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不排湿,秋冬必有痰!一剂名方温阳化饮,助你远离呼吸道疾病

中医陈玉龙教授 2023-07-27 16:56:36

为什么说三伏不排湿,秋冬必有痰呢?因为“痰”是由“湿气”凝聚而成。三伏天,人体毛孔大开,如果此时我们能够借助外界的阳气,将体内的湿气排泄出去。那么等到秋冬季节,体内的湿气就不会遇寒而“凝”,化为痰饮,流窜到肺部来为非作歹,让我们出现咳嗽痰多、胸闷气短、头晕目眩等问题了。

既然三伏排湿这么重要,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将这些万病之源的“痰湿”,赶出体外呢?

有三个办法。一是断绝生湿之源,掐断体内痰湿产生的来源;二是通过排泄,将体内已经存在的水湿化为小便,从下焦排泄出去;三是通过蒸腾,将体内已经存在的水湿化为汗液,从毛孔蒸发出去。如此一来,体内没有多余的湿气存在,那么秋冬天气变凉的时候,“湿气”就无法“遇寒成痰”,为祸人体了。

说到这里,我们就不得不讲一讲张仲景的祛湿名方——苓桂术甘汤了,因为这个方子就是通过上述方法,将体内的湿气祛除干净的。这个方子组成很简单,仅由茯苓、白术、桂枝、甘草四味中药组成,却能消灭体内已经产生的“湿气”,又能避免新的“湿气”继续生成为祸,所以被后世医家誉为祛湿界的鼻祖方,后世所有祛湿方都是在它的基础上加减而来。

治本之药——白术、甘草——健脾燥湿,断绝湿气产生的根源

脾喜燥恶湿,如果脾本身湿气过多,脾主运化水湿的功能就会下降,人体内的水湿就会泛滥成灾。所以方中用白术消除脾本身的湿气,帮助脾恢复运化水湿之功,以掐断体内“水湿”产生的根源。

脾主运化,靠的是充足的“脾气”来推动。如果脾本身的“气”不足,无法推动水湿运化,也会导致体内水湿泛滥。所以方中用甘草补脾益气,来强健“脾”本身,以保障脾运化水湿的正常功能,避免体内“水湿”继续生成。两药合用,恢复和增强“脾主运化水湿”的功效,从根源上避免水湿痰饮的产生。

治标之药——茯苓、桂枝——燥湿化痰,消灭体内已有的湿气

人体内生成的湿气,只有两种去路,要么化为小便,从下焦排泄出去;要么化为汗液,从毛孔蒸腾出去。所以方中用茯苓利水渗湿,将体内已有之痰湿化为小便,从下焦排泄出去,来减少体内水湿聚集;用桂枝温阳化气,将体内已有之痰湿化为水气,从毛孔排泄出去,来减少体内水湿聚集。

我们农民种地,想要庄稼不烂根,一是要挖沟排水,让地里的水流出去;二是通过太阳照射,把地里的水蒸发出去。这里茯苓就像是给土地挖沟排水,桂枝就像天上的太阳蒸腾水湿,两药合用,就可以避免体内水湿聚集为祸了。

如此一来,产生湿气的根源被消灭了,已经生成的湿气也被排出去了,体内没有了生痰的物质基础——水湿,那么等到秋冬季节,天气变凉的时候,我们就不容易得呼吸道疾病,就能远离感冒、咳嗽、咯痰、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的侵扰了。

我是中医陈玉龙,三伏天排湿,除了借助药物外,我们也可以通过多晒太阳、少吹空调、合理运动、贴三伏贴等方式,来帮助身体排寒散湿,让自己秋冬之时,免受呼吸道疾病的侵害。

2 阅读:218
评论列表

中医陈玉龙教授

简介:博士生导师 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 弘扬中医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