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2024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从517新政到9月末救市,数个史无前例的变化在这一年发生,如今它又迎来一个重要时刻。
12月9日,政治局会议召开,会上研究了下一年的经济工作,2025年的政策大方向就此确定。
与往年的稳健风不同,这次会议的内容更为积极、明确、主动: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稳住楼市股市,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
这意味着,时隔15年,宏观政策的风向发生重大转变,积极型的货币政策重出江湖。
这也标志着,明年轰油门力度会更大,手段会更多更猛。
政策的变化将会对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如何解读这次会议?大放水会不会来?楼市又将如何变化?
01
一般每年的12月,大佬们都会开一次会,确定下一年的大政方针,这次会议也为后面的两个重要会议定调,因此它的内容至关重要。
关于我们宏观政策的基调,大部分人的印象可能是稳健,这是一个较为中性的描述,不积极也不收缩。
在过去的十几年时间,我们实行的也一直是稳健的货币政策,加上积极的财政政策。
翻译一下就是,过去主要靠扩大财政支出来刺激投资和经济,但是货币政策较为谨慎,没有大放水,只是小步降息降准。
但是,这次会议对宏观政策的描述,和以前完全不同了。
会议对明年宏观政策的定调是:更加积极有为;
其中,货币政策是:适度宽松;
财政政策是:更加积极。
其中变化最大的是货币政策,由“稳健”转为了“适度宽松”。
要知道,上一次这么提还是在2009-2010年。
而且事实上,本世纪以来,我们也只有在这两年实行过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其它年份都是稳健的货币政策。
这两年有啥特殊,为何在那两年实行不一样的货币政策?
2008年末的会议通稿已经告知了答案: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在扩散和蔓延,对全球实体经济的冲击和造成的损失将进一步扩大,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将更加明显,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矛盾可能更加突出。
通俗来讲,是2008年发生了全球金融危机,经济遇到了挑战,因此才实行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本次时隔15年重提,也说明可能目前遇到了不亚于2008年那样的挑战。
基本面上,经济增速承压,楼市的低迷已经持续了三年有余,青年失业率也在高位,通缩压力持续......
外部压力方面,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半导体已经被打压,同时特朗普明年将出任美国总统,近期已经宣布将对我国商品加征10%关税。
明年特朗普若上任,贸易战2.0或将全面开启。
这些挑战,便是“适度宽松”背后所隐藏的背景信息。、
02
那么,明年将迎来什么样的宏观政策?会发生什么变化?
第一,降息肯定是少不了的,而且幅度会很大。
前几天,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华尔街大行预计明年我国央行将进行近10年来力度最大的降息,主要政策利率将下调40基点。
中信证券研报预计,2025年逆回购利率降幅为40BP—50BP,LPR降息幅度在50BP以上,首次降息可能在2025年年初。
今年5年期LPR的累计降幅已经达到了60BP,大部分城市的房贷利率已经降到3%左右,如果按照这个降幅,明年大部分城市的房贷利率预计至少将降到2.5%左右。
第二,类似9月末央行推出的两项支持股市的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可能还会有。
9月末,央行推出了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这两项新型货币政策工具。
这两个新工具资金总量首期8000亿,而且后续还有可能会有二期三期,相当于为股市提供了几乎无限的子弹,注入了天量的流动性,当时推动了一波股市大涨。
明年这两项工具很有可能会推出二期三期,甚至更多新工具,比如平准基金这个大杀器。
第三,大放水很可能会来。
之前给大家科普过什么是放水,也就是基础货币增加。
虽然每次政策都有人喊放水了,但其实真正的放水并不多,包括之前10万亿化债出台,其实都不是放水。
但这次不一样了。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要向市场释放流动性的,而且上一次2009年实行后,M1、M2增速出现了飙涨。
看下图,2009-2010年这两年间,M1、M2都出现了直线式上涨,每月增速都在20%-30%。
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M1从16.52万亿上涨至26.66万亿,涨幅61.37%。
M2则从49.61万亿涨到72.58万亿,涨幅46.30%。
而今年以来M1、M2的余额增速都较低。最近的11月,M1的增速是-6.1%,M2是7.5%。
M1是经济活跃程度的信号,M1增速起来,经济才可能会活跃。
但今年M1已经连续负增长几个月了,很明显传统的工具已经不够用了,正所谓“乱世用重典,沉疴下猛药”,M1能否被拉起来,就看明年了。
第四,财政政策将会更积极,赤字率会进一步上升。
在11月初,财政部已经宣布了10万亿化债举措,其中6万亿是新增。
明年举债规模将更大,有机构预计,2025年一般赤字率将升至3.5%-4%以上,专项债扩至 4.5 万亿以上,特别国债规模2-3万亿以上,对应全口径赤字率可能接近 9%甚至更高,2025年赤字率将有望创下史上最高水平。
政府发债用途除了化债,还有用于刺激刺激消费,提高内需等方面,比如用于发放购车以旧换新补贴、买各类家电、手机电脑的补贴等等,明年大概率这些补贴还会有甚至更多。
03
除了宏观政策的表述外,本次会议还首次提出要“稳定楼市股市”。
在之前9月份,高层会议首次提出了要促进“房地产止跌回稳”,这次的“稳住楼市”和9月份意思一样,起到进一步强调的作用。
首先,我们要清楚,稳住楼市,并不意味着调控的目标是要房价涨,目前来看大部分城市房价在跌,稳住更多指的是让房价不要暴跌,能止跌最好。
最近两个月,北上广深杭成等几个少数一二线城市的楼市成交量确实增长了不少,百强房企的销售额也出现了回升。
比如成都,新房二手房成交都很火爆,尤其是新房,以前无人问津的楼盘甚至人山人海,不少楼盘还涨价了。
二手房则是议价幅度下降,看房人数上涨。
但两个月的短期上涨还不能说明已经止跌企稳了,要看是否可以持续。此外,除了上述这几个城市外,大部分地方的房价依然在跌。
这也昭示了未来的楼市将分化的趋势:少数城市的少数楼盘会首先止跌甚至上涨,大多数城市下跌时间会更长且很难涨了。
这背后的逻辑也很简单:物以稀为贵。
类似的例子还有找工作。在20年前,大学生人数还比较少,但经济在上涨周期,工作机会多,那个时候本科毕业无论什么专业都能在市场上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
但现在,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但机会少了,所以找工作越来越不容易,本科毕业找工作变难,而且仅有计算机等少数技术类专业好找工作,文科类专业的就不好找了。
类似的,在未来,能抗跌甚至上涨的房子也是少数。容积率高、楼龄长且离地铁远、在郊区这类房子下跌周期会更长,而且很难涨了,因为不稀缺,替代品比较多,而地段好、容积率低、产品好、配套完善的房子就比上述的要抗跌,这次的会议,还表明可能明年会有针对楼市的去库存的一些措施出来。
目前楼市的库存依然很多。
高盛此前的研报测算,我国现有未开发的土地和在建工程如果都建完,未售出的库存将达到93万亿元,而今年我国房地产的销售额预计还不到9万亿元。
按照现有的去化速度,10年才能卖完现有的库存。
对于大部分城市而言,止跌仍需要很长时间;对于一线和新一线城市,明年将是一个重要的楼市节点,如果库存去化顺利,有可能个别城市会率先在明年下半年止跌。