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病常见的数十种类型中,以肾小球硬化损伤的居多。不少原发性肾病类型的肾友做肾穿刺检查后,就会发现肾小球已经出现硬化发展,个别的会伴有肾小管的损伤,病理损伤相对比较严重。
部分肾友一看到肾小球硬化就觉得不能恢复了,是不是尿毒症也不远了?
其实肾小球硬化及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发展是缓慢进展,只要存在免疫炎症就可能护已出现部分肾细胞被攻击后,血氧供应不上,造成硬化,纤维化发展。
但是也没那么悲观,并不是都不能恢复,离着尿毒症也可能十万八千里。
之前在《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发布过相关项研究:12例IgA肾病患者,治疗后又做了二次肾穿刺,来评估肾脏病理进展的情况。
其中三年治疗完成后穿刺的结果是怎么样的?
肾小球节段硬化从15.59%降到了9.02%;间质纤维化的评分从1.59分减少到0.95分。在积极的干预治疗后这两项情况均有好转,整体肾功能也得到了改善,并没有严重下降。
有些患者可能疑惑了,是如何干预的,受损了的肾细胞还能恢复和逆转?
其中研究表明,关键是控制住了一项指标。它就是尿蛋白达标了!
蛋白尿大家都不陌生,不论是原发性肾病还是继发性肾病,早期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尿蛋白的流失,一般都与肾小球基底膜损伤,肾小管纤维化有直接关系。
原发性肾病则主要是免疫炎症反应,不断刺激损伤肾细胞,导致蛋白有机可乘随尿液流失出来。继发性肾病,包括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等,常常伴有微循环异常的情况,导致肾小球及肾小管血氧供应不及时,导致纤维化,硬化发展迅速,致使尿蛋白的流失。
蛋白流失越多会加速肾小球硬化,肾小管纤维化进程,就像一个塑料袋破了一个洞,每天都会漏出来点东西,如果不及时修补,那洞越来越大,漏出来的东西也就越来越多了,时间久了也就不能用了。肾脏细胞损伤是同样的道理,虽然尿蛋白是由于肾细胞损伤导致流失,但反过来也会加速肾小球硬化纤维化的进展。因此需要积极的去阻止尿蛋白持续的大量流失。
控制尿蛋白如今有哪些好的方法?
如果说是20年前,在方案主要是以免疫炎症抑制为主,包括激素类药物联合免疫抑制剂为主。如今这类方案仍然占有一席之地,但却不是绝对的统治地位了。
如今有更多药物拔地而出,且对应到不同类型的肾病,治疗更加准确有效,且副作用更小,护肾的作用更大。
第一类:沙坦普利类的降压药
这类药是作为降压药出现,且是一个被研究出具有改善肾小球硬化,降尿蛋白,护肾作用的“外援药”。基于降血压的作用,对改善肾脏内压有着积极作用,内压减少,血流充足了,肾小球硬化就能得到改善,尿蛋白控制住,肾衰竭风险也会大大降低。
第二类:列净类降糖药
此类药物主要是通过多种途径保护肾脏,显著降低尿蛋白水平,延缓肾功能下降,减轻炎症反应和纤维化。本身控制血糖水平稳定,就可以降低血液内炎症反应的水平,此外通过近段肾小管增加尿糖,有助于减轻肾脏代谢负担。保护肾功能而阻断进展。
这类药物应用一开始主要是对糖尿病肾病引起的微量蛋白流失治疗为主,如今也已经扩展到了各类肾病中。包括iga肾病,局灶阶段性肾小球硬化症等等。
第三类:中医辨证药物和疗法
多数尿蛋白患者均存在有免疫系统性损伤,免疫功能比较低下,所以尿蛋白容易出现反复的情况。中医辩证口服药,根据患者不同体质,不同证型去用药,可以帮助调理改善免疫力,同时有助于化瘀活血,帮助清楚肾脏损伤的肾细胞,纠正肾脏内部血氧供应。
同时辅助具体的外用疗法包括足浴,药浴、外敷,督灸等等三氧疗法,更有助于阻断尿蛋白持续流失,同时恢复肾小球管的情况。
对于尿蛋白的治疗如今不再是难题,关键是抓住时机对症用药用方案,有些方案可以单独显效,有的需要联合起来作用更好。
所以出现肾功能损伤的肾友们,要逆转硬化和纤维化,先把尿蛋白拿下基本上就成功了7、80,肾衰竭进展得到遏制,离尿毒症自然越来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