,吕雉风餐露宿,饱受风雨

吕雉嫁给刘邦的时候,肯定是娇滴滴的小姑娘,但是嫁给刘邦以后,还要种田耕地,丈夫还喜欢吆五喝六不回家。

这种情况下还要生儿育女,再加上刘邦穷叼丝一个,有记载,刘邦在当亭长期间,偷偷跑回来给家里干活。所以,这种情况来看,吕雉是不可能有钱买化妆品,也不可能有时间精致打扮,

所以容貌怎么样嘛,实在难说,反正,我估计看多了虞姬的项羽应该是不会喜欢的。吕雉早年称得上是贤惠的女人,初嫁给刘邦时,生活并不富裕,刘邦时常为了公务以及与朋友们周旋,三天两头不见人影。吕雉便亲率子女从事农桑针织,孝顺父母及养育儿女,过着自食其力的生活。早年的刘邦常戴一顶自制的竹帽到处闲逛,骗吃骗喝,一次押解囚犯,因自己酒醉而使囚犯逃跑,自己也只好亡命芒荡山下的沼泽地区。吕雉除独立支撑家庭外,还不时长途跋涉,为丈夫送去衣物及食品

3,男人妻,不可欺。

项羽打刘邦那是政治矛盾,政治矛盾解决的办法很多,比如协议,条约,议和。

在刘邦还有反抗能力的时候,把刘邦家人办了,这种脑残行为,是刘承佑干的事,不是项羽干的事,项羽政治能力确实存在问题,但是也不是人人都是刘承祐啊。

这里给大家科普一下刘承祐干了啥,刘承祐,五代十国后汉第二位皇帝,为了除掉郭威这个辅政大臣,他先让郭威带着禁军去北边抵御契丹,然后下密旨要别人在军中杀了郭威;他自己在开封把郭威,柴荣两个人的全家全杀了,杀得溜光。一个不留;所以,在没有兵权的情况下,郭威兵临开封,刘承祐死。后周建立;

请把项羽当做政治正常的理智人,他只是政治分不高,不代表他是刘承祐这种脑残。

吕雉和审食其前206年一起被项羽俘虏了。

审食其也是沛县人,刘邦占领沛县之后自称沛公,他就去投奔刘邦,刘邦很信任他,任命他为舍人,让他留在家乡照顾吕后以一对儿女,自己则外出征战。刘邦在外不归的日子里,审食其给了吕后无微不至的照顾,要不是有他在,吕后还不一定挺得过来。

后来,吕后因为刘邦战败于彭城而开始逃命,审食其又片刻不离地保护她,等到两人都被项羽给俘虏了,还是审食在照顾她。因为朝夕相处又共患难,两人之间逐渐产生了感情,还偷偷好上了,刘邦在世时并不知道这件事,一直到刘盈继位之后,两人竟然公然在一起,刘盈感到十分愤怒,想要杀掉审食其,但被吕后阻止。

今辟阳侯(审食其)幸太后而下吏,道路皆言君谗,欲杀之。

吕后被项羽关押了大约两年半时间,他与审食其的那点破事,怎么可能瞒得住项羽的眼睛,只不过懒得管罢了。

第四点英雄少年英雄盖世,功成名就,身边根本不缺少美女。

例如,项羽在进入咸阳之后,大肆屠戮并或是要秦王宫之后,将大量财宝及美女给搜刮走了,准备带回江东去。

可见,项羽不是不喜欢女人,但以他的身份和地位,他喜欢的是年轻貌美的女子,而不是吕后这种皮肤松弛、容颜衰老,还生过连个孩子的女人。又有虞美人相伴,怎么可能入得了西楚霸王项羽的眼睛了。

吕后年轻的时候,应该是有点姿色的,虽然谈不上特别美。因为史记里涉及到“色衰”字眼的,总共就三个女子,吕后,华阳夫人和卫子夫。司马迁用“色衰爱驰”形容吕后,说明吕后起初因为美貌,得到刘邦的喜欢,后来吕后年纪大了,刘邦对她的宠爱就少了。卫子夫和吕后失宠的原因一样,都是因为色衰,所以爱驰。

汉兴,吕娥姁为高祖正后,男为太子。及晚节色衰爱弛,而戚夫人有宠,其子如意几代太子者数矣。不以繁华时树本,即色衰爱弛后,虽欲开一语,尚可得乎?及卫后色衰,赵之王夫人幸,有子,为齐王。

我不觉得项羽有多专情,不过,史书上项羽确实没有好女色的记载。如果项羽贪恋女色,那么范增对项羽说这话,是打项羽的脸了。

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项羽也不是曹操。

吕后什么时候出生,史书上没有具体的记载,吕后什么时候嫁给刘邦的,也不得而知。我只能做个大概的推测。

鲁元公主汉五年嫁给赵王张敖,推测结婚年龄(15~18)。

吕后嫁给刘邦的年龄,推测也是(15~18)。那么,项羽抓到吕后,是在汉二年,那个时候,吕后被项羽抓的时候,年龄可能在(28~33)这个区域里。总之,项羽抓吕后的时候,吕后不是十几岁的小姑娘了,有没有色衰,就不一定了。这些也是我随便猜的。

