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霸气护司机:先给钱!网友:这才是人民公仆该有的样子

明星私房菜秘籍 2025-04-06 21:04:50

近日,货车司机张师傅瞅着仪表盘上不断跳动的里程数,心里哇凉哇凉的。本来接的是30吨货物的订单,结果被多装了5吨,这下好了,车超重上不了高速,只能绕路,一下子多跑了300公里。好不容易到地方了,货主还扣着运费不给。

就在张师傅一筹莫展的时候,民警赶到了现场。可那货主倒好,不仅不给钱,还要求先拍司机证件才肯付运费。说时迟那时快,民警当场一声怒吼:“先给钱!我在这儿看着呢!” 这一幕,让无数网友感动不已,纷纷留言:“这才是咱老百姓需要的人民警察!”

最后货主没办法,当场就把全部费用都支付了。民警依据《民法典》第813条指出,货主接收了货物,这就构成了事实合同,必须承担运费。那么这种事件是个例吗?当然不是!

案例一:河北物流运费纠纷案

在2018年11月的河北保定。货车司机李某接了个活儿,按约定运输20吨钢材。结果货站私自把货物加到了25吨,结果导致超载,李某被交警罚款5000元。

李某不服要求货站承担这笔罚款。可货站负责人赵某却以 “合同里没写超载责任” 为由,拒绝赔偿。李某没办法,也报了警。民警经过调查发现,货站这明显就是恶意超载行为。最后货站没办法,赔偿了李某罚款还有误工损失,一共8000元。

从这个案子能看出来,物流行业里这些 “潜规则” 和法律的冲突太严重了。货站就为了多赚点钱,强迫司机超载,出了事却把风险全推给司机,这不仅是不遵守契约精神,更是对公共安全一点儿都不重视。民警在这儿不仅维护了司机的权益,还通过这次调解,给整个行业提了个醒,倒逼他们规范起来,这充分体现了法律对弱势群体的保护。

案例二:河南货车被扣运费案

还有在2017年3月的河南郑州,货车司机王某按照约定把货送到了,收货人刘某却以 “货物包装破损” 为由,扣下了2000元运费。

王某没办法只能报警,民警经过调查发现,货物破损其实就是运输途中正常的损耗,而且合同里也没说包装责任的事儿。

最后刘某只能全额支付运费,民警还对他恶意扣钱的行为进行了批评教育。

这个案例中也能看出,在物流纠纷里,“证据” 相当重要。司机一般都因为没有书面合同,或者验货记录不全,在这种事儿上很被动。民警通过仔细调查,把真相还原出来,既保护了司机的合法权益,也给收货人提了个醒,别滥用 “验货权”。法律可不是冷冰冰的条文,它就像一杆秤,得保证公平。

中国物流协会统计

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统计过,2020年物流纠纷案件里,运费拖欠的占比达到了42%,跟2015年比起来,上升了18%。交通运输部做过调研,60%的货车司机都遭遇过 “临时加货”“恶意压价” 这些不公平的对待,而且85%的司机选择了 “忍气吞声”。

从这些数据能看出来,货车司机这个群体,生存太不容易了。他们面对那些强势的货主和物流公司,没什么议价能力,法律意识也不强,所以纠纷才这么多。牡丹江案件里民警这种 “硬核调解” 为啥能引起大家共鸣呢?就是因为打破了那种 “和稀泥” 式的执法,用法律武器守护了公平。不过,要想彻底解决这些问题,还得完善行业合同范本,推广电子签约这些配套措施,让司机能 “有法可依,有证可查”。

牡丹江民警这次 “硬核执法” 让咱们看到,法律可不是冷冰冰的,它是有温度的守护者。那么,您或者您家人有没有遇到过物流纠纷呢?对于 “先给钱再卸货” 这个争议,您觉得该怎么平衡货主和司机的权益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看法,咱们一起为劳动者发声!

​作者声明:图片均出自网络与内容无关

0 阅读:0
明星私房菜秘籍

明星私房菜秘籍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