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被杀,萧何冷冷地看着他的尸体,说了4个字,被人诟病千年!

史理爱学思 2024-10-11 02:06:03

我国古代历史上涌现出了不少优秀将领,他们用一场场胜战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并因此青史留名。

要说大将最多的朝代,那就不得不提汉朝了,卫青霍去病舅甥俩打得匈奴节节败退。尤其是霍去病,“封狼居胥”更是引来后人赞扬。

除了他们,韩信也是鼎鼎有名的将才,被称为“兵仙”的他助力刘邦夺得天下,为汉朝建立奠定了基础,功劳不可谓不大。

然而,就是这么一位功臣,依旧躲不过“鸟尽弓藏”的命运,最终在刘邦授意之下,被吕后所杀。

而他信任的好友萧何同为帮凶,还对着他的尸体冷冷说了四个字,引来后人千年诟病。

“兵仙”的晋级之路

提起韩信,我们往往会想到不少成语,例如胯下之辱、一饭千金、背水一战、十面埋伏等等。这些成语便是对韩信不同经历的一个概括,也能体现出他跌宕起伏的人生。

韩信出生于一个贫穷之家,父母早逝,他虽胸怀大志但却没有用武之地。青少年时期的韩信是当地的一个“另类”,他不说努力劳作生活,反而到处蹭吃蹭喝,引来不少人嫌弃。

他曾在一个亭长家里蹭吃蹭喝数月,引得对方妻子厌恶不已,为了表达自己的不满,亭长妻子在一天专门早早吃完饭,待韩信到来未见到饭食后,便明白了对方的用意,顿感一阵羞恼,随即离开。

后来,没有收入的韩信便到河边钓鱼为生,在这里他遇到一个漂洗的大娘,对方见他实在可怜,便每天给他一碗饭,直到漂洗结束。韩信对此深为感激,他向大娘承诺定会还他的恩情。

果然,在韩信发达后,他给了大娘千金,用来还恩,当然这是后话了。

除了忍饥挨饿外,韩信还曾遭受大辱。当地一个屠户看不惯韩信,见他整日拿着长剑却碌碌无为,便对其进行了嘲讽。

对方表示,韩信要么拿剑刺他,要么从他胯下钻过去。

韩信虽然心中愤怒,但他却懂得隐忍,便屈辱的从屠户胯下钻了过去,为此又惹来更多嘲讽,但这也更加坚定了他的意志。

秦二世即位,各种苛捐杂税搞得百姓们苦不堪言,陈胜吴广揭竿起义后,其他起义军也纷纷露头,其中势力最大的便属项羽了,为了一展自己的宏图大志,韩信投入了项羽军中。

韩信积极进言,却被项羽忽略,这令他极为挫败。

经受一段时间的冷遇后,韩信明白自己在项羽这里无法得到重用了,于是他便离开项羽军营,转而投入刘邦军中。

刚开始,韩信在汉军中的遭遇同楚营中差不多,也是得不到重用。直到韩信违反军纪,面临杀头之时,他的一声大喝才引来夏侯婴的注意。

韩信表示,自己是壮士,倘若刘邦想得天下,就不能杀自己。

夏侯婴觉得韩信是可塑之才,便将他推荐给刘邦,但刘邦却并未发现对方的可取之处,虽然封了他一个官位,却依旧忽略他。

可萧何却注意到了对方,并深信韩信是一个将才。所以当韩信再次遭受冷遇离营而走时,才有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典故。

萧何此举引发了刘邦的注意,他这才将目光放到了韩信身上,并开始对其重用起来。

韩信也没让刘邦失望,他屡出奇兵,带领汉军拿下一场又一场的胜利,最终击败项羽,助力刘邦夺得天下,建立汉朝。刘邦也深知韩信功劳,封其为齐王,韩信的宏图大志终于实现。

鸟尽弓藏

然而,韩信虽在军事上能力出众,但在政治方面,他却是不甚明朗。

如此大的功劳让他底气十足,对外傲气满满,就连面对刘邦也是丝毫不避讳。

这让本就对其军功有了忌惮的刘邦更是不满,战争时期,韩信这样的大将自然是国家的幸运,但和平时期,这样功高盖主的大将对于帝王来说就是威胁了。

于是,刘邦一步步夺走韩信手中的兵权,后来更是借谋反之名将韩信贬为淮阴侯。

就这样,韩信手中军权被夺,手中权势也越来越小,几乎所有人都看出刘邦想要除掉韩信之心了。

当然,刘邦的行为也引来了韩信的极大不满,在他看来,自己如此功劳居然遭到这样的对待,实在是不公。

于是反叛的心思就此产生,其实他的一个谋士蒯通就曾劝他同刘邦项羽三分天下。

但当时韩信深感刘邦知遇之恩,并不愿背叛他,也就没有采用蒯通的计策。可他没想到自己会落得如此下场,为了反击,他同陈豨合谋造反,两人决定里应外合。

于是就有了陈豨谋反之事,刘邦本想让韩信出兵,但他却告病不起,刘邦便亲自带兵平反。没想到,韩信一家奴居然向吕后告发了韩信谋反之事。

吕后得知情况后立马找萧何商讨,最终两人决定将韩信诱骗入宫抓住。但若是吕后下令,韩信不一定会听,吕后便让萧何走一趟,毕竟萧何同韩信的关系向来不错。

就这样,萧何带着陈豨已被刘邦杀死,吕后将在宫中摆庆功宴的消息来到韩信府上,请韩信入宫。韩信在萧何的劝阻下入了宫,没想到却被当场控制住。

韩信这才明白上了当,他不敢相信自己居然栽在了一个妇人手里。他大喊自己曾被刘邦赐予“五不死”,即见天不死、见得不死、见君不死、见光不死、见铁不死。

谁知吕后早有准备,她命人用一块大布将韩信蒙上,随后令数名宫女用竹签将韩信刺死,一代“兵仙”就此殒命。

面对韩信的尸体,其昔日好友萧何却冷冰冰道:“为国锄奸”。

正是这四个字令萧何备受诟病,萧何本对韩信有知遇之恩,两人也因此成为了好友,相处极为融洽。但没想到,最终害死韩信的居然就是他自以为的好友。

而且韩信这些年对汉朝所作贡献实在太多,可以说半个汉朝都是被他打下来的,最后居然落得个萧何口中的“为国锄奸”,很难不令人唏嘘不平,怪不得要说韩信“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可若是站在萧何的角度,面对一个即将谋反的人,说出这四个字也无可厚非,且吕后就在身旁,倘若萧何表现出一丁点对韩信的惋惜与同情,相信他离死也就不远了。

所以说,伴君如伴虎,君心似海,不能轻易挑战帝王底线,越是功高,越要低调,否则必然不会落得什么好下场。

参考资料:

中国知网《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韩信的幸与不幸》王中翼,柳三变

0 阅读:0

史理爱学思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