汉三年,韩信已定魏地,遣张耳与韩信击破赵井陉,斩陈余诋水上,追杀赵王歇襄国。汉立张耳为赵王。汉五年,张耳薨,谥为景王。子敖嗣立为赵王。高祖长女鲁元公主为赵王敖后。求太公、吕后不相遇。审食其从太公、吕后间行,求汉王,反遇楚军。楚军遂与归,报项王,项王常置军中。

顺便推测下刘如意的年龄。

刘如意被封赵王的时候,年纪十岁。史书里记载,这个时候刘邦已经考虑自己死后,刘如意的下场了,所以他十岁的时候,刘邦已经放弃废太子的念头了。史料又称,刘邦在汉十二年想立刘如意为太子,刘邦死于汉十二年。

是后戚姬子如意为赵王,年十岁,高祖忧即万岁之后不全也。汉十二年,高祖欲以赵王如意易太子。

所以,汉十二年的时候,刘如意应该正好十岁,古人以虚岁来算,刘如意应当生于汉三年。因此,刘邦纳戚姬,起码在汉四年之前,史料也称刘邦纳戚姬,是在当汉王的时候,戚姬被刘邦纳,可能是在汉元年~汉三年这段时间。

及高祖为汉王,得定陶戚姬,爱幸,生赵隐王如意。

自古成王败寇,霸占妻女,最能瓦解敌人的意志力。但项羽只看了吕雉一眼,就嫌弃得连连摆手:“带下去,带下去!”在于正的《王的女人》中, 吕雉、项羽、刘邦三人有着牵扯不清的感情纠葛。其中,吕雉与项羽是两情相悦的真爱,在战乱中有着过命的爱情,最后却被刘邦横刀夺爱。

不过,这只是影视剧的演义。真实的历史中,项羽和吕雉的唯一交集,就是他抓获了刘邦家眷之时。公元前205年,刘邦带领的汉军,趁项羽在齐地不能脱身,直接夺取了彭城。项羽回过头来反攻,汉军大败,刘邦自己倒是逃命去了,但他的老父亲、儿子、妻子等全部被俘虏。

于是,就出现了刘邦和项羽的一段经典对话。

项羽把刘邦的父亲刘太公绑上阵来,要刘邦投降,否则就要活煮了他。刘邦无赖地来了一句:“你我是兄弟,我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你要煮你的父亲,记得分我一杯羹!”

《史记》:吾与羽俱北面受命怀王,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杯羹!

对峙不欢而散,刘邦的家眷自此一直在项羽手上当俘虏。

公元前203年,楚汉议和,项羽才把他们送还给刘邦。

算下时间,整整2年,吕雉都在项羽阵营里当阶下囚。在古代,女囚的地位是很惨的,可能连命都保不住,更别提清白了。按照常理,刘邦在阵前对阵的那几句话,把项羽气个半死,暴躁的他,理所应当找他的家眷出气。羞辱一个男人最好的方式,大概就是“夺妻”与“杀父”了。

可是,在吕雉被俘虏的两年里,项羽从未染指过她。可能,项羽连吕雉长什么模样都没怎么记住,更不要说试图霸占她了。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我认为,这件事的答案,可能很简单,因为他是项羽,是西楚霸王,一个不屑于欺负女人,有自己傲气和修养、感情专一的楚霸王。

项羽不霸占吕后的理由:

第一,西楚霸王项羽,需要考虑政治名声。

纵观项羽的人生,在幼年时,他就志向宏伟。

他想要的,不是一朝一夕的胜利,而是称霸天下,成为众人仰望的帝王。

学武时,他要学能够“万人敌”的兵法;看到秦始皇出巡的盛大场面时,他会直接发出感叹:“彼可取而代也。”

一个有着雄心壮志的人,势必会考虑自己的政治名声。此前,刘邦和项羽在楚怀王面前立下盟约,在当时勉强可以算是“兄弟之约”。尽管两人已经撕破脸,但这层关系在当时还是被承认的。项羽将刘太公架在阵前,扬言要煮,目的也只是逼刘邦投降,并非真的想要煮了刘太公。

刘邦正是摸准了项羽的目的,才敢放肆挑衅。

当时的项羽,本来就在军队上占了绝对优势,如果他因为胁迫刘邦投降不得,转而霸占他的夫人吕雉。这就不是一场用兵计谋,而是一场单纯的“泄愤”行为!而这种泄愤行为,对项羽毫无实质作用,只会影响他的政治形象。

而刘邦呢?他没准求之不得,希望项羽对吕雉下手,一来自己已经有了年轻可人的戚夫人,二来他正好占据道德制高点,更加堂而皇之地谴责项羽,拉拢天下人心。这一点,项羽想得透。就算项羽想不到,身边的项梁、范增也会提点他。

西楚霸王项羽,有自己的傲气与修养。项羽出自楚国贵族,他的祖父项燕是楚国大将。而楚国,是最讲究礼仪的国家之一。从后来别人的口中,我们可以得知,项羽也有恭敬爱人、谨守礼节的一面。

《陈丞相世家》中,陈平评价项羽:“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淮阴侯列传》中,韩信评价项羽说:“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

以上这些,都是在说项羽说话和气,讲究礼仪,非常能够关心他人的生活细节,是个有仁爱的人。可以说,项羽的君子行为,早已刻入骨髓,是他的本能。他有着自己的傲气和修养,不屑于耍弄这些上不得台面的手段。

但刘邦就不同了。刘邦出身市井、以无赖著称,只要能赢、只要能活命,就算亲手把儿女推下马车,他也能开开心心去干。

但项羽不是这样的人。在他的概念里,赢,就一定要堂堂正正,用武力说话,压倒性地完胜。项羽的贵族出身,决定了他的傲气;项羽的成长环境,注定了他的傲骨与修养。这样的项羽,是绝对不屑于去强迫一个女人的。更何况,这个女人还是刘邦的糟糠妻子,或许,他还很欣赏这个女人对刘邦的义气呢。当然,也正是因为这股傲气,项羽最终的结局,才走向了乌江自刎。

西楚霸王项羽,不好色,感情专一。从现有史料对项羽的描写来看,他应当是个情感专一的人。

他身边唯一出现过的伴侣,就是虞姬。楚汉相争的后期,项羽被围困垓下,四面楚歌,他看向了身边的虞姬,不禁发出感叹: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史称《垓下歌》)

项羽很清楚,自己大限将至,感叹中有抱负理想未能实现的悲壮,更有对虞姬的担忧。一旦自己身死,虞姬会是什么下场?项羽根本不敢想象。虞姬的美色,刘邦的好色与小人行径,一旦混合在一起,虞姬绝不会像吕雉一样好运,她要经历的,或许恐怖百倍。

而虞姬,也清楚这一点。她给出了自己的回应:

“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复垓下歌》)

虞姬表示,自己愿意与项羽同生共死。

在古代,一个弱女子能够有此心思,足可见平时项羽对她是真心地好,或者,项羽素日也是这样的人,因而才会喜欢有血性的女子。

司马迁是西汉人。就算他再客观中立,不免也会有一定的偏向。从《史记》的记载来看,项羽缺乏谋略、不懂识人用人,也非常残暴,可唯独没有“好色”“滥情”这条罪名。

因此,我认为,项羽应该是一个不好色、感情专一的人。对感情专一的好男人,是不会随随便便霸占另外一个女人的。

第四,吕雉容颜憔悴,完全比不上虞姬

就算吕雉美若天仙,因为感情专一,项羽可能也不会霸占她。

而当时的吕雉,早已没了当年富家大小姐的美艳。

嫁给刘邦后,吕雉过得就一直是苦日子。被项羽抓获时,她已经生了一儿一女,在家种田,操持家务。

说白了,当时的吕雉就是个农家妇女。

这样的女人,姿色好一点,在没见过世面的刘邦眼中,或许能勉强算个美女。

但是,在贵族出身的项羽眼中,不过就是个普通农妇,几乎没有任何美感可言。

再来看看容貌倾城、舞姿美艳的虞姬,如果你是项羽,怕也是没办法对吕雉下手。

以上就是项羽没有霸占吕后的原因了。

当然,项羽没对吕雉动手,也并不代表着吕雉就完全清白。

吕雉的身边,一直有个叫做“审食其”的人。

从刘邦外出征战,到吕雉在家拉扯孩子,再到吕雉被项羽抓获,“审食其”一直陪在她的身边,后来,这个审食其也成为了吕雉的心腹。

要说,他们俩之间毫无猫腻,估计也不现实。

公元前203年9月,被抓走2年零4个月的吕雉,再次回到了刘邦身边。

这一次被抓,吕雉在汉军中赢得了人心,她也成了众人都心服口服的原配夫人。

为了刘邦的事业,吕雉呕心沥血,不离不弃,这样的苦劳,让她在日后夺嫡大战中,占尽了上风。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抓获了吕雉的项羽,没有对刘邦的家眷赶尽杀绝,因为他有自己的坚持、自己的傲气。

可是,成功本就需要不择手段。

他和刘邦之间最大的不同,或许正是他无法成功的原因。

最终,他选择乌江自刎,也契合了他的性格。

1 阅读:146
星洲看历史

星洲看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